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法》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目的要求。通过学习,应弄清资本主义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以及产生的原因,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是民法和商法的边缘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经济法不是比较法。我国经济法是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改革开放的要求而产生的。 二、内在联系。本章介绍了资本主义国家,原苏联和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目的要求。通过学习,应弄清资本主义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以及产生的原因,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是民法和商法的边缘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经济法不是比较法。我国经济法是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改革开放的要求而产生的。 二、内在联系。本章介绍了资本主义国家,原苏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目的要求。通过学习,应弄清资本主义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以及产生的原因,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是民法和商法的边缘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经济法不是比较法。我国经济法是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改革开放的要求而产生的。 二、内在联系。本章介绍了资本主义国家、原苏联  相似文献   

4.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合规律性的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峰 《理论前沿》2001,(12):16-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总的说来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不少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 ,从而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生产力 ,而且使生产力还在发展 ,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具体地说 ,在税收、福利政策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和手段限制过高的收入和过度的垄断 ,使得大多数公民的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 ;在所有制上 ,股份公司甚至雇员股份制的广泛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经济的运…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     
一、目的要求。通过学习,应弄清资本主义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以及产生的原因,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是民法和商法的边缘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经济法不是比较法。我国经济法是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改革开放的要求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国家,监狱生产经营与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制度相伴而生,随着市场经济由一元调节到二元调节到三元调节的发展完善,监狱生产经营经历了从自由到受限到规范的发展过程,在国家的干预调停规范扶持下,监狱生产经营终于妥善地处理了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我国也应确立国家扶持、多种经营、不直接进入市场的监微生产经营战略原则,以化解监狱面临的经济、政治、法律风险,纯化监狱的行刑主体职能,使监狱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执行刑罚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目的要求。通过学习,应弄清资本主义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以及产生的原因,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是民法和商法的边缘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经济法不是比较法。我国经济法是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改革开放的要求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应弄清资本主义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以及产生的原因,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法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产物(是民法和商法的边缘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经济法不是比较法。我国经济法是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改革开放的要求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性质辨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性质辨略恒宇,弘蒙讨论经济法有时显得份外艰难,以至于不得不从“经济”一词的释义开始。经济是泛指社会经济生活,还是指统一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是自然经济,还是商品经济?国家干预是指对经济活动的一般管理,还是指对竞争秩序的规范和对国民经济的社会调节?...  相似文献   

10.
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 ,已经有360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新变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实事求是地研究 ,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作出有说服力的分析 ,是当前统一思想认识和进一步丰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迫切需要。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使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暴露无遗 ,标志着资本主义的旧体制已经走进死胡同 ,迫切要求建立反危机和预防危机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保守主义经济学并不否认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必要性,但是坚决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全面干预论,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严厉批评和全面修正。它指出一定的国家干预是必须的,但全面干预是有害的;自由经营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应当重新明确国家干预的性质;国家干预不是万能的,它同样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作为国家干预的主要手段,经济政策的制定应以影响市场机制为基点。从理论和实践上看,这些观点对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更好地处理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艳辉 《理论前沿》2005,4(8):36-38
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的特征在80年代以来愈益鲜明.国际关系的"两化"现象反映了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力度的强化,使马克思主义"政治"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发展,国际经济形态的政治在国际社会中得到强调和突出.  相似文献   

13.
二战结束后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全球范围的资本主义一系列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较之战前它显示出诸多变化:国外直接投资成为重要纽带,行为主体由国家拓展至国家集团和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的干预和协调得到加强,新科技革命强化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一些国家在对等的条件下限制了本国主权。就其特点来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始终存在的发展模式不统一、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关系不平等在战后表现得更加突出。用列宁的有关理论审视当代资本主义体系,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没有变,一些国家仍然靠控制和剥削他国人民获得超额利润,由此而来的帝国主义主要矛盾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它作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型是马克思用来批判资产阶级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它表明资产阶级国家并不是什么伦理的国家,它提出的平等、自由、权利的学说也不是为了全体人民利益,而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关系不仅决定了国家和意识形态,而且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使整个社会"物化",商品拜物教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就是经济关系在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结果。卢卡奇和哈贝马斯虽然都吸收了韦伯的思想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现象,但是,卢卡奇否定经济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并因此把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韦伯化;而哈贝马斯关于系统入侵生活世界的观点则从经济系统对文化领域的决定作用这一维度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并使韦伯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马克思化。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那里,市民社会一定程度上就是经济基础,即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耸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则为上层建筑,即政治与思想上层建筑。葛兰西认为在进入福特制资本主义社会,即资本主义从自由主义过渡到组织化生产,此时的无产阶级已经被组织到资本逻辑之中,政治、经济与文化完全构成了一个整体。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已经占领了无产阶级的身心。国家与市民社会已经浑然一体,资本主义国家已经不需要通过利维坦对民众生活进行直接干预,他们通过市民社会中的文化、教育、宗教等意识形态机构悄无声息地取得了统治的合法性以及日常生活实践层面的合理性。上层建筑已经变为物质性存在,成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坚实堡垒。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命运的当代价值哲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资本主义的发展已有360年的历史。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从生气勃勃到危机、动荡,资本主义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历史转变。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又出现了新的转机。它不仅没有在世界上消失,而且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从经济、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高很多。那么,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否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已经克服?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历史规律是否已不再成立?本文试图通过对两种社会制度的价值分析来探求其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7.
战后,由于科技革命的推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富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工人的实际工资有了提高,包括生、老、病、死、伤、残等项“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政策也迅速发展。于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宣布自己已经变成了以全民福利为目标的“福利国家”。事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整个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制定经济全球化规则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世界性经济组织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重要标志的世界经济信息化、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出现和加强都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着世界政治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动向,因此世界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9.
西方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霸权正在走向终结,曾经推动西方崛起的现代化革命,如今已惠及所有国家。因此,19世纪发展起来并为中心——边缘世界秩序(core.peripheryinternationalorder)奠定了基础的国家间实力差距(powergap)正在缩小。这一变化带来的结果是世界由有中心的全球体系(centredglobalism)向去中心的全球体系(decentredglobalism)转变。与此同时,当权力变得越来越分散的同时,主要国家之间意识形态上的分歧程度也正在缩小。事实上,当代世界中所有大国在某种形式上走的都是资本主义道路,在兴起中的世界新秩序中,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比它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所呈现的要小得多。问题是:意识形态上的相对同质性是否将在四种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类型(自由民主主义体制、社会民主主义体制、竞争性威权主义体制和国家官僚主义体制)中引起地缘经济或者地缘政治上的竞争?民主主义与威权主义类型的资本主义之间政治上的分歧是否会超越它们之间的共同利益?还是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消弭了彼此的分歧?当代世界会出现像20世纪初那种不同类型而互为冲突的资本主义模式吗?或者会产生某种形式的“协和资本主义”?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很有可能仍然会处在一个政治上分化的多种类型的资本主义世界。由此,对于决策者来说所面,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地缘经济竞争将不会导致地缘政治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现代资本主义是与古典资本主义相对称或相比较而言的,一般都认为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以后的资本主义,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资本主义属于现代资本主义。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在生产社会化和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