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著名学者奥尔曼论马克思的辩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刊《科学与社会》2003年第67卷第1号刊登了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贝特尔·奥尔曼(Bertell Ollman)的文章《马克思主义的双城记》,摘自奥尔曼的新著《辩证法之舞:马克思的方法的步伐》(2003年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文章借用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双城记》之名,认为马克思主义向人们讲述了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双城记:一座城宣称拥有自由,实际上没有;另一座城是关于真正的自由的,但在地图上找不到。作者认为马克思的思想实际上是科学、批判、幻想和革命战略的综合体;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在于马克思的辩证法,如果不把握辩证法,就既理解不了资本主义,也理解不了马克思;而要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方法,就必须把握好“内在关系”和“抽象”。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2002年第14卷第3号刊登了美国新不伦瑞克大学副教授理卡多·达彻斯尼(Ricardo Duchesne)评论艾伦·迈克森·伍德的著作《资本主义的起源》(1999年每月评论出版社)的文章。伍德的著作不同意西方学术界广为流传的认为资本主义必然产生的观点,她认为资本主义是在英格兰突然出现的,其原因是英格兰的领主将经济契约强行加诸租地农。达彻斯尼引证最近几十年来的历史研究反驳了伍德的观点,认为自由农自身在圈地运动、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兴起方面起了关键的作用,罗伯特·布伦纳和艾伦·伍德等人的欧洲中心论、一国产生资本主义论是站不住脚的。文章提供了丰富的相关信息。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与"民主社会主义救国论"商榷的系列文章中的第二篇。关于"《资本论》第三卷推翻第一卷"的说法,是一种找不到文本依据的杜撰。它既忘记了第三卷中论述"自我扬弃"的篇章是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前就写成了的史实,也曲解了第三卷中关于资本主义"自我扬弃"的论述。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都是既讲"自我扬弃"又讲"炸毁"和"剥夺"的,这二者的彼此一致,正是马克思学说的基本常识。今天应该从马恩的理论中吸取有益的方法论,走出他们的局限,重新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性,而不能曲解他们的思想,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强加给他们。  相似文献   

4.
美刊《每月评论》 2 0 0 3年 12月号发表了迈克尔·耶茨题为《工人阶级能改变这个世界吗 ?》的文章 ,分析了当前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工人运动消极不振的基本原因 ,并指出工人阶级仍然是能够改变甚至推翻资本主义的运动的领导阶级。文章主要内容如下。形形色色的激进派都认为必须以一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取代资本主义。马克思认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这一新社会的主要动力是资本主义自身产生的工资劳动者阶级 (即雇佣劳动者阶级 )。然而当前激进派普遍认为工人阶级承担不了马克思为其设定的这个任务 ,因为工人阶级尽管有足够的时间却没有完成这个…  相似文献   

5.
本文发表于英刊《心智:新系列》(Mind,New Series)1983年1月号(总第92卷第367期)。G.A.柯亨(G.A.Cohen),一位在政治哲学、伦理学和马克思哲学等领域都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哲学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立者和代表人物,原英国牛津大学万灵学院社会和政治理论教授,主要著作有《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历史、劳工和自由》等。他在这篇书评中认同了伍德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但并不认可伍德所论称的马克思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论断,他对辩证法的拒斥反映了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6.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经典名言,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描述中,它至少有三种意义: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国家的暴力、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权的革命暴力、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革命暴力。这句名言在传播过程中,因不同作者的问题意识和历史背景不同,对其含义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在引用和评述这句名言时应予以辨析。  相似文献   

7.
弗朗索瓦.韦尔热(Fran oise Verg埁s)在英刊《激进哲学》2004年第126期上发表书评,介绍三好将夫(Masao Miyoshi)等人编著的《地域研究:区域研究之后》①一书,认为学术研究与政治之间的紧密关系不仅存在于过去的区域研究之中,也存在于今天的各种新兴的理论研究中,并对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和身份政治提出了批评,认为它们忽视了资本主义在构建主体性、文化、社会和政治中的核心作用。文章主要内容如下。本书是“亚太地区:文化、政治和社会”系列丛书中的一卷。实际上这套丛书的编辑——周蕾、哈鲁图尼亚(H.D.Harootunian)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发表于美刊《哲学杂志》1983年第7期(总第80卷)。艾伦·布坎南(Allen E.Buchanan),现为美国杜克大学特聘哲学教授,著有《人权、合法性与暴力的使用》(2009)、《正义、合法性与自决--国际法的道德基础》(2003)、《伦理学、效率与市场》(1985)、《马克思与正义--对自由主义的激进批判》(1982)等深具影响的学术著作,是一位在政治哲学、伦理学、国际法、市场理论和马克思哲学等领域都富有建树的哲学家。他在这篇书评中继续阐述了他在《马克思与正义》一书中所阐释的思想,透过这篇书评,我们能够看到布坎南对伍德在捍卫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阐释马克思对法权概念的批判以及阐释马克思的辩证法方面的赞赏,但布坎南又不满意于伍德  相似文献   

