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启楷 《台声》2006,(9):16-17
“多位亲绿学界、社运界要角呼吁陈水扁主动下台”,2006年7月13日,台湾各大报以头版头条新闻,报导此一可能撼动民进党执政根基,甚至冲击泛绿政治版图重新洗牌的重大发展。同一天,一直是民进党重要支柱的医界,因为陈水扁女婿、台大医生赵建铭涉案交保后我行我素,也传出质疑第一家庭和民进党的声音。刚在台湾执政满6年、即将于9月28日度过20岁党庆的民进党,正陷入创党以来最大困境:民意支持度像溜滑梯一样快速陡降,多数民调都已经降到20%以下,更严重的是还找不到停损点。诸多攸关陈水扁家族和重臣的弊案持续延烧,随时可能更进一步重挫扁和民进…  相似文献   

2.
《统一论坛》2006,(2):66-67
2006年3月3日,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劳动党、夏潮联合会、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及辜金良文化基金会等统派团体召开媒体说明会,共同发表“反废统、反分裂、救台湾——声讨陈水扁”共同声明。与会者慷慨发言,力斥陈水扁为“国贼独夫”,共同号召各界进行声讨陈水扁的连署。2  相似文献   

3.
台湾有三家媒体最近作过民意调查,认为陈水扁“善变”、“没有原则”、“不讲诚信”的比率竟然高达四成五,远超过持相反看法的人十多个百分点。更让人感到可笑的是,今年二月间,“扁宋会”互换礼物时,陈水扁送给宋楚瑜的竟然是镶在玻璃框里的“真诚”两字。就因为陈水扁善变,泛蓝民众皆骂他是“骗子”,即便是泛绿民众,也有人谈起他时便摇头苦笑。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何以他会如此不堪?有人说他目光短浅,有人说他政治投机,还有人说他抗压性不足。这些说法都对,但都不够确切。据笔者分析,其实他是个“病人”,一个道道地地的“精神病患者”。就…  相似文献   

4.
《台声》2008,(2):19-19
台湾“立委”选举被认为是3月22日“大选”的前哨战。结果是国民党大胜,民进党大崩败。有国民党人认为,这是台湾民众对陈水扁投下不信任票。这个结果,对两个多月后的“大选”,虽然有一定指标作用,给国民党打强心针,但是选“总统”和选“立委”有很大不同,两党胜负的悬殊比例,未必会在“大选”中重现,因此现在就说马英九可以当选,言之尚早。  相似文献   

5.
2000年 10月 30 日,台北。台湾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大会通过决议.全力连署在野党派——国民党、亲民党、新党和其无党派建立联盟,推动罢免陈水扁。翌日,逾百位“立委”在“立法院”连署罢免陈水扁。 11月 7日,在野党联盟正式提出“罢免案”。一时间,“罢免”风暴席卷台湾政坛—— 20世纪末。就在代号“象神”的热带风暴肆虐我国台湾岛之时,一场更为猛烈的政治风暴在台湾政坛骤起。执政的民进党和在野的国民党、亲民党之间围绕“核四”问题频频交手,使台湾政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裂痕:社会急剧动荡,造成股市狂跌,…  相似文献   

6.
沸沸扬扬的台湾“大选”尘埃落定,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于3月18日当选台湾地区新领导人。这给人们带来深切的担忧──但愿不要成为灾难。人们的担忧来自陈水扁一贯的“台独”主张。陈水扁在竞选中仍然宣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互不隶属、互不统治、互不管辖的国家”,仍然高喊“台独万岁万万岁”。陈水扁的这种“台独”主张,将给未来的两岸关系和今后台湾的发展投下阴影,给人们带来危害。只要陈水扁一天不改变“台独”主张,台湾就一天得不到安宁。陈水扁为了安抚台湾民众,争取支持,在选战后期作了…  相似文献   

