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妈妈的信     
不知为何,妈妈的这封信被我保存了整整八年。——是自责吗?妈妈去世前的确如此,每读一遍万箭穿心。是忏悔吗?妈妈去世后,每读一遍泪如泉涌。这封信写于2004年的10月25日,这一年妈妈已是86岁的高龄。我能想象妈妈伏案疾书时的情景——她的手在颤抖,她的眼在流泪。为什么同住一个城市却非要写信?难道不能面谈?不能在电话里讲述?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道歉"!——母亲向女儿道歉!那天的情景我记忆犹新:又是一个周末,到了我例行回家看望妈妈的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或长久或短时间离开雪山草原的牧人,在远方最想念的往往不是亲人,而是那雪山和草原,之后是畜群,之后才是人”。那天晚上,听大才旺在他的帐篷里说出这番话时,我心里不禁为之一震。雪山在牧人心里是神圣的旗帜,是永远的精神家园。有人说,青藏高原的牧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绝不能没有雪山,视野中望不到雪山是他们最难以忍受的事。  相似文献   

3.
到万源市委组织部报到那天。在走廊里,看到“把创新作为一种求索,把形象作为一种生命”等6个条幅,我突然感觉找到了李林森精神的源头。每读一篇关于他的通讯报道。我都泪流满面,深深地沉浸在他无限深远的精神世界里,  相似文献   

4.
田洋 《党史纵横》2007,(12):45-45
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5.
闫慧娜 《先锋队》2014,(3):48-49
那天晚上,母亲蹒跚着身子,在门口挂起红灯笼,照亮了儿子回家的路,却也将儿子的命亲手决绝;那天晚上,梦兰以为就此步入了婚姻幸福的殿堂,却在此后的一天,用清脆的枪声祭奠了她曾经忠贞的爱情!这是一种无言的震撼!无论是母亲还是恋人,他们都用行动坚守和捍卫了自己至高无上的信仰,让人肃然起敬!这是影片《忠诚与背叛》中的两组镜头,  相似文献   

6.
颜斌 《前线》1961,(23)
我在一个工厂里,听见这样一件事情:一天晚上,突然来了暴风雨。某车间主任忽然想到:车间里的窗子大概还没关上,玻璃怕要给刮碎了。于是披衣而起,冒雨跑到车间一看,窗子原来关得紧紧的。是谁关上的呢?第二天,问了问,安全员不  相似文献   

7.
魏巍 《党史文汇》2008,(12):14-16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8.
王树增 《学习导报》2010,(22):34-36
我写《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这套书的动因其实很简单。我写的最早的一部书是《朝鲜战争》。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广州工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我身边有许多人都在倒腾东西。谁迅速地积累财富,谁就是社会英雄,人们很浮躁。我在广州的宿舍面对着一条繁华的街道,一到晚上我都要拉上窗帘,否则,外面的霓虹灯会把屋里照得通亮。  相似文献   

9.
妻子的生日是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那天,我下班回家,阻止她下厨房,张罗着去饭店潇洒一顿。妻子问我:"琳琳来电话了吗?"我摇摇头,知道她关心的是女儿的祝福。妻子又问:"也没发信息?"我说等晚上吧,女儿白天有课。妻子在工厂里当质量检验员,车间里对接手机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妻子连手机都不配,生活得倒也清静自如。  相似文献   

10.
生日礼物     
田老八十寿辰那天,儿子田局长切开生日蛋糕,把中间的一大块放进父亲的碟子里。不料田老竟然在这块蛋糕里咬到一块硬物。吐到手心一看,原来是一枚钻戒,他把它放进了衣兜。当天晚上,田老把儿子叫进卧室,目不转睛地看着儿子,问:“如果把这玩艺儿咽进肚子里会出现什么...  相似文献   

11.
后退两步     
亦夫 《共产党人》2007,(7):55-55
白天上班的时候,我和同事为了一件工作上的事情争论得不可开交。当时,我们谁也不让谁,最后两人闹得很不愉快。晚上回到家里,我还在生她的气。吃过晚饭,我照例打开电脑,进入我的邮箱打开邮件,看到同事给我发过来一封信。我有些奇怪,白天我才和她闹翻了,她晚上给我发邮件干什么?况且有什  相似文献   

12.
面孔     
《廉政瞭望》2013,(4):5-5
杨思成我不下水谁下?汉口江滩,一男子冒着生命危险救起轻生女,后悄然离去。救人视频在电视播出后,武汉市公安局民警发现,救人英雄很像年已五旬、一身是病的老同事杨思成。最初老杨否认,直到多名同事当面询问,他才淡淡地说:"我是警察,我不下水谁下?"其实,那天救人后他又差点犯了心脏病。  相似文献   

