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儿子在7岁时戴着一枚戒指回家,他妈妈笑他了不起,戴上金戒指了。他不好意思地说,是假的,是零食袋里夹带的。妈妈说.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呢?他说.你戴假的别人也认为是真的,我戴真的别人也认为是假的。他说得我们都笑了起来,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有潜台词,小孩不具备而妈妈具备购买金戒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传承     
许爱馨 《求贤》2009,(10):16-16
打我记事起,常听爷爷说:“富不过五代.穷不过三代”.后来我才逐渐闹明白,他是在教育晚辈节俭励志.说的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据说,爷爷管教八个孩子个个成器,却从没伸手打过一个,达到了“无为而治”的境界。据说,这还和一个关于警察的故事有关。今年是共和国60华诞.我总想收集点与共和国发展有关的记忆,自然就想到了爷爷。可他说.他记忆最深的就是一个警察。  相似文献   

3.
李君刚 《奋斗》2009,(7):60-60
读报.一则报道让人感动:一离休干部在生命垂危之时,深知病入膏肓,便再三谢绝组织上安排的抢救措施。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既然病危无救.就不必再浪费宝贵的药物和国家赘财了。”当组织上出钱组织抢救之后,他要爱人从家里拿出5000元存款支付医药费。他说:“国家正在搞建设,有很多困难,我是个共产党员,应该为国家分忧。”他临终前,告诉亲属和组织,在他死后不要开追悼会,丧事一切从俭。有人说:“你怎么跟别人不一样呢?”他说:“我特殊,我是个共产党员,我应该这样做。”  相似文献   

4.
押沙龙 《廉政瞭望》2011,(10):61-61
我有时候走在北京街头,忍不住遐想:最好忽然有个加长劳斯莱斯在我身边停下。只见一个富豪从车上跳下来,拦住我,说我是他失散多年的千爹。随后他用劳斯菜斯拉着我.从海淀一路开往夏威夷.在那里购置一套连洗手间带车库其3000多间的豪宅供我居住,然后每年给我20亿零花钱。我说太多了,他说为了千爹花再多都是值的。  相似文献   

5.
本能与本事     
庄雅婷 《求贤》2011,(12):28-28
近日,在书上读到一句颇有哲理的语句:把脾气拿出来。那叫本能;把脾气压回去.才叫本事。 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把本能当做了本事:我的一位朋友.是一单位的头,他的下属都说他做事霸道.十分专横。一次,我把这个信息反馈给他,他却笑着说:你不懂,这不叫专横,是工作有魄力!  相似文献   

6.
王文华。台湾著名作家.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他在很多领域都有建树。问及他为何在不同领域都能取得成功.他说.我做的事,没一件是有把握的……他自述道:  相似文献   

7.
学界泰斗季羡林去世后.杂文家邵燕祥在一篇追忆文章中说:“晚年他参与了很多社会活动,一些人对他有微辞。我觉得.这说明他有时对于一些要求不善于说‘不’”。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的一天.大雪纷飞.寒气袭人。早上5点多.他跟往常一样,准备动身去距县城30公里的一个村庄动员女童上学。妻子心疼地劝他:“等天亮再去吧。”他说:“身为教育局局长,工作不能落在其他干部的后面.我要给大家带好头。”说罢.便推上自行车,消失在风雪之中。他就是化隆县教育局局长冶青祥。  相似文献   

9.
孩子上高中后.因为学习负担很重.我便放松了对他课余上网时间的管理。平时上网.我都让他在我办公室的电脑上查资料。直到某天周末孩子带着一身烟味回家.我就知道他肯定是进网吧了。责问中,我的推测得到了证实。我说:“网吧不是实行实名制上网吗?没有身份证,你如何能上网呢?”孩子说:“老妈.你真是个老土。如今的网吧老板准备了很多身份证.学生进网吧.可以用网吧老板准备的身份证代替。”听了孩子的话.我利用双休日半信半疑地走访调查了武汉近30家网吧.发现30个网吧中有26个存在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仅姚家岭的一家网吧就有15个未成年人上网。  相似文献   

10.
陈常青 《求贤》2011,(11):29-29
春秋时期的齐国.一日早晨天很冷.景公感到身上凉飕飕的。他叫晏子说:“请给我端点热食来!”可是,晏子婉拒道:“我不是给您端茶送饭的人.不敢从命。”景公只得又说:“请进服裘!”然而.晏子再次拒绝说:“我不是侍奉您穿衣的人.不敢从命.”  相似文献   

