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贵州是全世界喀斯特分布最集中的区域,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有黑颈鹤、黑叶猴、黔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珙桐、桫椤等珍稀植物。同时也涌现出许许多多行走在山间的生态守护者,草海护鸟人、梵净山守猴人、麻阳河畔黑叶猴守护者、纳雍深山里的珙桐守护队……一个个生态守护者,默默地为贵州良好的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为,梵净山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珍贵的栖息地,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特有动植物分化发育的重要场所,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在地球上的唯一栖息地,水青冈林在亚洲重要的保护地,理应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新成员。"恭喜中国!"7月2日,波斯湾西岸的巴林王国首都麦纳麦,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主持人敲下法槌,宣布铜  相似文献   

3.
梵净山地处黔东北,系武陵山脉的主峰,最高峰海拔2572米,兼具佛教名山、生态名山特性。加上它特有的地域文化,长期以来“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受外人道”的它,自1998年首届梵净山国际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举办以来,逐渐被世人所认识、所热爱。  相似文献   

4.
在与湘、渝、鄂三省、市交界的黔东北边陲,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这就是梵净山。几百年来,梵净山闻名遐迩,虽然朝代更替,魅力却历久不衰。 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方圆560平方公里,海拔2493米,是武陵山的主峰。其古老的山体经地球  相似文献   

5.
屠琪 《当代贵州》2023,(29):36-37
<正>贵州铜仁东北部,地球同纬度上原始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唯一一颗“绿色明珠”镶嵌于此。她,叫梵净山。贵州铜仁东北部,地球同纬度上原始植被保存最完好的唯一一颗“绿色明珠”镶嵌于此。她,叫梵净山。在世界自然版图中,梵净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中国第四个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在中国生态地图上,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最高峰,是国家级珍宝黔金丝猴的唯一家园。  相似文献   

6.
正江口县地处武陵山腹地,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69.5%,是"天然氧吧"。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的梵净山,乃"天下众名岳之宗"、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又因其拥有黔金丝猴、珙桐等众多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而被称为"自然基因库"。围绕铜仁市打造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发展战略,江口县深入实施"一业带三化,三化促  相似文献   

7.
梵净山     
正位于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的梵净山,既是武陵主峰,又是武陵正源,为"镇黔之宝",有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佛教名山·弥勒道场、中国傩文化发源地、中国十大避暑名山、国家4A级景区六大桂冠,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梵净山已出海14亿年,是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保存着前冰川时期的自然奇迹。最高峰海拔2572米,方圆567平方公里,巍峨磅礴、深邃浩大、云蒸霞蔚、气象万千,那傲  相似文献   

8.
2009.4.23~5.3贵州铜仁梵净山出海14亿年,为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为武陵之巅,面积567平方公里,最高峰2572米,属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山体庞大,垂直海拔较高,从山脚至山顶垂直高差2000米左右,生物呈现5个垂直分布带,有生物2600余种,系地球同纬度上唯一幸存的原始森林,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MAB)保护网成员。梵净山深邃雄奇,主峰入云,云缠雾绕佛光时现。梵净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润,雨  相似文献   

9.
迟德富  严善春 《奋斗》2006,(3):26-27
我省是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高等植物183科,2200多种,其中具有寒地特点的中药材627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在1万种以上。有脊椎野生动物近600种.其中鸟类19目56科380多种,兽类6目19科87种,两栖类11种,爬行类1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东北虎、梅花鹿、貂熊、丹顶鹤、白鹳等;  相似文献   

10.
地处岷山南麓、白龙江中上游的迭部县,是一个深居于原始森林中的生态县。境内青山绵延,河流纵横,林海茫茫,森林覆盖率超过60%,是我省南部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据初步调查,境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140科、481属、1671种;野生动物资源有183种,其中有大熊猫、雪豹等国家1级保护动物10种。  相似文献   

11.
正在大娄山脉东段的绥阳县境内,有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海拔600-1700米,总面积26231公顷。保护区以原生性亮叶水青冈为主体的典型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黑叶猴、红腹锦鸡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珙桐、红豆杉等9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豹、林麝、黑叶猴、白颈长尾雉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等23种。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2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贵州省石阡县佛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位于黔东北石阡县西南部,总面积15200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006年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佛顶山保护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各类植物2392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5种,有已鉴定命名的脊椎动物与昆虫共345科806种(亚种),其中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被誉为植物的王国、动物的乐园。  相似文献   

13.
正一、黔陶乡赵司贡茶的历史文化渊源与转型发展黔陶赵司贡茶历史悠久,享誉省内外,其广泛分布在赵司、马场、骑龙关口、黔陶等村,多在海拔1300—1500米的山坡上。黔陶地区为珠江水系发源地之一,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为茶园生长提供相宜的云雾湿汽。周边环绕数千亩森林,成为茶园的天然防护屏障,保障了生态大环境的良性持续,为名优绿茶的生长创造了条件。黔陶乡茶山富藏硅、煤等矿层,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与湘、渝、鄂三省交界的黔东北边陲,在横亘楚蜀大地、延绵数百公里的武陵山脉,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这就是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梵净山。几百年来,梵净山的名字一直在黔、湘、川、鄂、桂等南国地域久久流  相似文献   

15.
正"我的家乡梵净山,鸟语蝉鸣水潺潺,一山千溪武陵源,群山巍巍雾缠绵……"歌曲《我的家乡梵净山》描绘了梵净山的美景,也写出了铜仁的良好自然生态。铜仁自古便为"黔东门户",享有"黔东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赞誉。位于武陵山腹地,铜仁山川秀丽、资源丰富,生态美一直为大家所公认。然而铜仁过去却很穷,因为交通不便,好山好水无法转变为经济效  相似文献   

16.
松桃苗族自治县是1956年全国首批成立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交界处,素有"黔东北门户"和"一脚踏三省"美称.  相似文献   

17.
唐永明  黄前生 《当代贵州》2009,(7):M0003-M0003
松桃苗族自治县是1956年全国首批成立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梵净山东麓,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交界处,素有“黔东北门户”和“一脚踏三省”美称。人杰地灵,物宝风华。  相似文献   

18.
过梵净山     
刘兆林 《当代贵州》2005,(16):56-57
以前不知道,黔东的铜仁,还有这么美的一片山。从红军长征出发地走下来,一路看过许多山,让我动了情的,却独独是这没听说过的梵净山。我们中国作家采风团,是从赣南的瑞金、于都、兴国、井冈山等地,沿红军长征路来到梵净山的。此山在贵州省北部,靠近黔、川、湘、鄂交接“四角”处的江口县和印江县境内。当年主力红军长征并没翻越此山,只是红二、六方面军会师北上时,在山下路过。而我们的重访长征路,是坐着汽车访的, 一路唯一没坐车翻越的一座山,就是这梵净山。  相似文献   

19.
正铜仁市充分突出梵净山品牌效应和龙头引领,按照"市级抓龙头、区县抓精品、乡镇抓特色"的工作思路,挖掘乡村潜能、盘活乡村资源,让乡村旅游成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春至黔东,梵净山染新绿,锦江河漾碧波。  相似文献   

20.
《党的生活(青海)》2006,(12):F0003-F0003
甘德县地处青海东南部,是果洛藏族自治州所辖六县之一。全县总面积为706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是一个藏民族聚居的纯牧业县,境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早草,大黄,贝分布广,产量高,是甘德县的主要副业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