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是人类谋求生存的基本方式,科学而理性的就业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生态位原理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通过调整生态位宽度,不断拓展就业途径;适度的生态位重叠,可兼顾生存与发展的双重需要;科学认知生态空间,来避免就业中的生态位错位;在生存能力的不断调试和强化中,适应社会岗位需要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企业生态位原理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生态学中的生态位原理研究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企业生态位 ,推导出了企业生态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等的数学模型 ,阐述企业竞争策略的生态学基础 ,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对策和新思路 ,旨在实现企业之间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3.
基层就业既有利于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又可以助力乡村振兴,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但在实际过程中仍存在着政府相关政策执行不强、高校教育体系不完善、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念存在偏差等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在增强政府相关政策执行力、高校完善相关教育体系、大学生自身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基层就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为基层就业提供理论价值和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4.
郑华萍  郭鹏 《前沿》2009,(5):126-129
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和社会职业双向选择的过程中进行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准则。在新形势下坚持以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为指导,就是要在实践地把握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所呈现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明确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的具体内容,并以其建构“主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努力追求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以积极的态度正确认识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秦 《求索》2013,(10):107-109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综合评价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长远性的一个有效方法,而以生态可持续观与生态伦理观为出发点的生态经济可持续设计,在为区域提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法的同时,也为该区域的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本文针对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以传统经济学的有关知识为支撑。结合生态经济可持续观及生态伦理观的相关观点,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运用生态经济规划、生态经济管理及可持续设计均衡考虑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和谐互补的相关方式,对我国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积极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郑怡文  白云晖 《前沿》2013,(16):165-166
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与人类持续增长的网络社交需求,是推动网络社交方式不断丰富和社交工具不断更新的动力和基础。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工具,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交往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微信无处不在,上班路上、等车途中、临睡之前等,随时可以看到人们拿着手机在玩微信。本文结合生态学与传播学的知识,从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态位等几个角度,分析微信的生存状态和成长过程,探索微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温文妮 《前沿》2013,(7):182-185
以人与自然辨证关系为研究主题,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在处理人与自然相关关系过程中的自在依赖性与自为创造性的现实考量,并全面阐述生态恶化的道德根源等核心蕴涵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无疑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思想内核显然与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理论契合"并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指导,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生态困境"提供理论支撑、内外环境优化的创新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民生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终的落脚点,生态建设与民生改善可以而且应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共生模式。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民生为着力点,以民生为本,生态与民生不可分割。以丽水和滕头村生态民生实践为典型案例,旨在从理论上加以深入分析,揭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基本发展方向,并对生态民生建设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9.
陈丽影  易石宏 《求索》2007,(11):111-113
从“双重嵌入”理论视角看,加强高校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大学生们积累就业资本,而且要求他们学会创业,通过创业教育实现就业资本积累。通过对不同阶段大学生就业数据资料比较分析和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就业制度的转型、就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大学生创业所形成的能力对就业选择的作用在不断加大,大学生创业的过程实质上是就业资本的积累过程。大学生创业与就业问题同时需要政府、社会与高校协同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张澜 《人民论坛》2012,(36):174-175
科学理性的职业选择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保证。霍兰德的职业人格类型理论为大学生提供了准确地自我分析与职业定位的方法、为就业指导者有效地进行职业指导提供了理论内涵和实践工具。其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对于指导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段磊 《人民论坛》2014,(6):155-157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尤其是工科女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成为就业困难群体。文章通过分析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成因,从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心理教育、人文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促进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美学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清 《思想战线》2003,29(2):54-57
生态美学的研究不仅要为美学视野中的生态环境创造必要的理论准备,而且还要直接为生态建设提供指导。生态美学可以为生态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可以为人类利用自然提供合理的尺度,可以促进生态文明活动的开展,可以指导人们摆正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建设审美化的先决条件是把握生态美的基本特征,生态美具有偏重形式美、呈现多样性等特征。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真、善、美兼顾。生态建设要以真为基础,遵循生态规律;要以善为灵魂,力求美善合一;要以美为主旨,追求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3.
杨小军  周晓敏 《求索》2007,(3):136-137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绿色政治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社会思潮,是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扩张主义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挑战的理论回应。其理论核心生态发展观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目标,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生态重建模式。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生态文明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并从素质、意识、知识、技能、教学体系、实践、网络、校园文化、机制和管理等十个方面明确提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现当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中颇具影响力的思想,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策略论,科学技术作用论和市场、政府与公众协作论等基本内容。生态现代化理论为实现我国西部地区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西部现代化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还应包括生态环境的优化和保护,降低生态环境脆弱性。当前,要实现西部地区现代化,首先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脆弱性对现代化进程的瓶颈制约和影响,在发展策略上一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意识;二要大力发展生态科技,保护生态环境;三要完善制度设计,建立生态利益补偿机制;四要促进多元化主体的参与,实现政府、市场和公众在生态现代化进程中的协作。  相似文献   

16.
曹斌 《前沿》2014,(7):166-169
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生态文明”,在大学生中开展基于生态文明理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的精神要求,也是新形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要求。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等问题,从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出发,提出了生态文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依据生态文明创新性地提出了自然观、生命观、发展观、民族观、宗教观和祖国观的“六观”教育,分析了民族院校开展“六观”教育的特殊优势。基于生态文明视阈下“六观”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补充和完善,民族院校为这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坚实的研究平台和丰富的人才资源。本文希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提高民族院校该项工作的实效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代生态批评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晓明 《思想战线》2005,31(4):90-96
美国当代生态批评首次在文学研究领域内引入生态视角,将生态思考融入文学研究的理论探索与批评实践,在跨学科的生态与文学视野中重新思考人类的自然观,积极构建蕴含生态智慧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推动关注生态和谐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以提升人类的生态责任意识为己任,形成了以生态整体观为核心的思想内涵。同时,美国生态批评作为新兴的文学批评流派,其理论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有些理论尝试还有待于改进,需要在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形成符合时代精神与生态文明前景的生态批评思想。  相似文献   

18.
企业生态位优化是企业生态位内外环境的有机整合,需要贴近实际、综合考虑内外环境因素、有效协调各层面关系,具有推进发展型、风险化解型、关系协调型、结构整合型和功能提升型等基本模式,需要从优化过程、优化内容、优化机制和优化主体四个层面构建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9.
胡永 《前沿》2013,(17):149-151
培养“理性生态人”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举措。当前,我国高校在“理性生态人”培养过程中,感性、普及性的活动教育多,深入、系统的公共课程教育少,大学生生态意识与生态智慧相背离,知行不一的现象相当普遍。高校要加强生态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必须制订国家层面的实施方案,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推行多学科渗透和单一学科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和教材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20.
小微企业在财产、组织与市场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其经济生态环境中的从属地位。借助于生态位理论的宽度、密度和重叠度三个维度分析不同生存策略对小微企业生态位的要求,以及由此形成的企业"态""势"。湖北省17各市州的小微企业生存态势实证研究表明,良好的生态环境会孕育出大量的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的生存策略以集群和寄生最为显著,但密度适当才是小微企业持续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