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象征着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而作为品牌载体的商标——企业重要的知识产权,充分体现了它所负载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品质、市场定位,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实力.要想创造企业知名商标,企业需制定一个适合自身品牌建设发展的商标策略,以商标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主要阐述有利于企业品牌建设的商标策略应如何具体落实到商标的选择、注册、保护、宣传等策略上,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审判》2010,(1):59-59
一个商标刚刚被认定为驰名商标,便会有众多企业进行商标抢注、或将驰名商标作为域名或者企业名称,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品牌成长为世界级品牌,例如长城、东风和牡丹等商标被肆意搭便车后,生产者与品牌间的惟一对应关系被破坏.最终品牌不仅不能健康成长,而且品牌价值严重贬损。结合本案中所涉及的系列问题,本刊采访了北京市天驰律师事务所律师马翔。  相似文献   

3.
关于品牌,据统计,国外产品的外包装上,商标所占面积通常是整个外包装的40%.而国内产品商标所占面积一般为5%-6%:关于品牌,2001年全球的商标价值评估中。可口可乐以689.5亿美元位居榜首:关于品牌,据说青岛双星鞋与美国耐克鞋的制造成本只差3-5美分,技术与服务一样出色,然而两者的市场价格差了整整5倍:关于品牌.专家称这不是一个市场概愈,而是一个资本概念,炒作和广告,不能造就品牌。它只是一种手段.国内一些企业大量投资在广告上,却不知70%都是浪费……关于品牌。确实有太多事情可说。  相似文献   

4.
张驰 《法人》2005,(5):18-21
在经历了一次次刻骨铭心的品牌损伤后,中国企业家们终于开始觉醒。一方面是国内知名品牌屡遭侵权——中国家电巨头海信集团和照明设备“萤火虫”商标被西门子公司恶意抢注、京城地产大佬潘石屹的“现代城”遭遇侵权,或许就是鲜活的例子;而另一方面,国外企业挥舞着品牌大棒杀气腾腾地奔向中国市场。“DVD4C专利联盟”将中国的DVD生产厂家冲得人仰马翻,花旗银行的“商业方法”大规模专利申请让中国的银行家们惊出了一身冷汗。观察人士认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无论是中国的企业还是国外的企业,品牌意识甚至正在成为企业战略的第一要务。如果说,数十年前的中国企业曾经历了打造品牌的辉煌历程,那么到了今天,品牌的保护和延展,则成为摆在中国企业家们面前一道新的战略课题。一次次商标争执已经让中国企业家们意识到,商业品牌已经不再是偏安于地球某一隅的图案或者文字,而是应该体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海尔、新科等企业的品牌保护行动为标准,中国的企业开始了世界商海中的品牌突围。  相似文献   

5.
驰名商标,走出国门去——试论我国驰名商标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个崇尚品牌的现代社会里,知名度往往与一个企业的销售量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众多国际驰名商标的商品大量进入我国市场之际,我国的企业是否也应当好好反思一下,学习国外和国内知名企业创立驰名商标的经验,积极打响本企业商标的知名度,使中国创造出更多的驰名海内外的商标。  相似文献   

6.
李东 《法庭内外》2007,(7):58-58
我是一家公司的负责人,我公司主要生产儿童玩具。最近,我公司想自创品牌,打算申请一个商标,我参考了国外一些同类公司的商标图样,设计了一个本公司的图标,但后来发现本公司欲申请的商标与美国某家公司的商标有部分近似。请问,我公司在中国申请该商标注册并适用,会构成对美国公司已注册商标的侵权吗?  相似文献   

7.
“原来我也能注册商标”、“原来它也应该注册商标”、“原来它也能当商标注册”,有关商标的这些说法日益受到中国人的重视。注册商标、塑造品牌在中国已经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热潮。新修改的商标法扩大了商标的主体和客体,同时增加了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地理标志的有关规定,加大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商标不再只是一个名儿,除了作为商品或服务的标识外,  相似文献   

8.
说到海外商标保护,大家自然想到向是中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向着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进军的一幅庞大、壮观的每外商标保护图。的确,各类型的中国企业都有产品出口的潜在需求,出口的目的虱,随着企业的不同,可能是世界上存在内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然而,从中国企业海外商标保护的实际情况来看。它们的海外商标注册目的国,以及何类的企业在进行海外商标保护是非常明晰  相似文献   

9.
陈玉峰 《法人》2013,(9):66-67
品牌是企业的灵魂,当一个企业的商标出现问题时,企业老板才意识到,真正的危机已悄然来临"卡乐仕"商标侵权案仍在持续发酵。近日,北京卡乐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卡乐仕管理")以涉嫌商标侵权为由,  相似文献   

