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人的资格     
其实我本没有写这篇文章的想法,主要是因为“做人的资格”很难尽数表达深刻,以至于有诱人偏激的嫌疑。可我仍然写了,而写的真正缘由来自一个让人有些不可思议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美国科罗拉多州有一名男子持枪抢商店,他用枪顶着店员的头,逼着店员把现金都装进他预先准备好的布袋里。就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一瓶他喜欢喝的酒,于是就要求店员将这瓶酒也装进袋子。可这个店员坚决不干,双方在紧张的气氛中对峙了好一阵子,劫匪大发雷霆,暴跳着问:“不就一瓶酒吗?钱都没了,还要它干什么?”店员说:“看上去,你还不到21岁,州法律规定要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机关后勤》2007,(1):40-40
国酒茅台新近推出了一款系列酒——和美一家酒。原本作为茅台推出新品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和美一家”酒的推出对于茅台来讲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过去:连续10年申请"国酒"商标未果如今:将"国酒"红旗插遍全国,欲宣示"国酒"地位?"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这个广告语是不是有些熟悉?是的,已经听了N年。现在,"国酒"茅台直营店开到广州市民的家门口来了。2012年6月27日,茅台酒广州直营店在新市白云花园开张,同时宣布广东国酒茅台销售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时的场面十分热闹,张大爷还被挤掉了一只鞋子!  相似文献   

4.
谭畅 《小康》2011,(3):78-81
买车限购,买房限购,买瓶茅台也限购,这不是《疯狂的石头》,却是疯狂的白酒。真茅台酒为何一瓶难求?在限购令下疯涨的茅台酒由何而生?在贵州第一大镇茅台镇上演着什么样的开年大戏  相似文献   

5.
芳名 《协商论坛》2016,(1):48-50
这里简直是美酒的海洋!名瓷盛美酒,仿佛每一种酒都被赋予了如花的生命,绽放在最美的时刻,甚至连芬芳都凝聚在空气里:三十年旗袍瓶,彰显着皇家与生俱来的高贵与奢华;三十年珍珠瓶简单、大气,传袭了千年的醇香与剔透,古青瓷装的奢藏亦是显得雄风浩荡;杨记烧坊主导产品梅兰竹菊酒更采用了历史悠久、别具一格的粉彩瓷…… 走进山西杨记烧坊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杨记烧坊),不禁让人感叹:做酒可以生动如斯!“这是杨记烧坊——奢藏、年份原浆、国藏老酒、清酒,这是梅兰竹菊……”指着如艺术品般的酒器,董事长王科笑得诚恳:“我喜爱做白酒.”  相似文献   

6.
《创造》2012,(4):28-29
茅台酒一直是国人心目中身份、地位的象征,其曾经的标签“专供、特供”等身份让人印象深刻。近十年来,“国酒”茅台一直演绎着身价不断上涨的神话,令多数人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7.
《协商论坛》2012,(1):63-63
茅台也好,五粮液也罢,这些高档酒由小而大,由大众而富豪,由俭而奢,并不断推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极品”,个中奥妙,大多数中国人心知肚明:公款消费和送礼需求。而这最近也得到“权威印证”——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没有公款消费,茅台不会那么贵”。  相似文献   

8.
驿路风铃     
动作太快   小张有口吃的毛病,有一次他来到酒店指着一瓶名酒问服务员:“这酒多少钱 ?”服务员说:“ 300块”。小张说:“开……开……”于是服务员忙把酒打开,却听见:“开……开……开什么玩笑 !” (红叶荐 ) 你猜我是谁   妻子给丈夫打电话,故意换了一种声音。她说:“你猜猜 !我是谁 ?”   丈夫一听,立即兴奋起来,说:“我的宝贝,你是牡丹舞厅的小娜吧 ?”   妻子大怒,声音立刻回到原来腔调:“你说谁 ?小娜 ?” 丈夫一惊,马上也换了声调:“那你猜 ?我--是--谁--呀 ?” (红叶荐 ) 醉汉搭车   一个海军军官在公共汽…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份,我们石家庄市新华区政协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郭素霞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小侯,咱们区有个比赛活动,我跟几位工委主任研究后,决定让你参加,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呀?”一贯爱参加各项活动的我,想也没想就说:“可以。是什么比赛?”但当得知要举行的是全区“学党章、知荣辱、促发展”主题演讲比赛时,我犹豫了。我说:“郭主任,我从未参加过演讲比赛,对演讲比赛的要求和技巧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我怕不能胜任……”郭主任说:“没事的,有困难咱们大家帮你克服,你就放心去准备吧。”于是,我便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任务。摆在我面前的第一个任务…  相似文献   

10.
省卫生厅的办公室在省政府北楼,四楼的楼梯口,一面明亮的穿衣镜静静地“站”在那里,两边摆放着两盆万年青。走到这,我不由自主地理了理自己微乱的头发。上到四楼,一盆盆充满生机的花儿草儿面带笑容地表示欢迎。我轻轻地敲开了严中亚办公室的门,然而,他在忙着,他很抱歉地让我在微机室稍候。微机室的3名工作人员都在电脑前专注地工作着,我实在不好意思去打扰他们,就那样静静地坐着,脑子里却在想:这位安徽省卫生厅的“五个第一”副厅长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11.
杨槐柳 《人民公安》2022,(16):21-23
<正>“我买回来打开一尝,发现味道不对,赶紧报警了。”不久前,湖北省武汉市的陈先生遭遇了一件糟心事儿,自己花5000元在朋友推荐的高端白酒群里买的飞天茅台酒竟然是假酒。“我们马上成立专班开始侦查,就是在这里,价值几十元一瓶的低档酒,‘换装整容’之后身价暴涨数倍甚至几十倍。”民警一举端了这个窝点,缴获假飞天茅台1388瓶,以及假酒原料、灌注机器,并将制假团伙成员抓获归案。  相似文献   

