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性──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意义及其构想冯晓青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和垄断相互并存,并且彼此冲突和兼容。在市场竞争机制中,又同时存在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这两种行为部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严重破坏。因此.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无不通过立法予...  相似文献   

2.
我国市场经济中的非法垄断行为及其法律调整邓启惠垄断是竞争的异化物,垄断排斥、限制竞争,妨碍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市场经济的正常功能难以发挥。为此,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无一例外地通过反垄断法律予以禁止。我们把这种被反垄断法所禁止的垄断,称为非法垄断,而与...  相似文献   

3.
王处机 《人大研究》2006,(12):34-3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各种垄断行为对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如何通过反垄断立法,禁止垄断,保护竞争,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尽快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立法工作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一、我国反垄断立法需要把握的基本问题垄断是指特定的主体(或行为人)为了获取超额垄断利润而实施的限制或排斥市场自由竞争的行为。垄断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垄断行为不但阻碍和限制了经济的自由竞争与发展,而且还践踏了经济民主,扰乱了经济秩序。垄断问题学界有多种观点,笔者认为,我国垄断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竞争与垄断问题上有两个结论:其一,竞争引起垄断,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其二,竞争与垄断的辩证关系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保护竞争反对垄断的实践中认识到,垄断并不等于破坏效率,竞争也不能与效率划等号,关键在既保持规模经济又保证市场竞争的活力。市场竞争繁荣了我国的经济,但我国的企业规模还远不能支撑在世界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因此,做大我国企业规模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在培育和保护我国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我国的反垄断法应该主要指向垄断行为而非垄断结构。  相似文献   

5.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规律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此提供了法律依据。一般说来,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狭义不正当竞争行为,限制  相似文献   

6.
(一 )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必须依靠法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市场并非万能 ,其本身也存在缺陷。如市场上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会导致垄断 ,而垄断反过来又会破坏市场机制 ,排斥竞争 ,从而导致效率的损失。而且市场调节也有一定的盲目性。因而政府必须进行宏观调控 ,对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督 ,维持秩序。政府应通过经济立法和执法来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 ,限制不正当竞争行为 ,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所有搞市场经济的国家都没有放弃宏观调控的 ,都通过制定法律法规 ,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维护市场秩序 ,保证统…  相似文献   

7.
酝酿十余年的反垄断法草案6月4日提请中国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该法旨在为保护市场竞争、防止和制止垄断行为等提供法律保障。近些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利用反垄断法律制度,防止和制止来自国内外的垄断行为,中国原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中已有防止和制止垄断行为的规定。但是,这些反垄断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而需要制定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反垄断法,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保持我国经济活力,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提供法律保障。反垄断法草案确定了反垄断…  相似文献   

8.
改革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是对国家原来各行业垄断经营的作法不断突破、否定的结果,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不断倡导并继续坚持市场竞争以提高经济效率,进一步破除现有一些不合理的行业垄断、规制垄断行为,铲除有关部门的寻租土壤,推动经济改革的整体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对于现有垄断行业的垄断行为,政府有责任予以禁止。一方面是注意防止其从事“实质性的限制竞争”,构成对其他市场经营主体的不正当竞争和利益侵害;另一方面,如不予以规制,其行为会产生较强的误导作用,引来其他处于垄断地位企业的仿效。当前,垄断行业的垄断行为问题已关系到民心民意,关系到社会安定,关系到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值得政府与公众关注。  相似文献   

9.
孟鑫 《前沿》2004,(1):115-118
垄断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反垄断的法律法规 ,但是在内容、形式、效力以及预见性等方面仍然存在有待于完善之处。制定一部有效的反垄断法 ,既可以有效遏制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限制竞争行为 ,同时也将对国内企业在合法范围内的发展壮大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有利于国内企业参与和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本文对我国目前已颁布的反垄断法律法规中存在的问题作一分析 ,并对未来反垄断法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商誉权法律保护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发桂 《桂海论丛》2003,19(5):89-91
我国目前商誉权法律保护的立法存在重大缺陷。为了完善我国商誉权法律保护的立法 ,文章提出 :整合我国目前商誉权的法律保护方式 ,即不再适用名誉权条款对一部分商誉利益进行保护 ,以突破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不正当竞争行为上设置的竞争关系为前提 ,将侵害商誉权行为作为具有一般侵权行为性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统一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誉权条款 ,规制各种侵害商誉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垄断有3种类型:市场垄断、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行政垄断是由行政权力保护所形成的卖者独占或买者独占,是通过行政法规或规定等形式取得的一种排他权.是凭借公共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行为。目前人们常说的我国的垄断,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反垄断立法框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市场竞争机制还不完善,各种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严重阻碍了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作为对正在进行的《反垄断法》起草工作的学术回应,本文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指导思想及规制对象进行了框架性概述。  相似文献   

13.
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相伴而生。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除了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网络环境下的表现和延伸之外还变异出诸多新型行为。这些新型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对其特点和类型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强其法律规制已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素有中国“经济宪法”之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我国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奠定了基础。然而,不能不看到,建立法制的市场经济环境,尚需时日,这是因为,种种五花八门的不正当竞争形式,依然以各种面目和方式出现。依照《反不正竞争法》第二章所列举的11条不正当竞争行为,我们可以大致归为如下几类:  相似文献   

15.
孙向齐  杨柳 《人民论坛》2014,(9):124-126
我国在运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范网络竞争行为时,往往会出现适用主体狭窄、内容涵盖不全、部门监管不力和责任义务不明确等问题。文章立足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网络市场中的应用,结合典型案例,从适用主体、涵盖内容、管理部门和明确责任义务四方面,分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新军 《理论月刊》2006,(7):118-121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中,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有依照原则认定和依照具体条款认定两种方式。在我国现阶段,是采取严格法定主义抑或是给予执法机关自由裁量权,允许执法机关依照原则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与对经济法、竞争法价值目标的理解、权衡和选择密切相关。本文在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应采取严格法定主义,并就经济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如何限制执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市场经营主体的竞争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刚 《前沿》2011,(6):68-71
市场经济的竞争属性决定了竞争法对经营主体竞争行为调控的必要性;竞争法制度体系本身就在于规范竞争秩序从而实现市场运行的有序化;竞争法主要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亟待需要完善有关法律规范,以期更好地发挥竞争法在引导市场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维护我国市场竞争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出现,该法在立法体例、实体内容及程序方面暴露出一些缺陷及漏洞。为此,应该及时吸收先进的国际立法经验,完善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为参与国际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9.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竞争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银行业市场存在资源分配不均、垄断行为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滋生等问题,与整体竞争不足、局部竞争激烈的市场状态具有密切关系。基于银行业的特殊地位,竞争法中结构主义原则的适时适度回归十分必要。综合市场集中度、进出市场难易度、经营者依赖程度、国家干预程度等多种因素,应将结构调控和行为惩治相结合,不断优化银行业市场竞争状态。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活动中,商业贿赂行为十分普遍,形式多样,令人防不胜防。商业贿赂无疑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因此几乎所有国家的立法都加以禁止;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亦不例外。本文拟对此种行为的内涵和成因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