7.
2003年对台湾可以说是已经无处不在弥漫着选举硝烟味的一年。以民进党和台联党为主体的所谓泛绿军和以国民党与亲民党结成的铁血国亲联盟为主体的泛蓝军,全方位摆开战场,时而捉对厮杀,时而群殴混战。两方或于街头巷尾动员支持民众对峙,或于“议会”殿堂演出全武行,或巧于设计打出“非常光碟”左右视听,或利用热炒旧案广收人心。更有甚者,陈水扁为巩固民进党基本盘,不惜以“台独公投”牌制造两岸紧张,鼓动“独派”支持;而泛蓝军则也是有样学样,以拼选票为首务也亮出“媚独”姿态争取选票。如此这般,最终或蓝或绿虽终会有一组人马胜出,但以情…  相似文献   

8.
台湾的“3.20大选”在疑云重重和泛蓝民众的强烈反对声中落幕了,陈水扁以微弱多数胜选。但选后蓝、绿两大阵营的斗争仍将持  相似文献   

9.
刘红 《台声》2007,(Z1)
陈水扁的任期还有17个月,剩下的时间不多,需要解决的难题不少。台湾社会舆论指出,在陈水扁一家弊案缠身、执政没有政绩、泛绿内部矛盾增加的情况下,“法理台独”已经成为他的政治突破口。“法理台独”对台湾的稳定和发展,对两岸关系的威胁没有解除。“法理台独”是指陈水扁当局  相似文献   

10.
12月11日,台湾地区第六届“立法委员”选举举行。计票结果显示,被称为“泛蓝”阵营的中国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获得过半席次,而以民进党及“台湾团结联盟”为代表的、一直叫嚣台独的“泛绿”一方则铩羽而归。14日,陈水扁声称愿意为败选担负责任,辞去党主席一职。陈水扁连任之后,推动“台独”力度不断加大,已由过去的渐进式变为急速式,试图更改“国号”、“国徽”以及改变护照字样、修改台湾历史教科书等连串动作,都显示“台独”行为无处不在,此次选举前他还强调,只要年底(立法院)选举泛绿(席位)过半,他将终结“中国宪法”在台湾实施等“四大…  相似文献   

11.
纪欣 《台声》2004,(9):10-12
台湾2004年“总统”大选,陈水扁赢得再难看,还是在“5·20”就任了,自此,两岸和平统一之路就将更艰难了。然而,从陈水扁2000年胜选次年,岛内支持统一及“一国两制”者曾达到空前新高来看,民进党继续执政,不必然使民意往独立倾斜。遗憾的是台湾的政党及政治人物为一党及一已之私,不愿严肃面对两岸问题,反而制造假民意,以骗取选票。选举结果虽对台湾今后之政治版图有关键性的影响,却不见得代表台湾民意未来的统独走向。  相似文献   

12.
台湾“大选”以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获不足40%的选票胜出而尘埃落定。在一个曾竭力鼓吹“台独”的人即将上台执政之际,人们对今后台湾局势会如何发展及两岸关系走向都十分关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知名学者李家录。问:为什么陈水扁在“三强鼎立”的情况下会最后胜出?答:陈水扁的当选,有远国也有近因。远因是李登辉长期培养和扶植“台独”的结果,近因是李登辉玩弄权谋策略造成的。老实说,李登辉是不想下台的,在“连任”和“延期”的安排都遭挫败后,就做了“和平转移权力”的部署。而他心里的接班人,并不是连战而是陈水扁。他的亲…  相似文献   

13.
朱显龙 《台声》2004,(5):22-23
3月20日的台湾“大选”结果,“泛蓝”的连战、宋楚瑜以0.22%的劣势输给了“泛绿”的陈水扁、吕秀莲,“蓝军”所期盼的合作打败陈水扁与民进党的结局落空。选前,岛内各界预言,“泛蓝”落败后,国民党将会立即土崩瓦解甚至消失,台湾政党格局将彻底改观,民进党将永久执政。“蓝军”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9日,被视为“2008年大选前哨战”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揭晓,国民党以较大优势胜选台北市长,民进党险夺高雄市长,而且台北市长候选人的得票率大幅上升。此次选举是在民进党陷入弊案泥潭、陈水扁执政基础重挫的情况下进行的,“国民党小输、民进党小赢”的结果对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都将产生一定影响。陈水扁暂时自贪腐危机中脱困,民进党遏止住“三合一”败选以来的颓势。泛蓝发展势头受阻,马英九2008之路充满险阻。“北蓝南绿”格局未能突破,“蓝涨绿消”态势发生微妙变化北、高市长选举虽是一次地方选举,并不直接涉及“中央政权”的…  相似文献   

