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哲学有着"亲缘"关系,是邓小平哲学形成发展的直接"诞生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的一个重要哲学资源。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哲学思考与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与贡献。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与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作出中国化概括;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标准给予中国化阐释;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体系进行中国化构建。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揭示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里程碑地位。  相似文献   

3.
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作出了新的阐释 ,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实是”。邓小平首次深刻提示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联系。同时 ,邓小平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 ,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 ,对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与发展作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必须区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两个概念 ,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按实践阶段的展开而形成阶段性的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它的新阶段。邓小平作为新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创者 ,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 ,包括 :开辟社会主义实践的崭新阶段 ,提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重新理解的课题和任务 ;更新党的思想路线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创新找准了核心 ;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重新确定了基调 ;集中人民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智慧 ,为新哲学观念打下了基础。邓小平在总体上推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其创新集中在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历史的“历史创造论”上 ,这是全新的实践论 ,它把唯物论、辩证法、价值论、认识论、历史观融为一体 ,具有很高的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它既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论、生产力理论、群众观点和辩证法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四个支点,也是他哲学思想的突出特征。邓小平虽然没有系统的哲学论著,但他的哲学思想渗透和贯穿于他的全部理论与实践中。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自己的独特内涵和形式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一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又得到创造性运用与发展。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呈现出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鲜明时代特色。学习邓小平的哲学思想,领会和掌握他哲学思想最具特征、特色之点,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体系及其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6.
第六届全国马克思哲学论坛于2006年8月在天津举行。论坛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述与创新”这一主题展开,130多名与会学者对当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与政治哲学的复兴、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及其当代意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主要问题、现代性问题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等论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此次论坛对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拥有一种自觉,找准一个问题域,实现两个对接、两个碰撞”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形态)的构想,即以现实实践为立足点,“和合”世界各大文明哲学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别性与哲学的普遍性相结合,使之拥有一种完满的理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源远流长的"和谐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弄清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古代和谐哲学是以农业社会经济为基础的、具有素朴的马克思主义性质的粗陋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工业社会时代诞生的更高级更精致的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其所包含的和谐思想从理论形态上说是对以往人类和谐思想也包括对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质的提升,因而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和谐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首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破了传统的苏联模式,实现了重大的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的深层底蕴,是富于时代精神与中国神韵的哲学民族特色智慧、新智慧。邓小平哲学智慧的思想主线和骨骼系统,是"新实践观、新唯物史观、新矛盾观、新发展观、新全球史观、新价值观"六块基石,其中贯穿一个精髓——解放思想与实事是统一的根本原则,这是邓小平理论新的哲学基础,由此开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当代的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
试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是和谐哲学。和谐哲学是与斗争哲学相比较而存在的:斗争哲学是革命党的哲学,是质变的哲学、革命的哲学;和谐哲学是执政党的哲学,是量变的哲学、建设的哲学。要自觉地实现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转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哲学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今天需要的和谐哲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是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合法性问题”的讨论中提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学习、运用并加以阐发的,吸收中国优良哲学文化并从而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提升中国人民的实践智慧并从而有了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是用来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和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的实践论,其阐释体系依照实践论、矛盾论、人本论和历史创造论的逻辑程序展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了巨大的学术进展,中国学术界对于这种进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同党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合作创造的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国管理哲学的若干问题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管理哲学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成果颇丰。在构建中国自己管理哲学过程中因学科发展定位存在许多问题,以及对古代管理哲学思想挖掘不够,加上在借鉴国外管理哲学的过程中存在盲目照搬现象,导致了中国管理哲学学科发展缓慢。因此,加强和改进对中国古代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是构建中国管理哲学的根基,而对国外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则是构建中国管理哲学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的哲学创新,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不是在研究哲学问题中作出的,而是在应用哲学原理与实践的过程中作出的。邓小平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启示在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是成功应用的前提;与现实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不搞争论”,在实践中探索是应用的保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实际是应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管理哲学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成果颇丰.在构建中国自己管理哲学过程中因学科发展定位存在许多问题,以及对古代管理哲学思想挖掘不够,加上在借鉴国外管理哲学的过程中存在盲目照搬现象,导致了中国管理哲学学科发展缓慢.因此,加强和改进对中国古代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是构建中国管理哲学的根基,而对国外管理哲学思想的研究则是构建中国管理哲学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哲学界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途径问题的理解上,出现了或是回归文本研究,或是以西方解释学为方法观照理解马克思哲学,从而形成一股“以书解马”、“以西解马”的“解释化”浪潮。实际上,由于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在空间语境及其哲学使命理解的不同,由于解释学有产生教条主义、相对主义的可能,解释学很难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路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经验教训形成的深刻启示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必须立足于中国当代社会实践,在与社会发展中的宏大事件的互动性结合中加以创新,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新形态等方向的研究,推动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跨世纪发展,从而成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五大热点。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科学本质和革命特征,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中国化必然运用这一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和创新,从而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获得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8.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文化的本质和根本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在不断吸取人类文明的新成果基础上不断发展,但它本身并不能自动地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实际、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相结合,从内容到形式都真正转变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离不开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同时,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相互吸收,合理借鉴,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实践精神的反映,它的最终价值使命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而在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使命便是重建当代中国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需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要紧扣时代脉搏和时代主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创新,创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达到了新的阶段和新的境界。据此,分析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和前沿问题,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创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