10.
《公民与法治》2013,(16):54-54
利用商标扩大产品知名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品牌产品、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对于发展民营经济、品牌兴农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阳原县工商局积极推进品牌战略,鼓励特色产业发展,为商标之“船”扬帆提速.鼓劲加油。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企业发展与品牌战略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源 《行政与法》2010,(1):28-30
市场经济时代,品牌已成为企业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我国企业具有很强的制造能力,产品畅销国内、国际市场,但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却很少。因此,只有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创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才能使我国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在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实施品牌战略促进企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齐伟 《行政与法》2014,(8):126-128
本文从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国家”面向。追问了企业在进入某国市场时该国法律对企业国际化选择可能具有的作用:从合约的角度分析了如何运用交易成本及准备成本对企业国际化的约束、上头成本对企业国际化的保护及其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余大伟 《法人》2010,(3):62-63
在发达国家视品牌为国家资源的时代,中国企业面对疯狂的并购应对自身品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邓正来 《河北法学》2008,26(3):2-16
中国法学界的"全球化论辩"可以从"肯定"与"否定"这两种态度加以分析。以"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区分为参照性判准,可以发现,"反法律全球化"论者与对"法律全球化"持肯定态度中的"唯法律全球化"论者其实都处在着同"去国家化"相关的"法律一元论"这一层面上,只不过前者主张的是"国家法律一元论",而后者主张的是"非国家法律一元论"。"法律全球化"是一种在全球层面上展开的包含"法律国际化"的进程,是一种从"国家法律一元论"走向"国家与非国家法律多元论"的开放性进程。中国法学论者之所以尊奉"法律一元论",实是因为教条性地尊奉"法律的唯国家意志论"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两个经典论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法学论者根据各自的立场而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且针锋相对的全球化对策当中,隐含着一个共同的关于全球化或法律全球化是一种整体化的和同质化进程的理论预设。这一共同的理论预设在本质上把全球化视为一元的、目的论的整体性规划;它将全球化或法律全球化化约成以线性发展为唯一时间观的"现代化"本身;还从一个更深的层面上表现出了一种"认知谬误",即把全球化或法律全球化与同质化本身等而视之。这一同质化的理论预设忽略和遮蔽了作为一种矛盾且多元的全球化进程。全球化不是单一化、同质化,而是一个相反相成的过程,是单一化与多样化、国际化与本土化、一体化与碎裂化、集中化与分散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刑法立法的发展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40年间,我国刑法立法经历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世界刑法立法观念的趋同化和刑法立法制度的一体化是我国刑法立法发展的外部力量,而社会治安形势的变迁、法治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国民权利意识的提升是促进我国刑法立法发展的内部因素。在改革与开放的内外因素作用下,我国刑法立法经历了起步、扩张和完善的不同阶段,实现了刑法立法理念由注重秩序价值走向秩序与自由价值并重,刑法立法模式由分散走向统一,刑法立法内容由单一走向综合,刑法立法技术由粗疏走向精细。未来我国刑法立法应当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需要,坚持科学化和人道化的立法发展方向,不断推进刑法立法制度和措施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7.
我国证券犯罪立法采用了"以刑法典为主、附属刑法为辅"的模式,这一立法模式的选择主要是出于对本土化因素的考虑,它符合我国的刑事立法传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但是,承认我国证券犯罪立法的本土化特征,并不意味着对证券犯罪立法国际化趋势的否认.相反,在我国证券犯罪存在范围的划定上,我们应更多地考虑国际化因素,以实现与国际接轨和交流.总之,我国证券犯罪立法应实现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在赴美并购过程中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法律风险。中国国有企业赴美并购时应高度重视美国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清晰地突出国有企业的商事主体性质。而美国外资委员会引入听证会程序,应充分听取中国投资者的意见,放弃投资保护主义。中国企业要熟悉美国的公司并购规则与治理规则,明确目标公司选择符合本公司及其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收购要约而并非现金出价最多的要约,是美国公司并购的常态。中美双方加快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谈判进程,就企业的国有化条款而言,应采取充分的市场化补偿标准。我国政府鼓励企业赴美并购,可将核准制改为备案制。要加快建立健全海外投资纠纷的仲裁机制,提高我国仲裁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杨松 《中国法学》2012,(5):181-190
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焦点,特别是美国参众两院先后通过关于汇率改革法案,不断质疑人民币汇率政策。汇率主权是国家货币主权的应有之义,主权国家有权决定并且改变本国的货币价值,不受其他国家干涉。一些国家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指控,如汇率操纵、汇率偏差、或者是构成"出口补贴",都可以从法理上看到漏洞。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则不足以判定人民币汇率违反国际义务。中国政府应该在坚持货币主权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灵活的法律手段解决人民币汇率争端,促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寻求国际合作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封红梅 《时代法学》2012,10(6):97-104
信用评级的国际化决定了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国际化趋势,而信用评级国际化中的信用评级霸权问题、信用评级霸权导致的关欧信用评级监管标准之争则直接推动了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国际化进程。金融危机前后许多国际组织和区域组织都先后立法,意图对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规制。在信用评级的国际化和信用评级霸权的争夺中,我国并不能“独善其身”。须正确认识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国际化;培育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和市场;完善国内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积极参与国际信用评级法律制度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