15.
沙蓬 《台声》2000,(6):6-7
时间 :2000年4月27日地点 :深圳蛇口南海酒店问 :大陆对陈水扁提出的政策是“听其言 ,观其行” ,陈水扁已当选一个多月 ,大陆对他一个月来的言行有什么评价 ?大陆对陈水扁的观察期是以“5·20”为止 ,如果是 ,之后会有什么动作 ?如果不是 ,观察期要有多长 ?答 :我们注意到有的人讲了很多和缓的字眼 ,如“和平”、“善意”、“和谐” ,但是 ,如果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不承认一个中国 ,那我们看来结果就不是和平 ,而是灾难 ;不是和谐 ,而是冲突 ;不是善意 ,而是敌意。1949年以来 ,两岸之间在一个中国问题上是有共识的 ;1…  相似文献   

16.
刘红 《台声》2007,(1):58-60
陈水扁的任期还有17个月.剩下的时间不多.需要解决的难题不少。台湾社会舆论指出,在陈水扁一家弊案缠身,执政没有政绩,泛绿内部矛盾增加的情况下,“法理台独”已经成为他的政治突破口。“法理台独”对台湾的稳定和发展,对两岸关系的威胁没有解除。  相似文献   

17.
宝岛民生     
《台声》2006,(1):6-7
台800渔民连署抗议日霸道行径欲上诉国际法庭台声讯 近来日本巡防艇屡次扣押或干扰台渔船作业,引起台渔民不满,800多位渔民连署抗议日本霸道行为,连署书已交由苏澳区渔会转交“渔业署”,将上国际法庭打官司。 苏澳渔民指出,台湾每年有好几百艘渔船在“冲之鸟礁岩”附近海域作业,近来日本竟宣称拥有“冲之鸟岛”主权,是日本的最南端,自行划设200海里经济海域,驱离从旁经过的台湾渔船。南方澳渔民不满,“冲之鸟”是礁岩,涨潮只剩下20公分浮出海面、面积不到10平方公尺称不上是岛,日本扩张海权太过霸道。台“陆委会”被批“不做事”2006年业务…  相似文献   

18.
陈水扁罔顾岛内民众对其涉及黑金及弊案说清楚、讲明白的呼声,更藐视国、亲党团在“立法院”所提出的“罢免案”,未对该案提出答辩书。6月20日晚,陈水扁以现场直播方式,用了整整两个小时,用闽南语诉悲情、吐苦水,以狡辩抵赖为自己开脱,乞怜于原有的支持者,妄图凝聚泛绿力量,把揭弊查弊、反黑金政治、反腐败无能的斗争扭曲成蓝绿的政争,从而逃过对“第一贪腐家庭”的清查,扭转被“罢免”或引咎下台的命运。只准听不准问的两小时“独白”,民众对陈水扁及其妻是否涉嫌弊案,其家庭是否成为炒股中心、洗钱中心、黑金中心未能解惑。陈水扁以职业律…  相似文献   

19.
如同眼下这个季节的气候特点一样,2006年的两岸关系,在春意中也有寒流。陈水扁鼓噪的“台独”寒流新年元旦,陈水扁发表了他在事先就已广为宣扬的“重要讲话”。讲话中,他大肆宣扬已被“染绿”和扭曲的“台湾意识”,重弹台湾“主权独立”的老调,再次提出“台湾国家”的论调,特别  相似文献   

20.
陈水扁为铺平2000年台湾“总统”竞选的道路,不久前匆匆访问了华盛顿和纽约,阐述他的“新中间路线”。纵览华盛顿对他的评价和此间媒体的报道,新政之后的陈水扁比起1998年访美时似乎显得务实、和缓、搭调,但是,他的政治主张到底有多新,有多少创意,却值得商榷。陈水扁最近的政治主张比起他过去接近“台独”基本教义派的看法,确实是新的路数,但是对比国际局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及台湾主流意见,甚至许信良和施明德的见解,则显得落后于形势。新败之余要他在短短几个月内脱胎换骨,根本是不可能的冀望。有人认为,陈水扁总结他败选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