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居民自治是继村民自治后的又一伟大创举,本文在对上海市卢湾区瑞金街道居委会直接选举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实行直接选举,实行居民自治的现实意义,并就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直接选举制度,扩大城市基层民主、全面实行居民自治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旨在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自此之后,农村村民开始直接选举自己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一系列与民主有关的概念,开始走向中国基层农村.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施村民自治制度,由村民直接选举村干部,并对村务进行民主监督,已有35年.然而,在少数地方,实施该项制度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如不符合条件的村民被选为村干部则会导致集体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其原因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是直接选举,实行的是村民自治。然而,这个被誉为最民主的基层选举制度在现实操作中却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试图以一个实际接触到的村委会选举案例来分析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乡村管理的总格局——乡政村治80年代以来,随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终结,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乡政村治”的基本格局.过去通过生产大队、小队一直延伸和介入到农民基层生活中的国家权力上收至乡,乡(镇)人民政府作为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对本乡事务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但不直接具体管理基层社会事务.在乡以下的村依法建立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指导下,在国家有关法律范围内,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对本村事务进行自主管理.村民自治组织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并对村民负责.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村民自治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村民自治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村民自治组织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载体;最后从乡政与村治的和谐、村民自治组织中的党政和谐、人与制度的和谐三个角度分析了村民自治中的和谐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7.
完善村民自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荣英 《行政与法》2007,(10):12-15
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石。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集体经济薄弱、青壮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现行乡村政治文化环境及乡村关系冲突等是制约村民自治有效运作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增强村民自治的物质基础;培育健康的村民自治意识,使农民成为合格的村民自治主体;着力推进村民自治的科学化和法制化;理顺村民自治中的各种关系;营造村民自治法治环境,为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陈雁 《法制与社会》2013,(7):210-211
村民自治政策的背景下,以公共选择模型分析村民自治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并通过对公民参与理论的综述以及村民自治的实际情况,探讨可能出现的公民参与问题。强调提高公民参与,才能发挥村民自治政策在促进基层民主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村民自治及其对我国宪法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村民自治是指村民通过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其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实践活动。村民自治对我国宪法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表现在其促成基层民主制度在宪法中的确立,发展民主选举制度,推进人权保障事业。同时,村民自治实践对宪法发展也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姜文清 《法制与社会》2010,(35):286-288
近些年来,宗族逐渐成为乡村社会中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宗族势力的复兴必然给正在推行中的村民自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村民自治的进程。如何遏制、消除宗族势力的负面影响,加快乡村民主化进程是我国村民自治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本文拟从分析当前宗族势力复兴表现与现状入手,逐步探讨宗族势力复兴的原因,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最后提出正确引导宗族发展,推进村民自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村民享有选举村委会成员的法定权利,但村委会选举实践中村民选举权利常常受到各种主体的非法侵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选举诉讼救济机制的缺位。我国现行法律对村民选举权利救济制度的规定极不完善,应尽快将诉讼机制引入到村委会选举中,加强对村民选举权利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2.
《Russian Politics and Law》2013,51(3):281-287
Please explain how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 village soviet and the precinct [uchastkovyi] militia inspector should be organized. I am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the following question: is the militiaman [policeman] required to notify the village executive committee when he will be away for twenty-four hours or more in connection with his duties? Our precinct inspector, Comrade V. M. Bodrov, states that he is not subordinate to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of the village soviet and, consequently, is not subject to its monotoring. And a second question. The village soviet executive committee sometimes receives citizens' complaints of improper behavior by neighbors (abusive behavior, disorderly quarrels, etc.). Do we have the right to instruct the precinct inspector to look into such complaints?  相似文献   

13.
作为自治组织——村委会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争论很多。村委会虽然不是行政机关.但它是国家政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正常的职责活动中履行着相应的行政管理职能,有相对独立的行政职权。在公共服务背号下,村委会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以实现其“公共职能”为直接目的行为,是一种准行政行为。所以.村委会在履行某些行政职能并以自己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引起诉讼时,应当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相似文献   

14.
江村村民委员会选举经历了候选人从"内定"到推荐、从等额到差额的转变过程,是村民意愿与上级意图磨合的结果.村民参与选举的热情与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真正当家作主的预期以及他们对村委会的依附程度有关.基层政府在选举中既起到了积极指导又起到了变相控制的双重作用.这一个案对我们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乡、村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划分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权限;应对村民代表会议的产生、权限及其运行加以规范化和细化;应将"无候选人的直接选举"合法化等等.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乡村关系冲突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现行“乡政村治”格局中,以乡镇党政机构为主要组织形态的乡政权与以村民委员会为主要组织载体的村治村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冲突或矛盾,引发和加剧乡村关系冲突的因素,包括规范化的制度供给短缺,乡镇政权地位与功能的特殊,村委会双重角色的失衡,乡政村治拥有的资源不对称等。  相似文献   

16.
谢明 《行政与法》2012,(3):94-97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村委会具有成员自治、公共管理、社会服务与保障、集体财产的管理与经营等多种职能。而在实际运作中,村委会的职能已逐渐异化,严重影响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针对村委会职能异化的主要原因,需要从法律法规的完善、乡村政权的角色定位、法制的宣传教育等诸多方面进行治理,以期实现村委会职能的逐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陈娟  周实 《行政与法》2005,(11):82-84
村民委员会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和村规民约对村内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与村民形成不对等的关系。我国传统的行政主体理论认为村民委员会只有在法律、法规授权时才具有行政主体地位,笔者认为只要村民委员会行使公权力时就具有行政主体地位,理由是我国行政法疆域应从国家行政扩展到公共行政;村民委员会享有社会权力。  相似文献   

18.
黄荣英 《行政与法》2006,(12):65-68
乡村关系的现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健康型的乡村关系、行政化的乡村关系和放任型的乡村关系。乡村关系失调的原因有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压力型行政体制的影响、法律保障的缺失和不足、村委会自治权的有限性和乡村干部素质的制约。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构建民主合作型的乡村关系。而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的构建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建立服务型乡镇政府,培育民间自治组织;增强乡村干部和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农村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9.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地农转非速度很快,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究其原因,与相关法律规范不完善、政府行为失范、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制度的操作性差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为此,应当通过立法明确和完善农民的土地权益,并通过程序设计加以保障;依法控制和约束政府权力,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村民会议制度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0.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新形势下,如何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显得尤为迫切。而浙江仙居横溪镇的村干部创业积分制,就是在乡镇党委政府主导下,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参与动力以实现村两委(干部)主动创业的互动参与式乡村治理运行机制的构建。在多年的实践中,实现了乡镇党委政府赢信任、村两委(干部)创业绩、村民得实惠的多赢格局,发展了农村经济,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因此,这种植根于乡土社会的实践探索,无疑可以为中国乡村善治之路的理论资源和政治智慧的积累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