11.
一个周末的晚上.读高中的儿子回家.与我坐在一起吃板。儿子对我说:“我再也不会向物理老师问问题了。”我诧异地问:“为什么”他满腹委屈地告诉我:“我向物理老师问一道题.你瞧他怎么回答,他不屑一顾地数落我‘这也不会’,说完扭头就走出教室。”我再三为老师辩解:“可能老师还有别的事,或者上课他讲了你没有听。”  相似文献   

12.
30·与敌人周旋一天早晨,敌人从后面追上来,敌我双方打起来,枪声响成一片.我们边打边撤。这时,高队长对我说:“老王,我留下来掩护.你先走吧.”我想,高队长在青江岗公路负伤,现在还未好利索,不能叫他在后面,我应该留下来在后面掩护大队撤走。这本来是我一片好意,高队长很不高兴地走了。晚上,韩参谋找我说,高队长对我有意见,说我不相信他,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我。C里委屈:我本是出于对队长的照顾和关心,不但不领情,还有意见‘这是何苦呢!不管怎么样,慢慢地解释好了.但我自己应该注意处理同技干部之间的关系。这时…  相似文献   

13.
农民学者     
在溆浦县城,我第一次见到舒作标。当他拎着个很大的公文包向这边张望时,我就开始怀疑他的双重身份。说他是个农民吧,他身体单薄,还戴副厚厚的眼镜.能挑着担子在阡陌间行走?他的神态,左看右看也不像个学者。  相似文献   

14.
佟雅斐 《奋斗》2007,(1):64-64
那是上个世纪末,一个朋友带我去见另一个朋友.我们在哈尔滨道外区一片细如羊肠迷宫般的小巷里穿来穿去,最后来到一个陈旧不堪的老屋,老屋里住着好几户人家,其中一家就是我们要找的朋友。我对这位朋友住在这种棚户区略表惊诧。他看出我的惊诧,为了给自己解嘲,他说,你们别小看我.我住的这个房子爷爷说它叫道台府,道台府可是哈尔滨最高行政机关,你们随便嘲笑本官,该当何罪?  相似文献   

15.
恩怨一笑     
《廉政瞭望》2013,(10):69-69
1934年3月16日.季羡林日记:“晚上同(李)长之访叶公超.谈了半天。他说我送给他的那篇东西他一个字也没看,这使我很难过。”第二天的日记写道:“心里老想着昨天晚上叶公超对我的态度——妈的,只要老子写出好文章来,怕什么鸟?……我已经决定:叶某真太不通,我以后不理他的了,真真岂有此理。简直出人意料之外。”又记:“晚上同长之访老叶,(他)明明在家里.却说出去了.不知什么原因。真真岂有此理。”  相似文献   

16.
在《射雕英雄传》的前几回,通过郭啸天、杨铁心等人之口.断断续续地提到南宋宰相韩惋胄。不但郭啸天等人斥责韩倔胄为“贼宰相”、“大大的奸臣”,“说到祸国殃民的本事,跟秦桧是拜把子的兄弟”,就连完颜洪烈也颇为看他不起,“这次我对韩佗胄全不客气,跟他说,如不在一个月之内缴足(岁币).我亲自领兵来取,不必再费他心了……我人未离临安府.银子绢匹早已送过江去啦.哈哈!”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与单位签订的合同期满了,单位准备与我续签劳动合同,我想签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单位领导对我说,签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得是特殊岗位.例如保密性比较强的等等。请问,他说的对吗?  相似文献   

18.
袁浩 《奋斗》2009,(8):60-60
近读一篇报道,发人深省。说的是在一次大会上.一位县委副书记含着眼泪说.端午节他回家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令他非常吃惊的话:“儿啊,妈不盼别的.只盼你能平平安安地退休。”这位县委副书记不禁问道:“妈,我才30多岁,怎么就说退休呢?”母亲沉默了一会儿说:“你看电视上.有多少当官的都出事了,我是怕你把握不住呀。如果你贪污受贿,当了贪官,那可给全家人都带来灾了!”母亲的话,深深地震撼了这位县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19.
1982年,我从厦门调到省里工作。第一次和项南见面,是他找张克辉和我一起到办公室谈话。他听完了汇报.随即打电话征求国务院侨办领导的意见,对我们的建议表示赞同,并当场作出决定说:“就这么办。”这次谈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一位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善于听取意见.办事十分果断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20.
洪组 《求贤》2006,(2):30-31
马嘉庆是虹桥区信访办公宣主任.是一位有着29年党龄的老党员。2000年初,当组织决定将在街道办事处工作的他调到区信访办任主任时,一些好心人劝他说:“信访工作一没钱、二没权.却是天天有麻烦,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地方,你可要三思而后行”。他却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他毅然决然地上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