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工互助保障是由工会领导和实施,职工自愿参加,资金以职工个人缴费为主,职工互助互济性质的一种保障形式。加强新形势下的职工互助保障工作,对解决职工困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福建工运》2000,(5):12-14
近几年来,我省各级工会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举办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职工互济互助活动。据统计,目前全省已建立各类职工互助补充保障组织1174个,参加职工达59.47万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现有社会保险的有益补充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配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省总工会下发《关于大力开展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障工作的意见》(闽工发[2000]4号),并附《福建省工会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障试行办法》,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职工医疗互济互助活动,以便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障体系。各级工会要尽快制订本地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障的实施方案和具体办法,指导基层工会大胆试点,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扎实细致地开展这项工作,保证职工医疗互助各项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使之成为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3.
孙卫红 《工友》2006,(7):46-46
武汉石油化工厂工会以做好工会保障工作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企业建立补充保险,兴办职工互助合作保险,为职工构筑多层抵御风险的屏障,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兴办职工互助保险不仅起到了为行政分忧,帮助职工解难,而且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职工互助补充保险是一种由职工自愿参加,资金  相似文献   

4.
宁波市总工会于2003年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经过十年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为主、大病医疗互助保障为辅、医疗补助金制度为补充”的具有宁波特色的“4+1”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体系。十年来,全市累计参保职工达520万人次,先后帮助25万职工减轻医疗负担2.2亿元。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10,(4):33-34
近年来,温岭市探索试行了以职工互助互济为特点的非公企业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制度,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09年10月,我市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活动的非公企业达45家,参与职工达4.3万人次,共筹集互助基金550.6万元;累计有10823人次享受到医疗互助保障活动经济资助,报销金额346万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总工会始终坚持"情系职工,真诚服务"工作理念,加快区级职工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该中心曾获"全国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维权服务示范单位"、浙江省工会工作创新奖等荣誉称号,并在浙江省职工服务中心建设达标验收中列为"优秀"等级。一是"纵向"+"横向",服务职工增实效。在全省率先实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市级统筹,联动市职工医疗互助管理系统,共享参保信息资源,凡参保职工在全市各职工服务中心报销点均可报销。目前,全区184家单位  相似文献   

7.
蔡颖 《中国工运》2010,(7):59-59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蔡颖来稿,介绍了台州市积极探索民营企业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的做法。一是建立多方协作筹集基金的机制。为了积累足够的医疗互助基金,使更多的农民工得到有效医疗保障,有的地方制定了职工出一点、企业拨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的筹集办法,规定企业参保职工每人每月缴纳5元互助金,企业则按照不少于职工个人缴费总额的标准予以补助 。  相似文献   

8.
李然 《中国工运》2020,(4):46-4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统筹层次,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供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各级工会组织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准确把握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新形势新任务,以中低收入职工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扎实有效地开展职工互助保障活动。  相似文献   

9.
《时代风采》2010,(13):28-29
为确保德钦县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县总工会按照省、州总工会第七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有关要求,结合本县工作实际,及时出台了《关于开展第七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的通知》,并于5月5日召集代办员召开了第七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动员大会。  相似文献   

10.
<正>为确保德钦县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县总工会按照省、州总工会第七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有关要求,结合本县工作实际,及时出台了《关于开展第七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的通知》,并于5月5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有关医疗互助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将医疗互助逐步纳入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互助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杭州市为例,通过对2016—2020年度杭州市职工医疗互助基本情况的比较分析和动态研究,针对在职职工医疗互助工作运行中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职工生活互助是职工群众存自愿的前提下,以人力、物力、财力等方式对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暂时困难和特殊遭遇的职工实行的支持和帮助。这是职工群众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的最好办法,是工会群众生活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今天,一些同志对职工生活互助活动产生了疑问。他们认为,现在既然实行的是商品经济,那么就应该讲竞争、讲等价交换,所以八十年代搞职工生活互助活动是不符合潮流的。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职工生活互助活动提供了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3.
陈亚琼 《时代风采》2009,(11):28-28
日前,宾川县总工会严格按照云南省总工会《关于认真做好第六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安排部署第六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  相似文献   

14.
职工互助保险是工会倡导,职工自愿参加,自筹资金,互助合作,自我保障的保险组织形式。是通过保险形式规范化了的一种职工互助互济活动。它也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点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突出公益服务。主要体现为社会集体性、社会互助性、保险补充性、群众公益性、民主管理性。凡是工会会员,一次性交纳10元会费,取得会员证,就成为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会员。会员可以参加该会陆续推出的各项保险计划。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 ,我局工会大力抓好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工作 ,为职工群众构筑起抗御风险的第二道防线。到目前为止 ,全局会员人数发展到13064人 ,互助金余额达到1430多万元 ,共有896名职工享受了补偿待遇。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 ,促进了全局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广泛宣传 ,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我们把搞好宣传发动贯穿到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工作的全过程 ,利用局、处召开的各种大小会议 ,在领导层中大讲中央领导有关关心职工生活、发展企业补充保险事业的指示要求 ,大讲职工互助…  相似文献   

16.
云南职工医疗互助活动是全国工会系统独树一帜的工作品牌,在解决广大职工就医难、弘扬中华民族互助互济优秀品质、增强工人阶级的团结和统一、提升职工的道德水准、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人日报》驻云南记者站站长陈昌云历时四月、八易其稿,对云南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的缘起、过程和现状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细致的采访,写成了这篇文章,本刊全文编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努力探索建立职工保障机制的新路子蔡宪春杨德翼邱茂伦发展职工互助保险事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上为政府分忧,下为职工解难。工会组织要想把这件好事办好,必须依靠党的支持,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为此,我们根据全总、省总关于开展职工互助保险工作的指...  相似文献   

18.
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是在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各级工会通过组织职工互助互济,帮助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入80年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被提上议事日程。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作为社会保险改革的方向确定下来,从而给包括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在内的职工互助补充保险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各级工会举办的职工互助补充保险得以迅速发展。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职工医疗互助补充…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运》2013,(3):37-38
实施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建立和完善帮扶服务机制的一个重要举措。对此,江阴市总工会积极作为,并取得明显成效。工会开展的这项工作不仅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而且也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欢迎和支持,工会的声誉和形象不断提升、凝聚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20.
信息动态     
《中国工运》2014,(7):61-64
浙江省工会着力推进普惠型服务各级工会逐年增加经费支出,扩大服务范围,做到服务至每一位会员职工。重点推进全省100多家县级工会职工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整合、服务质量提升工作,从单一帮扶性服务窗口,升级为集救助、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常态化综合性服务平台。重点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大病救助、疗休养、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