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炜 《先锋队》2011,(12):46-47
案例简介: 方某是某银行行长,党员,2005年!月,某公司(私企)经理刘某想从银行贷款,找到方某帮忙,后在方某的“帮助”下,该银行审贷委员会批准了刘某所在公司300万元的贷款申请。事后,刘某为表示感谢,于某日晚携带2万元人民币送到方某家中,因方某不在,刘某便将此款交给了方某的妻子王某。  相似文献   

2.
赵炜 《正气》2001,(11)
案例简介:某市分管煤炭工作的副市长刘某,在下属焦化公司经理薛某的鼓动下,多次与薛某到澳门某赌场进行赌博,赌资由该公司全部承付,往返飞机、列车软卧票及食宿费按出公差在本单位报销。经查,刘某使用赌资30万元,按出公差领取报销的车费、食宿费及补贴共8万元。对刘某应如何定性处理,有三种不同意见。分歧意见:第一种认为,刘某的行为是明显的参与赌博行为,应以赌博定性从重处分;第二种认为,刘某的行为已构成赌博和贪污两项错误,应合并处理;第三种则认为,刘某的行为不是一般的赌博行为,应以参加赌博、赌资数额较大错误定…  相似文献   

3.
王女士和刘某结婚9年,并生有一女孩。王女士是一家工厂的工人,刘某下岗后自谋职业做生意。婚后,刘某分得一套住房,房改后又购买了产权。自从刘某下岗做生意后,夫妻两人在生活中时常发生矛盾,感情也渐渐疏远,不久就两地分居。在这期间,刘某做生意赚得一大笔钱,没征求妻子意见就购买了一辆大解放车,做起运输生意。王女士的父母看到女儿的生活越来越清贫,就拿出一万元钱为女儿购买了冰箱等生活用品。夫妻分居一年后,刘某向王女士提出离婚,经法院调解不成,刘某和王女士解除了婚姻关系。刘某与王女士在家庭财产分配问题上产生争议…  相似文献   

4.
基本案情 2003年3月,某建筑工程公司(私营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王某,以自己的公司要承揽一个大的项目,但缺少资金为由,找到某民航公司下属航空科技公司总经理刘某(党员),希望刘的公司能够暂借其一部分资金,并表示给予航空公司优惠利息。刘表示需要公司研究后再定。  相似文献   

5.
张月在单位聚餐后絮叨生活无望,公司经理宋海劝解多次无效,一气之下对他说:“那你就去死吧!”没想到张月真的跳河身亡。事后,张月的父母将其单位的投资人和宋海告上了法庭,索赔10万元。  相似文献   

6.
刘某是某保险公司业务员。2009年2月的一天,刘某在为公司散发保险宣传单时,与另一保险公司业务员李某相遇。刚开始,两人各发各的宣传单,彼此相安无事,甚至之后因为经济碰头,双方还会点头打个招呼,  相似文献   

7.
江舟 《党建文汇》2009,(2):35-35
张某系某粮油公司的经理,因公司做生意急需资金,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某典当公司经理刘某。2003年4月25日,两公司签订当金400万元、典当期限6个月、利息30万元的典当合同,并约定无论粮油公司是否使用全部当金,都应支付利息30万元。合同签订后,典当公司向粮油公司支付当金40万元。后双方发生争议,粮油公司起诉典当公司,要求确认典当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8.
雷瑞甫  江洪 《廉政瞭望》2011,(24):67-67
基本案情 徐某担任某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分管人事、土地利用和土地交易。2004年5月,某公司负责人刘某欲购买该县农机公司的土地搞房地产开发,刘某向徐某询问土地出让有关政策及农机公司土地的价值情况,徐某作了详细答复。2004年8月,土地评估之后,刘某再次找到徐某,徐某提供了土地分类、用地性质及基准价格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9.
2008年4月份,银行业务员小李在办理一笔个人结算帐户转款业务时,因粗心大意将应该转入储户张某账户的3万元款项错转入储户刘某的帐户。发现操作失误后,银行主管部门和业务员小李多次与储户刘某联系,希望刘某能配合解决此事,但刘某却一再拖延、推逶,前不久通过自动柜员机刘某提取了帐户上的全部款额。鉴于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10.
魏敬乾 《实践》2013,(10):36-36
2012年6月,刘某与银行签订《个人最高额综合授信合同》、《个人额度借款合同》。同时,吴某与银行签订《个人最高额抵押合同》,合同约定吴某将其享有所有权的房屋抵押给银行,作为刘某借款的担保,且刘某、吴某和银行三方办理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之后,刘某从银行贷款181万元,贷款到期后刘某未按合同约定还款。为此,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对吴某提供的抵押物进行评估、拍卖以维护其合法权益。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依法向被执行人刘某、吴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告知未在法院指定期限履行还款义务,法院将对抵押财产进行评估、拍卖。这时抵押人吴某才着急,赶紧催促贷款人刘某还款,可刘某因没钱而无法还款。由于刘某、吴某未按执行通知书履行义务,法院依法查封了吴某的抵押房产。同时,法院再次告知被执行人刘某、吴某,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0月,叶亮邀请张华与何磊一起聚餐。聚餐结束后,张华因为饮酒过量,夜里被送入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张华父母遂将叶亮、何磊以及餐厅老板告上了法院,要求他们对张华死亡承担60%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案例 刘某有一小块耕地在同村王某的房屋边上。王某为了重建房屋堆放建材和开挖废土方便,提出将自家的一块土地与刘某互换。刘某听后表示同意。之后,双方签署了互换协议,但是未到相关部门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05,(7):46-47
问:我的一个邻居宋某未经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就擅自动工建盖房屋。另一邻居刘某见状,即邀约他人将已建部分拆除。按说,刘某是为维护法律将其拆除的,并无不妥之处。可宋某告到法院后,法院却判决刘某赔偿损失。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案例 某村村民张某,2000年经人介绍认识了隔壁村的女孩刘某。两人交往一段时间之后结了婚。婚后,刘某将户口迁入张某所在的村。随后,该村分给了刘某部分承包地用于生产,双方签订了承包合同1.婚后不久,刘某生下了一个女孩,为此,重男轻女的张某一直颇有意见,经常打骂刘某。碍于女儿太小无人照顾,刘某一直隐忍着,没有提出离婚。  相似文献   

