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萧克将军.是目前唯一在世的红军高级将领,也是目前健在的开囝上将中.唯一同时参加过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的将军.并且.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还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将军。  相似文献   

2.
寒思 《党史文苑》2007,(4):54-56
在战争年代.杨斯德将军长期战斗在“看不见的战线上”。他深入敌占区,卧薪尝胆,瓦解敌军,多次策反成功,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策反将军”,其威名广为传颂。电影《佩剑将军》的原型即是杨斯德将军。  相似文献   

3.
颜梅生 《党史文苑》2010,(10):32-35
在1955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众多开国将军中.有13位独臂、独腿、独脚将军。毛泽东曾评价说:“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独腿、独脚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而在这13位残疾将军中,独脚将军只有一个。就是这位将军,不仅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九死一生,而且著作等身,被中国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相似文献   

4.
将军忆烽火     
北京。绿树掩映的一座红色小楼.这便是张廷发将军居住的寓所。客厅很大,除了悬挂着三代人的画像外.还有一幅将军得意的书法作品——大大的“竹”字。将军看上去气色很好,谈起烽火抗战岁月,将军时而伤感,时而兴奋,时而激动,时而感慨……  相似文献   

5.
1979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政委的李志民将军回到阔别50多年的家乡——浏阳市船仓乡.当时他已是73岁高龄。而且刚动过手术,身体十分虚弱,车到乡政府后.将军想回老家屋场给父母扫墓.可是从公路到他家.中间隔着四五里崎岖的山路.不能通车,只能步行。考虑到将军虚弱的  相似文献   

6.
陈辉 《党史博览》2009,(12):26-29
骑兵出身的将军数量居开国将军榜第二 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共有1614名(包括以后补授、晋升的在内)什同将领被授了元帅和将军军衔,其中元帅10人,大将10人,上将57人,中将177人,少将1360人。  相似文献   

7.
齐霁 《党的建设》2012,(11):61-61
在1955—1965年期间,人民解放军所授的将军中一共有1083人参加过红军长征,占将军总数的67.10%。若按将军们原籍所在的省份排列,排在第一位的是江西,303名(上将3名、中将37名、少将263名),占参加过红军长征将军总数的27.98%。  相似文献   

8.
据云.贺龙将军指挥作战。每遇关键时刻.必大呼:“贺炳炎,上!”贺炳炎将军此时必一跃而起,右臂空袖,左手挥枪.亦高呼:“冲啊!”其势如雷滚,如电闪,如山崩,如潮涌,所向披靡也。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2,(17):122-123
楚汉相争的关键时刻,两军打得难分难解,刘邦派郦食其去劝齐王投降。郦食其本来已经说服齐王归顺汉王刘邦,没想到,韩信还是指挥大军进攻了齐国。齐王十分恼怒,便把郦食其烹杀了。郦食其丧命,使刘邦损失了一个大能人。  相似文献   

10.
用贤求长     
吴志彬 《求贤》2011,(9):53-53
陈平随汉高祖刘邦征讨天下,为刘邦出谋划策,屡立奇功。但是当初很多人对陈平有意见。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哪位将军敢在大战将始的战场公然违抗林彪的战斗命令.而且是接二连三地抗命,恐怕只有一入,那就是钟伟将军。曾在全国各家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亮剑》,其“李云龙”的原型就是钟伟,因为“李云龙”的故事有一半是钟伟将军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喜欢谈论刘邦的文武大臣,尤其是陈平和周勃。陈平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与张良并称为“良平”。他原是项羽的人,后来投奔刘邦,刘邦摒除谗言,对他很信任,陈平也多次为刘邦出好主意。1965年8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听取罗瑞卿总参谋长汇报关于诱敌深入的备战方案时,他非常高兴地说:就是要诱敌深入。毛泽东即兴谈起自己的读史感受:“我最近研究历史,古今中外,凡是诱敌深入的,就把敌人歼灭了;凡是开始打了胜仗,兴高采烈,深入敌境,就打败仗。”又说:“刘邦也是轻敌冒进,被打得大败,差一点被敌人捉住。一次是…  相似文献   

