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恿公的智慧     
王学江 《政府法制》2010,(12):47-47
智叟市长刚刚上任,信访局长就打来电话,说有一老头想拜见他。智叟市长一拍桌子说:“什么老头,你们这里有没有规矩,市长也是谁都随便可以见得啊……”信访局长一听,忙颤音连连地说:“市长,他说他和您是亲戚。”“什么,亲戚,我这里可没什么亲戚,异地任职,  相似文献   

2.
“当官不打送礼的”,这是旧社会官场处事的哲学。然而,宿迁市人民法院曹集法庭庭长卓光勤,却是一位专“打”送礼的“官”。违法亲戚的礼——不收1982年2月,40出头的卓光勤在结束他20多年军旅生涯后,头顶国徽,肩扛“天平”,来到曹集法庭当庭长。他上任不久,有一外地农民为其妻被人拐骗告到法庭,而拐骗人妻者恰恰是他辖区内的一个亲戚。原告刚走,那位亲戚就提着6包糕点登门了。卓光勤扳起面孔对他说:“你现在已经违法,必须依法办事,这个礼我不能收。”来人又哀求他:“俺30多岁才成个家,你就高抬一下贵手罢。”卓光勤一口回绝:…  相似文献   

3.
如果用一个时尚的词来给他贴标签的话,他是一个“官二代”。他叫罗西北,他的父亲是一个名叫罗亦农的先烈,他本人是我国著名的水电专家.19年前,我被友人推荐加入“先驱者后代”丛书的写作阵营,我负责的采写对象正是罗西北:这一次机缘,让我和罗西北和他的夫人赵仕杰教授有了一段长达十几年的交情,也让我对先驱者的后代这个人群有了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4.
来信我社社员赵志芬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已住了三十多年。其东面有一空宅,一九七八年时,有一大队干部将自己的亲戚安排在这一只有十五米宽的空宅上。他这位亲戚盖房时,赵志芬就出来干涉说:“你的宅基垫宽了,已经侵占了我的。”这个大队干部强硬地对赵谩骂,支持自己的亲戚  相似文献   

5.
引子2002年初春的一个深夜,新上任不久的长乐市卫生局局长张端友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他的亲戚打来的:“我刚才觉得嘴里粘粘的,一张口吐出的全是血,现在感觉浑身无力,你赶快来。”张急忙下楼叫了一部的士把亲戚送到了市医院。此时,市医院急诊处灯火通明,却悄无声息  相似文献   

6.
咨询收费     
有个人驾车违反了交通规则,被迫请假上法院受审。等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还轮不到自己。临近黄昏时,法官才叫他的名字,吩咐他明天再来。他气愤地对法官道:“哪有这样的事?”法官干了一天的活,正好有气没处发,于是大发雷霆:“蔑视法庭,罚款十二元!”过了一会儿,法官看见那个人老老实实地打开钱包,不禁有点心软,改口说:“只要你承认错误,下次再罚吧。”那人答:“不,我在看我的钱够不够,如果够的话,我还有一句话说。”  相似文献   

7.
在“利益冲突”的背景下,穷人和富人如何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道现实难题。本刊本期关注的正是这一主题。律师秦兵有一批穷亲戚。他借用犹太人的理念,构筑他的“家庭救助体制”;《在未管所里过大年初一》,讲的是普通人“杨老师”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扔在家里吃方便面,来到未管所陪伴他人失足的儿子的故事……在万家团圆的时刻,最贫困的人群身上是否洒满制度的阳光?本期封面关注因此选择了“救助站问题”,在春节前后派出大批记者走近救助站的弱势群体。在上述穷人得到关爱的时候,一位东北富翁因为登了个“版面比别人大点儿”的征婚广告,心里…  相似文献   

8.
老作家赵大年从美国回来,在聊天中我问他,您到这般年岁了,应该说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他眼一瞪,打断我的话:“有,有!” 他笑笑接着说:“怕老猫。” 这就怪了,他这么大年纪不怕老虎,怎么怕上老猫了?他便给我讲起了在美国探亲时的一段趣事。 赵大年最喜爱他七八岁的外孙女,几年没见,外孙女一闹起来  相似文献   

9.
金泊 《检察风云》2002,(12):38-39
引子 11岁的少女被60多岁的老头奸淫后,区政法机关的一位领导来到了案发地,这位领导对县公安局莫政委说:“我的一个亲戚做了丑事,他年纪大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你们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我也不为难你们。”结果这个莫政委陷了进去……  相似文献   

10.
大约100年前,美国密苏里州伦道夫县有一个叫克拉克的村子,村子里有一户贫困人家,家里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一天,男孩的妈妈让他去把30只鸡蛋卖给邻居。临出门前,妈妈对小男孩说“:孩子,这30只鸡蛋能卖40美分,如果邻居嫌贵,就卖35美分。”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就拿着鸡蛋到了邻居家。到了邻居家,邻居就问他这鸡蛋要卖多少钱。小男孩并没有像一些自作聪明的孩子一样撒谎,而是选择了诚实。他把妈妈告诉他的话一字不差地告诉了邻居。邻居一听笑了,说“:你这么聪明的孩子,把你妈妈的话一字不差地告诉了我,如果让别人知道了,岂不会说你太笨?但是,…  相似文献   

