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我的相册中,珍藏着几张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拍摄的照片.其中一张是1953年7月22日,六十八军二○四师赠送给炮兵第二○一团二营“金城前线挫敌胆,反击战中显威风”锦旗时拍摄的.这张照片经常勾起我对四十多年前金城战役壮阔场面的回忆.1 金城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动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这次战役从1953年7月13日开始,到7月27日结束,历时半个月.共歼敌5万余人,收复失地178平方公里,给金城地区之美伪军以毁灭性打击,迫使敌人在朝鲜停战协定上乖乖地签了字.我所在的M—13火箭炮兵第二○一团(当时我任作战、侦察参谋),自始至终参加了这次战役.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10,(13):I0002-I0004,49-52,F0003,F0004
1953年夏,为了争取朝鲜停战的早上实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了在抗美援朝战争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金城夏季反击战役。  相似文献   

3.
杨勇在朝鲜     
1953年7月13日起,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协同配合下,发动了金城战役,歼敌5万余人,收复土地178平方公里。当南朝鲜军和美军得知对手是年仅40岁的杨勇时,李承晚坐不住了,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亲自飞抵前线督战。《杨勇在朝鲜》将向您介绍从他任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起到作为志愿军司令员率军回国期间的辉煌历程。  相似文献   

4.
1953年夏,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后、也是最紧张的阶段。为彻底粉碎敌人拖延时问的梦想,迫使其老老实实坐下来谈判,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金城前线发动了大规模反攻。“奇袭白虎团”便是金城战役中一次极为出色的战术行动.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极为出色的一仗。  相似文献   

5.
<正>1951年3月21日,35岁的李德生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35师,由辽宁宽甸河口跨过了鸭绿江,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作为第12军35师的师长,李德生先后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以南地区防御作战和上甘岭战役。如果说第五次战役令李德生扬名军中,那么上甘岭战役则是李德生军旅生涯的高光时刻。红色收藏家王金昌先生收藏了一本战地记者于1952年6月16日至7月13日采访李德生领导第35师开展“坑道战”的实录——《朝鲜前线采访笔记》。  相似文献   

6.
1953年 7月 27日,朝鲜停战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至此,长达 3年之久的朝鲜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这场特殊的战役中,有一位“隐形人物”始终坐镇幕后,运筹帷幄。他,就是中共秘密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和卓越领导人李克农。   朝鲜战争爆发不久,李克农被中央送往苏联养病。在苏联,他每天都通过报纸分析局势的发展。随着战争不断升温,李克农再也无心疗养,他迫不及待地返回北京。当朝鲜谈判的信息传来后,李克农毫不犹豫听从毛泽东的点将,抱病前往朝鲜。   1951年 7月 6日,李克农拜会金日成。经与朝鲜方面协商,李克农为中朝代表团…  相似文献   

7.
<正>1953年夏天,在朝鲜停战谈判即将签署协定之际,李承晚却公然叫嚣要"向鸭绿江进行一次全面的军事进攻"。为了打击李承晚的嚣张气焰,早日结束朝鲜战争,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在朝鲜金城以南地区全线出击,给李承晚军致命一击。志愿军20兵团受命组织实施这场战役。兵团司令员杨勇决定由兵团所属68军203师担任主攻任务,负责  相似文献   

8.
奇袭白虎团之战,是在抗美援朝时期金城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203师袭击号称"白虎团"的南朝鲜李承晚首都警卫师第1团团部的一次歼灭战。此次袭击,彻底打疼了为和谈制造麻烦的李承晚集团,把敌人拉回到谈判桌前。今天,这面白虎团团旗仍然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有功无言     
孙士英 《世纪风采》2006,(10):47-47
有功,且是大功!他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先后参加20多次战役、战斗,负伤5次,立功11次。尤其在朝鲜战场上,他是面对美军飞机狂轰滥炸,用高射机枪打下敌机的第一人,时间是1951年7月16日。同时他创下了一个月内击落三架、重创一架敌机的辉煌战果。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他三级国旗勋章。回国后,他被授予特等功臣、全国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相似文献   

10.
正1953年夏,经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几年浴血奋战,侵朝美军和南朝鲜李承晚部队受到重创,正在板门店进行的朝鲜停战谈判即将签署协定,然而就在这时,南朝鲜李承晚公然叫嚣:"停战对我们意味着死亡……",要"向鸭绿江进行一次全面的军事进攻……"为了打击李承晚的嚣张气焰,早日结束朝鲜战争,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在朝鲜金城以南地区全线出击,给李承晚军致命一击。我志愿军20兵团受命组织实施这场战役。兵团司令员杨勇是我军赫赫有名的战将,  相似文献   