13.
汪金友 《唯实》2011,(7):96-96
谁都知道,萧何是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大功臣。而且多年忠心耿耿,尽心效力。但后来有一天,刘邦却把身为相国的萧何逮捕入狱。原因是萧何写了一个奏折,希望把上林苑中的荒地分给百姓耕种。有一位侍卫探问刘邦:“萧相国犯了什么大罪?”刘邦怒气冲冲地说:“吾闻李斯为秦相时,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为民请吾苑,  相似文献   

14.
杨飞 《党史文苑》2008,(7):31-35
说起抗战时期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地道战,大家都耳熟能详。这种被日军惊呼为“奇幻战争”的游击战术,以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效用,成为我军军史、战史上的光辉典范.也一直为国人津津乐道。然而,作为这种战术的创始人.旷伏兆将军却一直鲜为人知。旷伏兆将军的一生,和神秘的地道战一样.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5.
汉高祖刘邦,生当秦末乱世,以一介布衣提三尺而取天下,开汉家基业四百余年。刘邦的成功,由多种因素所致,他本人卓越的领导才能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刘邦身上具有一个领导者所必需的许多优秀品质,服善之勇和从善之速,便是其中的两种。  相似文献   

16.
笔者曾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外国将军,盛气凌人,他在吃饭时,绝对不允许陪餐的卫兵跟他说话,以免影响他的食欲和情绪。一天中午,将军正在用餐,突然从外面飞来一只毒虫落在他的饭碗里,卫兵大惊,但欲呼又止,不敢说话。将军没发现这只毒虫,便把饭和毒虫一起吞进肚里。片刻之后,虫子的毒性发作,将军的肚子疼痛难忍,呕吐不止.送往医院后被确诊为食物中毒,虽经抢救却不治身亡。  相似文献   

17.
黄梅婴 《学习月刊》2009,(15):53-54
我固执地认为,诗与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人以诗名,这便是通常所说的诗人;一是诗以人名,这就要在诗人前加个头衔.诸如当今时代大量涌现的.“书记诗人”、“市长诗人”、“部长诗人”、“将军诗人”等。张庞是我的老首长。30多年前.我们曾在同一个野战部队做宣传工作。进入21世纪.他被许多人称为将军诗人.我习惯性地认为,他也应该属于后一类。近时,他送来一套五卷本《军事与文学的互访·张庞诗文集》,我置于床头.夜夜静心品读,慢慢地.将军印象淡去了.诗人形象站起来。此时我才醒悟,过去的固执和习惯.至少对于张庞是偏见。不过.有一点我不会改变——诗人终究只能用作品来说话.作品是诗人的立身之本.是诗人的唯一光环。  相似文献   

18.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在板门店正式签署.部队暂驻朝鲜。1955年.我任五十四军政委,军长是欧阳家祥。一天,志愿军政治部电话通知,要我们军被总政评为将军的同志于11月20日赶到沈阳军区参加授衔仪式。消息传来,大家都非常高兴,虽然将军礼服和相应的配套衣服早就提前发到个人手上了,但是在授衔命令没有公布之前,我和欧阳家祥都心照不宣,谁也没有把将军礼服穿过一次。我们稍做准备后,  相似文献   

19.
因为拍摄30集文献电视片《八闽开国将军》,我来到了心仪已久的孟良崮,时间是2011年9月,距离那次战役整整64个年头了。60多年来,人们时刻不忘那场战争,更是念念不忘曾在那里战斗的闽籍将军.  相似文献   

20.
缘何不封李将军李宇涛,彭玉堂《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李广从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征战至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一生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他英勇善战,所到之处“皆以力战为名”,且足智多谋,临危不乱,“居上郡时曾率百骑与匈奴数千骑相遇”,在远离大本营,敌我力量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