9.
美刊《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2003年夏季号发表了米歇尔·皮瑞曼的题为《知识产权与商品形态:对剩余价值转化的新思考》的文章,认为知识产权是一种新的商品形态,它是马克思没有详细论述的剩余价值的特殊的新的转化形式。当今社会中知识作用的加大反映了社会一般劳动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资本主义越来越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对知识产权的过分保护成为资本主义扩大商品化、抵制利润率下降从而保护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办法。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法刊《当代马克思》2007年第42期刊登了法国著名左翼学者热拉尔.杜梅尼尔(Grard Dumnil)题为《雇佣劳动者告别两极化形式》的文章,对法国学者让.洛伊坎(Jean Lojkine)题为《告别中间阶级》一书中关于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当代  相似文献   

11.
目前, 日本国内许多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提出了种种见解。日本共产党主办的杂志《经济》在2004年第11期刊载了日本福祉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左翼学者大木一训题为《如何评价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的文章, 作者在文中归纳出这一方面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作出了评述。该文主要内容如下。一、“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论有人认为, 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处于资本主义初期, 属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说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其依据是: 1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并不是通过导入市场经济来实行“休克疗法”, 而是以承认、培育私有经济为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命题及不同解读 马克思在不同文本中都提到:资本主义以后的未来社会要“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个命题在《资本论》中阐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论述得最为详细.马克思写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  相似文献   

13.
资本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对资本主义基本概念的梳理则是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第一步。“资本主义”一词在相关学科中使用率相当高,但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什么人最早使用了这一概念,马克思是否使用过这一概念,如此等等,学术界至今未能就这些问题达成共识。一、讨论的缘起1993年《读书》杂志第2期发表了傅铿介绍黄仁宇新著《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的文章《超越道德批判》,其中引用了法国年鉴派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对“资本主义”一词的考证。文中谈到,“资本主义”一词出现甚晚。直至185 0年左右,才有人使用了多少…  相似文献   

14.
美刊《反思马克思主义》(Rethinking Marxism)2012年第2期(第24卷)刊登了一组名为"资本主义的大众心理学"的专题文章。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道德哲学家菲利普·科泽尔(Philip Kozel)在题为《心灵转型与激进主体性的出现——资本主义的大众心理学导论》的导读文章中介绍了艾伦·韦纳曼(Alan Weinerman)、  相似文献   

15.
新自由主义的性质和前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2006年第2期出版了关于新自由主义的专刊,它的首篇文章是《什么是新自由主义?》,它就新自由主义的性质,新自由主义同全球化、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关系,新自由主义秩序的特点和矛盾,是否存在超越新自由主义的可能性等问题与萨米尔·阿明、乔万尼·阿瑞吉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电子期刊《边界》(Borderlands)第4卷第2期(2005年)发表了奥古斯都.伊鲁密纳蒂的文章,介绍最近用意大利文出版的阿尔都塞晚期著作的情况,文章认为,阿尔都塞晚期关于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的著作把他思想中最具创新性的元素推到了顶峰。文章主要内容如下。阿尔都塞在七八十  相似文献   

17.
第五届国际马克思大会明年将在巴黎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国际马克思大会筹委会发布公告,宣布第五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将于2007年10月3—6日在巴黎召开。大会的议题是:替代全球主义(altermondialisme)、反资本主义(anticapitalisme)与世界政治选择(cosmopolitiquealternative)。公告指出,“世界进入第三个千年以来,资本主义变本加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与资本主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篇访谈文章最早发表在网站http:aurora.icaap.org的2004年8月在线“采访著名思想家和作家”的栏目中,后该文被稍作修改后正式发表在2004年11月的《每月评论》(MonthlyReview)上。采访人丹尼斯·瑟龙是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师、该校“新自由主义的全球主义及其挑战者”研究项目的研究人员;被采访人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则是美国俄勒冈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著有《马克思的生态学》、《脆弱的星球》和《生态学与资本主义的对立》等著作,被誉为当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论点摘编     
当前阶段的世界劳资冲突梅格纳德·德赛(MegnadDesai)在《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再兴和国家社会主义的灭亡》(Marx sRevenge:theResurgenceofCapitalismandthe DeathofStatistSocialism)一书中认为,资本主义的高利润率可带来高投资率和高就业率,因此高利润率对劳资双方都有利,这使劳资利益可以协调,从而根本上颠覆了马克思所认为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资根本冲突的中心观点。德赛在宣称资本主义再兴时,他没有好好考察这一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平均利润率一直没有从低水平中恢复过来。即使同意20世纪70年代的低利润率…  相似文献   

20.
帝国与大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米尔.阿明在美刊《每月评论》第57卷第6期(2005年11月)发表文章,对哈特和内格里在《帝国》(2000)和《大众》(2004)两书以及其他一系列文章中阐述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他们关于当前的全球资本主义政治已经发展成为“帝国”形式,反抗这种统治形式的文化为“大众”的政治文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