15.
某酒店聘请某施工公司重新涂刷外墙,施工公司队员刘某在施工中不慎从高处跌落,右手被地上的碎玻璃扎伤,经两次手术缝合后,五指仍不能伸屈自如,要求某酒店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等损失2千余元。对此案的处理,产生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刘某的损失是为某酒店的利益进行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06,(6):68-70
2003年5月,婚后不久的张某发现自己怀孕了。考虑到自己还年轻,应该先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张某便和丈夫刘某商量堕胎。求子心切的刘某坚决不同意,但张某也执意不要这个孩子。刘某见妻子如此执拗,被迫让步。但他要求妻子保证以后必须为他生个孩子。不久,张某自愿草拟了一份保证生育协议书给刘某:“我同意在堕胎后两年内怀孕生子,如有违反,愿意赔偿侵害男方生育权安慰金10万元。”保证协议书经由刘某认可同意后,双方都在上面签字并按了手印。然而,此后两年里,张某一直偷偷吃药,没有怀孕,还多次以夫妻感情不和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2006年3月10日,刘某认为妻子构成对自己的违约,遂一纸诉状将张某告上了法庭,要求妻子必须履行生育协议为他生子,否则就应该支付侵害生育权赔偿金10万元。  相似文献   

17.
一、主要案情1996年6月,某市运输公司出纳刘某向本公司经理孔某介绍了市保险公司联系有关参加人寿保险的情况,即个人一次投保,终生受益,到期还本付息归本人。孔某觉得不错,便决定用公司的工程款7万元为4个人办理人寿保险,其中孔某本人4万,出纳刘某、会计李某和技术员董某每人各1万元。这样刘某与李某便按孔某的安排用7万元公款办理了4个人的“个人入保20年还本付息”手续,并将保险公司出据的收据在本公司财务上以“管理费”作了平帐处理。1998年12月,当查案组进驻之前,孔某急忙让财务人员从市保险公司退回了单…  相似文献   

18.
沈阳市某商贸公司问:我公司是一国有商贸公司,于1995年改组为有限公司,同时设立5个分公司,在我公司章程中规定,下属分公司经理的委任,须经董事会决定,董事长签字。1995年6月,我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某未经董事会决定,擅自委任其亲戚杨某为营口分公司经理,同年7月,杨某持分公司营业执照和合同文本与南京某厂签订购买空调合同。1996年4月,刘某因经济问题被撤去董事长职务,杨某的问题也被发现,现营口分公司被注销,南京厂要求我公司代为偿还,我公司认为:杨某并非公司职员,其任职是刘某一人所为,没有经过董  相似文献   

19.
肖某是某贸易公司业务部经理。一日,贸易公司经理派他去北京为公司购买5台电脑,并明确告之要买原装机,质量一定要好。到了北京后,肖某找到他表弟杜某,请他代为购买,并把其公司经理的话说了一遍。杜某见有利可图,便满口答应了。杜某找到他开电脑公司的朋友刘某,说要帮他表哥买5台电脑,刘某就给杜某找了5台自己组装的电脑,高价卖给了杜某,并给杜某5000元好处费。肖某在没有验货的情况下,就把电脑发回公司  相似文献   

20.
颜梅生 《党课》2014,(13):94-95
法律求助: 两个月前,我在下夜班回家途中被刘某驾驶的小车撞成重伤,至今不仅花去11万余元医疗费用,还落下六级伤残。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某系醉酒驾车且超速、闯红灯,应负事故的全部责任,我则无需担责。由于刘某已被法院判处刑罚,一时难以对我作出赔偿,我曾要求刘某的妻子以夫妻共同财产偿付,但却遭到拒绝,理由是该损失系刘某的个人行为所造成,并非夫妻共同债务,故与其无关,只能由刘某以其个人财产偿付。而我坚持认为损害发生在他们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刘某妻子难辞其咎,对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