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讨论社区组织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上 ,已有文献大多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讨论 ,忽视组织成本的影响。实际上 ,组织之间的联系存在着明显的交易费用问题。交易费用是影响组织分工的一个重要变量。论文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探讨了社区组织与政府组织在科层组织系统内部实行分工协作的可能性和实现性 ,提出了社区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提出了社区组织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
"安全社区"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基层治安管理的一种模式,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建设阶段。社区参与是安全社区的一个主要特征和必要条件。但目前安全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参与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安全社区乃至社区建设的发展。为此,应使居民利益社区化,增进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建章立制,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加强社区居民自身素质建设,进一步促进社区各类组织的完善,增强其自治能力和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3.
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决定于社区建设目标 ,具有丰富的内涵。要科学发挥社区建设中政府作用 ,必须把握社区建设是一个过程 ,形成政府推动社区建设的目标体系并确立政府职能阶段性配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社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社区规模日益扩大,功能日益齐全,但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由于我国社区消防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消防安全教育宣传力度不够,消防法制建设不完善和居民消防意识淡薄等因素,社区消防管理工作水平不高。要切实提高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建设能力,保障居民工作生活安全,政府、社区、群众就应当对社区消防管理工作问题予以密切关注。因此,加强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全社区的文化建设体现在方方面面,并不是挂几条横幅,喊一些口号那么简单的事。安全社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社区的老百姓、社区居民自己来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安全。2011年9月中旬国家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安全社区办公室主任欧阳梅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诠释安全社区  相似文献   

6.
我国安全社区建设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已建成安全社区204个,国际安全社区33个。这些安全社区以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为重点,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安全体系的建设,有效提升了社区事故伤害的预防能力。随着社会各界对于安全  相似文献   

7.
百步亭花园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建设模式是社区建设过程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国内外社区建设的典型模式是政府主导模式和职能组织主导模式,百步亭花园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则是“企业主导、公司化经营”模式(简称企业主导模式),企业成为社区建设的主角。百步亭花园社区创新的企业主导模式主要体现在体制、组织、功能、运行、理念五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依赖于新型农村社区经济发展状况,而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政府经济职能。但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经济职能存在角色认知不全面等问题,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经济组织职能,如组织好农村社区发展的市场化经济投入等,做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各项经济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9.
陈伟东 《湖湘论坛》2010,23(2):28-33
城市社区自治应该包括社区内组织间的自组织网络、社区内邻里间的自组织网络。但目前,社区内各种组织之间的权利关系处于被组织阶段,社区邻里网络处于自组织发育阶段。社区发展取决于政府改革,政府适应国家、市场、社区之间功能分化的需要,才能走出"全能政府模式"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王莹 《中国民政》2013,(6):27-28
和谐社会构建,从微观层面入手,就是构建和谐的社区。一个健康、成熟的和谐社区,从管理体制创新的角度来看,应该是社区与政府之间、社区主体之间良性互动的社区。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城市管理的基点,和谐社会建设经由和谐社区建设,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一项就是实现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社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1.
论社区警务与社区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和丰富多样的社会需要,政府作为惟一的治理主体显然难以适应,公共权力资源的配置应适当向社会和社区转移。社区警务战略推动了多元治理主体的出现,这使得社区内的各种团体、组织和个人成为社区警务更为广泛的力量。对社区警务而言,在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合作型治理结构下,政府仍在整个网络内居于主导地位,但在政府权威和社会自治团体分享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公共权力时,必须重视相互之间的合作,各治理主体要通过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机制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最终实现社区警务的各项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展,如何为社区建设找到明确目标和行动路径是当前政府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社区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推进“社区福利”建设,发展社区福利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与现实要求。然而由于我国社区发展的行政化倾向,社区福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供给与需求脱节、福利项目定位产生偏差、社区主体性较弱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推进社区福利建设,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有效路径:一是以政府为依托的对话型发展路径;二是以市场为依托的“效率-需求”式发展路径;三是以社会为依托的参与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唐钧  范坤  郑雯 《中国减灾》2011,(10):12-13
我国安全社区建设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已建成安全社区204个,国际安全社区33个。这些安全社区以“人防、物防、技防”建设为重点,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安全体系的建设,有效提升了社区事故伤害的预防能力。随着社会各界对于安全社区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安全社区建设需要在提高防控技术的基础上,将技术与管理、社会紧密结合,以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保障工作开展,以精细化的风险管理提升防范水平,以人性化的社会协同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安清 《中国减灾》2011,(10):10-11
“安全社区的文化建设体现在方方面面,并不是挂几条横幅,喊一些口号那么简单的事。安全社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社区的老百姓、社区居民自己来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安全。”2011年9月中旬国家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安全社区办公室主任欧阳梅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诠释安全社区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社区法制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法制建设中应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提高居民法制观念 ,开展治安综合治理以维护社区安全稳定 ,开展社区法律服务为社区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与“城中村”社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制后的“城中村”居民成分复杂、公共基础设施奇缺、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文化冲突激烈 ,加上需要大量建设资金 ,因此 ,政府在“城中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就显得比其他社区更加重要。政府应该成为“城中村”社区建设制度的设计者、“城中村”社区建设的引导者和协调者。从这个意义上讲 ,能否正确发挥政府在“城中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关系到“城中村”能否真正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完全融入现代化大都市。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区建设:逻辑起点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厘清逻辑起点是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首要问题。与西方社会通过先后两次选择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规律不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第一次选择兼具第二次选择的性质,从而奠定了农村社区建设的逻辑起点。自此伊始,国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社区,不仅能够有效化解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而且彰显了农村社区建设的人文关怀精神。本文认为建设农村社区的过程离不开政府的规划与推动,正是政府的责任才能将农村社区建设的逻辑起点与人文关怀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8.
大力推进社区建设 增强城区服务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制定的《关于在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社区建设 ,把社区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如何有效地推进社区建设工作 ,已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一、改革管理体制 ,提高街道社区综合管理能力要加快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城市管理体制。一是实行管理权限下放 ,增加街道综合管理的职能。根据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在旧城改造、环境保护、卫生保洁、园林绿化、劳动用工、文化卫生管理等方面 ,要尽可能向街道下放权力 ,赋予城市街道多方面的综合…  相似文献   

19.
自十六大以来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城市社区建设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社区民间组织这一新型的基层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成为社区建设的热点,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社区民间组织越来越多地分担城市治理的职能。社区民间组织有利于整合社区资源,重建社会资本,并促进了基层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民间组织成为和谐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江干区闸弄口街道天成社区在学习型社区建设过程中,通过由社区牵头,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充分利用校企资金、场地、人力等资源优势,实现了一种相互协调、资源共享、共谋发展、实现双赢的学习发展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和进步。一个社区的建设发展不能仅仅靠政府、社区来承担,恰恰相反,更需要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和互相配合,学习型社区建设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