13.
2000年元月17日,人们正在购置年货、准备欢度春节。就在这天晚上,上党古城壶关县突然传来一条爆炸性新闻:县看守所在押人犯邬小平脱逃,不知去向。人们疑惑不解:在看守所,在押人犯是怎样脱逃的?跑往什么方向了?显然,罪犯脱逃给社会造成了一大隐患。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春节那天,从该看守所又传来更加令人意外的消息,在押犯闫庆忠自缢身亡。看守所在短短20天内就发生了两起在押犯一逃一死恶性案件,无疑给正在欢度春节的县城人民群众增添了几多担忧。人们议论纷纷,而最关注的还是这两起案件的前因后果。桑拿房里跑出了在押犯众…  相似文献   

14.
人到老年,容易忘事,可我却永远忘不了1946年4月23日,这一天是我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日子。52年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但我始终信念不变,无怨无悔。 我出身于一个贫苦的知识分子家庭。虽然连吃饭都困难,可家里却让我受到了中等教育。1945年的冬天,我的家乡吉林省扶余县县城里,人们传着一个消息:“八路军要来了!”旧中国和日伪的军警都是穷凶极恶,共产党的军队是什么样子?从没接触过共产党八路军的人们忧心忡忡,惶惶不安。出于好奇,我想看看共产党的军队是个什么样子。那天,我到大街上一看,除了少数写标语、贴  相似文献   

15.
目睹烧杀抢胸中燃怒火我1924年出生在山西省武乡县梨平村。我清楚地记得,1938年春天3月的一天晚上,我正在老师家念书,村里突然响起了剧烈而急促的劈啪声,老师告诉我,那是机枪声,日本人进村了。从那天起,日本人在村里烧、杀、抢,无恶不作。从那天起,老百姓的日子不太平了。对日本兵来说,杀人是最平常的事儿。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象到他们是多么惨无人道。一天,日本兵从村里随便抓了4个老百姓,用不同的方法把他们一个一个地杀死,让老百姓“欣赏”。其中一个被割了脖子,一个被捅了肚子,还有两个被乱刀砍死。4个人中,一个是我的本家大爷,两…  相似文献   

16.
完美的爹娘     
淼欣 《党课》2010,(2):82-85
结婚那天,妈问我:“坐在角落里像两个要饭模样的人是谁?”我看过去的时候,有个老头正盯着我,旁边还有个老太太,发现我看着他们时赶忙低下头。我不认识他们但也不像要饭的,衣服是新的连折印都看得出来。  相似文献   

17.
15、爸爸说:江青嫌我是土包子,她同你妈妈完全不同   我和爸爸单独在一起的时候,除了谈我的学习、生活之外,更多地则是谈妈妈。谈妈妈的现在情况和过去的往事;谈妈妈与爸爸那难忘的十年情谊。   爸爸对妈妈念念不忘,旧情难舍。   爸爸是一个十分重感情的人。爸爸知道,谁都无法去纠正这历史造成的错误,谁都无法减轻妈妈的痛苦。爸爸是深深地了解体谅到妈妈孤独、寂寞、凄楚的心情。正因为爸爸了解妈妈,爱着妈妈,为了安慰心灵上遭受过巨大打击与创伤累累的妈妈,爸爸从妈妈离开延安时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忘记妈妈。他写过信…  相似文献   

18.
在毛泽东主席诞辰103周年那天,我们来到九江县水厂宿舍,拜访曾在毛主席身边当过随卫的饶和生。饶和生已离休在家,现年67岁,中等个头,红光满面,说话声音宏亮,言谈思路清晰。“现在可以说了!”面对我们这些陌生的采访者,饶老感慨地说:我是1955年3月到中南海当战士,1958年5月转业到九江县。在毛主席逝世前的18年里,我没向任何人透过这件事。要保密呀!我父亲经常念叨说,毛主席是大救星,见到毛主席都是有福份哪!可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直到他去世都不晓得自己的儿子在毛主席身边当了1150天的随卫。饶者翻出一叠报纸说:近几年,我…  相似文献   

19.
马宁  徐秉君 《党史博览》2013,(4):39-41,49
"九一三"事件后的空军"九一三"事件发生时,我任兰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71年9月12日晚上,指挥所不是我值班,凌晨0点多值班员突然打来电话,叫我们常委都到指挥所。这时指挥所已接到上面命令,让所有的飞机都返回机场,随即叫各部队飞夜航的飞机都陆续返航落地,净空。但全部雷达都开机搜索。究竟发生什么事情了,谁也猜不出来。指挥所也搞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这时有人提出:是不是问一问空军?杨焕民司令员  相似文献   

20.
1988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企业家画廊》栏目里,刊登了一篇报道:《我主张争团体冠军》。彭真同志仔细看过这篇报道后说,我赞成这里面的观点。他决定到厂里看一看。这天的画廊登载的是谁呢?不是别人,就是北京第一机床厂厂长刘庆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