12.
帮老井卖鹅     
王娟 《群众》2020,(8):56-57
“天泉湖镇有大量鹅急售,恳请好心人帮忙转发本条消息。”2020年2月14日晚,督查完太和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后,打开手机,偶然发现微信朋友圈中有一条这样的信息。看着图片里那黝黑的面孔,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三年前,那时我任天泉湖镇纪委书记。一天早晨,老井怒气冲冲地走进办公室,直嚷嚷“哪个是纪委书记?我要告村书记,这种人根本不配当村干部”。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这批新招的民警中,谁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只是按“师傅”(老民警)们的叫法,称他“黄军裤”。他总是穿着一条八三式的绿警裤。其实那并非是军裤,也非黄色的,但大家习惯这么叫,我们也这样称他了。每逢他来,各办公室的老同志,都赶快喊:“快关门!黄军裤来了!”“黄军裤”每次来局里都浑身酒气,提着半瓶劣质酒,疯疯癫癫地找人说话,特别是见到穿警服的,更说个没完,但是没有人搭理他。若是有人搭个腔,他就越发地来劲。有一次我看他那样子可怜,好心地劝他:“老师傅!快回家吧!这是公安局,我们在工作呢!”他吼叫起来,“什么?公安局!我知道!老子…  相似文献   

14.
几天前一个上午 ,王先生正在办公室上班 ,忽然接到一个电话 :“老同学 ,您好 !好久没见了。”王先生听着声音耳生 ,忙问 :“请问哪位 ?”“老同学 ,怎么连我都听不出来了 ,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在深圳发了大财就把穷同学忘了。”王先生觉得不好意思 ,可怎么都想不起来 ,试探着问 :“是年某某吗 ?”“哎呀 !到底是老同学了 ,还没有忘记我 !”寒暄一阵后 ,“年某某”说 :“我要请你吃饭 ,你11时30分在某某酒店门口等我 ,我女朋友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请把你的手机号码告诉我。”王先生刚到某某酒店门口 ,一小姐即迎上前来 :“先生 ,你是年某某…  相似文献   

15.
罗影 《台声》2004,(3):74-76
真 相电视台是台湾第一家有线电视台,是全 球华人社区第一家有线电视新闻网;还是 惟一拥有每月一次国台办记者会转播权的 台湾媒体……如此多的“惟一”、“第一”,不禁让人 感到好奇:只有区区十年历史的真相电视台和它的创 办人周荃女士,是如何做到的呢? 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在工体边一个安静的咖啡 厅约见了周荃女士。下午的阳光透过咖啡厅的玻璃墙 静静地洒在我们的桌上,听着周荃女士娓娓道来,她 的优雅、她的敏锐、她的率直,以及她在谈到梦想时 的热情,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真相”于民 Q:为什么会想到“真相”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16.
对于国酒茅台来说,2012年初最惹火的话题无疑是茅台酒成为全球奢侈品牌。茅台以120亿美金的品牌价值超过奔驰,成为全球第四大值钱的奢侈品牌。卖到2000多元一瓶的茅台酒被人形象地称为“耍酒疯”。当有记者问及茅台方面对“三公消费禁喝茅台”提案的看法时,茅台高管反问记者:三公消费不喝茅台喝什么?而与此同时,世界奢侈品协会最新发布统计报告宣布,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奢侈品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0月底,将满28岁的我从临湘市疾控中心办公室负责人的岗位上被组织作为党外干部调任横铺乡人民政府副乡长,从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转变为一名基层乡镇领导。1年来我经历着角色转变的考验,新的岗位要求,我又同时扮演着不同角色,并要能够迅速打开工作局面,这让我得到了锻炼,还让我丰富了工作经验,又取得了工作成绩。  相似文献   

18.
“遵义”之名出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遵义是一曲古老的歌谣,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桐梓人’用火点燃了遵义历史的进程。它在秦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交相辉映中缓慢前行,土司制度的千年兴衰使它深沉内敛;遵义会议的光芒把它推到史册中闪闪发光;固酒茅台让它享誉全球。  相似文献   

19.
谭畅 《小康》2012,(12):32-35
正在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季克良的名字与贵州茅台紧紧连在一起。这位中国第一代酿酒大师、在茅台工作超过48个年头的"国酒掌门人",从董事长任上退下后决定将更多的时间用来陪伴家人。"打小牌、带小孩、打小球,喝小酒。"最后一个字,还是落在了"酒"上  相似文献   

20.
绍兴老酒醇又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时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因为是名篇,老师要求人人熟读成诵,所以印象极深,只是对其中的“三味”一直未能领会得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教课书中是这样解释“书中三味”的,但我一直不以为然。后来有人将此“三味”解释为“酒中三味”,即黄酒味、书卷味、江南味,我倒觉得颇有道理。因为古越文明传承千年,绍兴人人崇尚老酒。酒就像一把打开绍兴古越堡的金钥匙,有了它,你就能踏着石板路,登上乌篷船,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就能领略到浓浓的江南水乡风情。"酒是一部千年史书"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