11.
马勇 1922年生,河北藁城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志愿军空军5师师长,率部参加反绞杀战。1952年8月31日因飞机失事牺牲。 马顺天 1921年生,河北滦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入党。志愿军 40军 120师 359团政委,参加第一次战役。1950年11月14日在朝鲜前线牺牲。 王珩 1911生,河北任丘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并入党。志愿军炮兵第8师师长,率部参加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和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同年7月24日在朝鲜前线牺牲。 王启光 1922年生,河北蠡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入党,志愿军1军7师后勤处政委,参加1953年夏季进攻战役。同年6月26日在朝鲜前线牺牲。 王国华 1915年生,河北定县人。1939年参加八路军并入党。志愿军64军司令部管理科科长,参加第五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1952年巩固阵地  相似文献   

12.
正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卫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反抗美国侵略,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于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军发起的一次反击作战。此役,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连续作战12个昼夜,将敌人从鸭绿江边驱逐至清川江以南,粉碎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感恩节"前占领整个朝鲜的计划,初步稳定了朝鲜战局。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称第一次战役为"遭遇与反突击战役",西方军事学者称之为世界战争史上少有的遭遇战。  相似文献   

13.
《福建党史月刊》2010,(17):F0002-F0002,I0001-I0004,49-52,F0003,F0004
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韩国国军诱至预定战场后,对其突然发起反击战役,这是扭转朝鲜战局的·次战役。“联合国军”虽然已经发觉志愿军入朝参战,却估计志愿军参战只不过是为保卫边界。11月24日,“联合国军”发起旨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  相似文献   

14.
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后进行了多次作战以帮助朝鲜抵御美军的入侵。其中,中美两军首次交手的战役就是云山战役。云山战役的作战过程可分为战前准备、主要战场、侧面战场,这场战役可以充分展现出志愿军在不同作战状态下的作战特点,体现出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并非如传统观念中的人海战术那样死板,而是采取了相当多高明的战术和各种配合才击退美军并在朝鲜站稳了脚跟。  相似文献   

15.
有战争便会有流血、牺牲,也会有战俘。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先后有6400多名志愿军归俘回到祖国。其中,职务最高的一位,是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第6O军第18O师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吴成德。他决定与伤员们在一起195O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而且战火很快蔓延到鸭绿江边。当年IO月中旬,数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嘱托跨过鸭绿江,担负起与朝鲜人民军共同抗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伟大使命。在闻名中外的第五次战役中,敌我双方所投入的兵力达到10O多万,是朝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双方为取得战役的胜利不惜代价…  相似文献   

16.
阚和庆 《世纪桥》2003,(2):28-29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同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共同反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志愿军发动5次战役,连战连捷,歼敌23万余,把敌人从鸭绿江赶回到“三八线”,沉重打击了美国侵略者。这种情形迫使美国不得不停下来谈判。1951年7月10日,交战双方在战线西部的重要城市开城举行停战谈判。这次谈判历时两年零17天,期间美方不愿放弃侵略野心,企图用军事绞杀手段迫使我方屈服,于是朝鲜战场上出现了谈谈打打、边谈边打的局面。但经过反复较量,美方最终力竭技穷,被迫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相似文献   

17.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唆使南朝鲜李承晚军队,悍然进攻朝鲜,很快突破了“三八线”,我国沿鸭绿江一带的边防城镇居民遭到敌人空’军、炮兵的轰击,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在朝鲜政府的请求下,我国毅然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经过中朝两国军队并肩浴血奋战,终于把敌人赶回“三八线”以南,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和平。抗美援朝战争至今已近四十八年了,当时,我就在志愿军总部机要处工作,亲身经历了那血与火的战争岁月。英明决策适时出兵1950年7月,海南战役之后,部队正在休整,我在十五兵团工作。一天,突然接到中央军委俞令:…  相似文献   

18.
甘愿奉献我平生──记志愿军一等功臣周永安苏雄昌1952年10月下旬,朝鲜金城地区,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连日来,志愿军第12军军部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向立功将士致敬”,“向功臣们学习”的大幅标语,耀眼醒目。25日一大早伴随着震耳的鼓乐,嘹亮的歌声,军...  相似文献   

19.
1951年7月,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朝鲜战场敌我双方形成拉锯阵势,中朝两军基本上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企图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侵占朝鲜的计划宣告破产。为了避免长期陷入这场战争的泥淖中,影响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美国主动表示出进行停战谈判的意向,中朝方面对此作了积极响应。在苏联的建议和磋合下,双方于7月10日在我方控制的开城地区(后移至板门店)举行停战谈判,朝鲜战争随之出现了为时两年之久的边谈边打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1951年7月,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朝鲜战场敌我双方形成拉锯阵势,中朝两军基本上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企图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侵占朝鲜的计划宣告破产。为了避免长期陷入这场战争的泥淖中,影响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美国主动表示出进行停战谈判的意向,中朝方面对此作了积极响应。在苏联的建议和撮合下,双方于7月10日在我方控制的开城地区(后移至板门店)举行停战谈判,朝鲜战争随之出现了为期两年之久的边谈边打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