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从24岁开始就担任平原县腰站镇耿楼村党支部书记,到现在已近30年了。我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经过艰苦创业,使耿楼村由一穷二白一跃成为德州市“百强村”、平原县“小康示范村”,村党支部连续十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我本人也连年被评为“模范共产党员”。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我深刻体会到——  相似文献   

2.
我们小盐场村有809户、3480人,有党员78名。任村党总支书记10年来,我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把小盐场村从问题多、负债多、贫困户多的“三多村”,建设成为大连市先进村、辽宁省文明村,我个人荣获“辽宁省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走进西和村     
金鸿 《支部生活》2010,(3):35-35
有什么样的村干部,就会带出什么样的村风村貌,就会影响着一个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难怪群众形象地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看支部、支部看书记”。在对武定县狮山镇西和村多次调研后,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村级党组织是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的含义,引发了我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更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中央领导提出的“党要管党”、党委书记要成为党建的“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我选择了四个各具特点的村作为长期党建联系点,与镇(办事处)、村两级班子一道,共同探索,做了一些实际工作。一是抓住龙头,帮助建好班子。老百姓口头流行两句话“群众要致富,全靠党支部”,“农民奔小康,支书把家当”。把近年发展快的村和长期无起色的村进行对比,的确是这样。所以,为老百姓选好一个支书,建好一个班子,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龙头。我联系的四个村中,坪乡村班子健全,战斗力强,深得民心。我主要是与他们谈心,要求班子成员不断提高政治…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9,(10):59-59
我是一名农村青年,正在积极靠拢党组织,准备申请入党。村党支部经常找我帮忙,写一些总结材料或工作计划等,因此,我对村支部建设也很关心。我听说村党支部建设要达到“五个好”标准,但对“五个好”的具体内容不清楚,请指教!  相似文献   

6.
《天津支部生活》2013,(5):50-50
我叫韩晓鑫,2011年7月被分配到静海县静海镇六街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转眼间,在“村官”岗位上我已经工作了近两年,六街村已经由陌生的地理名词变成了我最熟悉、离不开的“家”,我也由一名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  相似文献   

7.
宋东文 《当代贵州》2012,(35):59-59
接到驻村通知那天,我卷着铺盖到久仰乡东库村安营扎寨,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驻村生活。当时正值农忙季节,面对着语言不通、人员不熟的陌生环境,我硬是“缠”着村支书当“翻译”、做“导游”,看着哪家忙不过来,就见缝插针、帮上一把,整天与群众忙碌在田间地头。住在东库村,我就是东库村人,村里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这段时间以来,我深深感到,要“接地气”,  相似文献   

8.
我们西岳庄村共有400户人家,1200口人,曾经是远近有名的穷村、乱村,经济基础差,干群矛盾突出,一度是王口镇的“老大难”村。2003年,我被选为村党支部副鹅记、村委会主任,主持支部工作。从上任那天起,我就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既然村民选择了我,我就要勤勤恳恳地为村民干些实事!  相似文献   

9.
“我将行使乡党委赋予我的权利,推荐姚克明、张云良、吕素群、胡玉清作为村支委候选人,请乡党委和联络村全体党员审奄.、推荐理由如下……”这是去年11月19日,彭山县锦江乡联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上发生的一幕。当天,新当选的村支书白中根郑重地向全村党员大会推荐村支委候选人。  相似文献   

10.
我叫张宝权,今年34岁,1995年末我当上了“村官”──前郭县深井子镇十家户村党支部书记。听着这村名就能知道这个村子大不了。十家户村2个屯,200来户人家,700多口人,400多公顷地,是个小而穷的村子。我上任后,带领村支部一班人摸爬滚打,总算熬过来了。去年,十家户村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一举甩掉了压在头上十多年的穷帽子,走上了富裕之路。许多人问我:“宝权,十家户村那地方还能整好,你是咋干的?”我一时还真答不上来,过后想想,确有许多感慨和体会,我这就给大伙儿唠扯唠扯。整好“人马”再做事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  相似文献   

11.
拉岜村地处山区,耕地资源较少,人均不足7分田,而且多数是“望天田”,生产条件极差。“有路不走拉岜山,有女不嫁拉岜汉;一年四季穷到头,炒菜从来不放油;一年四季苦到底,家中没有二两米”是16年前我当选拉岜村党支部书记时,拉岜村的真实写照。为改变村子的落后面貌,我决定因地制宜号召村民种植蜜柚。  相似文献   

12.
有问必答     
我是阳信县水落坡乡吴坊村吴荣华,在去年12月4日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我以全票连选连任村党支部书记,欣慰之余如履薄冰。回顾这些年来的“村官”经历,体会颇深,感言有三。  相似文献   

13.
也予 《党建文汇》2010,(1):25-25
我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近年来,我发现基层党组织中仍然存在一些“三不”党员,即不愿参加组织活动的“边缘化”党员、不愿得罪人的“老好人”党员、不坚持党性原则的“小团体”党员,对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党群关系和党组织的形象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亟须关注。  相似文献   

14.
我是朝阳区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支芬,今天来参加《北京支部生活》创刊50周年座谈会,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终于有机会代表全村父老乡亲和279名党员,当面表达对《北京支部生活》的感情。这些年来,《北京支部生活》对高碑店村的党建工作、经济发展、和谐建设等方面的关心、帮助和服务,如果用“良师益友”来形容,我感觉还有点远,在我心目中,《北京支部生活》就是我们基层党员的“娘家人”。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1月,在村“两委”换届时,我再次以高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这是我连续第七次当选村支部书记、第三次当选村主任。很多人问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如何才能当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作为一名老村官,我的感悟有三点。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我通过贵州省“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宫”考试,成为新寨村党支部副书记。  相似文献   

17.
宝坻区口东镇有两个李各庄村,一个是西李各庄,一个是东李各庄,两村仅一路相隔,村民相互熟悉,算是兄弟村。但两村的人也有些不同,若是在三年前有人问:“你是哪村的?”东李各庄的人会自豪地说:“我是东李的。”而西李各庄村民的回答则往往比较含糊:“我是李各庄的。”而不具体说是东李各庄还是西李各庄。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下观村第一党员科技致富责任区的负责人。“过好日子,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富起来”是每一个革命先烈为之献身的追求目标。我的理想就是要把我们村变成“亿元村”、“十亿元村”,有自己的农业,自己的工业,家家都住上小洋楼,家家不仅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要出门有汽车,种地机械化,那才是走上了共同富  相似文献   

19.
2000年,我受组织安排,到祝沟镇路上村驻村。该村是平度市有名的“难办”村、“乱窝子”村、“上访”村。自1996年起,先后驻过5个工作队。我刚入村时,走门串户,村民不让进门;谈话,村民不理。面对这种局面,我也发过愁,但人嘛,总要有点精神,有点志气,有点作为。我从抓稳定民心入手。路上村不稳定,主要是多年的上访问题。我觉得,上访户也是我们的群众,之所以上访,  相似文献   

20.
“要不是小张鼓励我、支持我,帮我联系销路,去年我也不可能净赚4万元钱!”大竹县牌坊乡石马村养兔大户陈旭对村主任助理张红宇满是感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