11.
一犯罪嫌疑人在悔过书中写了这样的话:“过去存有侥幸心理,总认为公检法有朋友,出了问题不会被查处,即使查了,他们也会帮我。”“公检法有朋友”是否犯罪嫌疑人产生侥幸心理的直接因素,暂且不论,但犯罪嫌疑人的话从一个侧面提醒了我们:政法干警应慎交朋友。我们不止一次听到或从报道中看到这样的事:有些地方坏人当道、腐败分子横行,他们对控告、举报的群众扬言:“我公检法有朋友,随你告(举报)到哪里也不怕。”“他公检法有人(朋友)”往往造成部分群众与违法犯罪之徒斗争时心存不安。虽说有些犯罪分子有故弄玄虚,吓人壮胆之嫌,…  相似文献   

12.
认识妻子是在1996年春节。那年我从军校回开县探亲,顺道拜访万州的一位亲戚。亲戚很关心我的婚事,对我说:“小张,你军校马上毕业了,个人事情也该处理了吧!我同事有个侄女,在一家企业上班,人很本分,我看你和她很般配。”亲戚热心地当起了红娘。。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遗书     
他在电脑的键盘上敲出两份遗嘱。一份给父母:“你们看到我的这封信,我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我从小受父亲教育,要做正直的人,好男儿要报效祖国,为平民百姓多做好事。”一份给妻儿:“我对不住妻子孩子,你嫁了这样一个不要命的丈夫。”这是我们的同行——中国经济时报“揭黑记者”王克勤的悲壮时刻。就是这名记者冒死撕开了兰州证券的惊人黑幕。开始有黑老板要以30万来收买他,后来有恶人在电话里对他狂喊:“我们要血洗你全家!”在死亡的威胁中他写报道,在写报道的夜晚他写下遗嘱。终于在2001年2月3日《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石破天惊地发…  相似文献   

14.
面子     
乡下的亲戚打来电话,说他的亲戚因为非法行医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送到检察院提请批捕,了解到我所在的科室后,他有些欣喜若狂"太好了!有你在我们就不用操什么心了!"说完就挂了电话.我仿佛看到电话那端他引以自豪的表情和他在亲戚面前炫耀的模样,我的心也不禁莫名狂跳起来.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有147万保险营销员,但这样一个与投保人直接接触的庞大队伍居然没有任何保障和福利,更没有话语权,其地位还不如农民工。——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一个保险营销员的故事李君在北京从事保险行业已经五年了,用他的话来说,迈进保险的大门纯属“阴差阳错”。九年前,因一分之差,李君与自己所报的专业失之交臂,被学校调剂到保险系。对保险一知半解的他对自己的将来也是一片茫然。潜心苦读四载,他被一位保险业的“前辈”带到了北京。“第一天,我一路小跑兴奋地冲进公司,说我要做保险营销员,竟然没有人理我,我呆呆地在大厅里坐了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06,(1):108-108
64罪犯会见的有关规定问:我的一个亲戚最近被判刑投送监狱改造,请问,我们作为他的亲戚是否可以去监狱看望他,有什么具体规定?(山西梁启东)答: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这是罪犯的一项法定权利;同样,罪犯的亲属、监护人也可以按规定去监狱探视罪犯(即通常所讲的“探监”)。会见是罪犯维系自己与家庭关系的重要渠道,也是亲属、监护人了解罪犯改造情况并对其进行规劝、帮教的重要途径。《监狱法》第48条规定:“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这里所指的“规定”,是指监狱和监狱管理机关为保证罪犯…  相似文献   

17.
华远房地产集团总裁任志强说,他“只给富人盖房”,并说现在出现“穷人区”和“富人区”是很正常的,他要让—部分人先住进“富人区”,以后才能都变成“富人区”。人们称他屡发“狂言”,招致很激烈的批评。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所以笔者认为他有权利说他想要说的话,这是他的自由。但是别人也有权利对他的话发表不同意见,这也是每个公民的自由。因此我也要对他的“狂言”表达一些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有一次,魏文侯与群臣饮酒,恐怕是一时的高兴,他对群臣说:“大家畅所欲言,如果我有什么不对的,可以当面批评我。”当时,众人都只知道歌功颂德,而没有一句批评他的话,文侯显得更加高兴。这时,有个叫任座的人受了魏文侯谈话的鼓舞,站起来毫不忌讳地说:“我君也有  相似文献   

19.
人称“南霸天”的深圳特区巨贪、曾任深圳市南山区委书记8年的虞德海,在他1999年6月1日“出事”(夫妇“双规”)之前,已在当地有不少传闻;之后,广东《新闻人物报》等传媒据有关方面透露的材料,对他贪赃枉法的“业绩”有初步的报道。然而,据2001年2月8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虞德海案时检方的指控,虞涉嫌受贿的“仅”153万余元,另有500万元港币“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比人们原先听说的要少得多。据检方解释,虞家股票市值1900万元,多是其妻合法炒股所得;他收的名家字画据鉴定多是赝品;至于以其亲戚名义购买的7套房子,证据显示只有3套,且仅1套涉案:其以亲戚名义注册的公司……  相似文献   

20.
2006年3月下半月,本刊以《网络妈妈们爱心搜救被拐儿童》为题报道了众人救助一个“被拐儿童”的故事。后来,事情又有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