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1世纪的今天,再次倡导艰苦奋斗,不是要大家在小康社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不是让大家在买方市场的今天,吃糠咽菜,勒紧裤带,从牙缝里往外抠钱;不是让大家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放着先进技术设备不用,去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今天提倡的艰苦奋斗,主要是指不畏艰难、顽强斗争的精神,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状态,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品格,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学习领会锦涛同志的这一重要论述,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和发扬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对于我们凝聚力量,增强信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艰苦奋斗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一、坚持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辉传统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通观我们的民族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波澜壮阔、气…  相似文献   

3.
徐念农 《传承》2003,(2):7-10
在西柏坡,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邓小平强调:“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奋斗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江泽民为西柏坡纪念馆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胡锦涛在西柏坡,发表了《坚持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我们一定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位领导干部做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相似文献   

4.
朱瑞华 《创造》2003,(5):38-39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敲了警钟,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著名论述。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对坚持艰苦奋斗的问题一直都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由此可见,艰苦奋斗对建设我们的国家,建设我们的党…  相似文献   

5.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艰苦奋斗精神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在我们党80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鼓励着我们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在各种艰苦奋斗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敢于胜利.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应当特别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的讲话,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艰苦奋斗的精神底蕴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古人总结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警世名言,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  相似文献   

8.
尚伟 《时事报告》2013,(3):37-37
勤俭节约,倡导的是一种辛勤劳动、节省简约的生活方式和道德理念,它既体现着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伟大精神,也反映了人们珍视自然资源、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自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与弘扬艰苦奋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是紧跟世界发展进步潮流的需要 ,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需要。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 )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是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基础 ;(二 )加强制度建设是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根本措施 ;(三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的历史进程 ,所谓发展的连续性是指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小康生活不懈追求的自然延续 ;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所谓发展的阶段性是指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承上启下的阶段 ;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非常关键的阶段 ;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全面进步的阶段。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就要牢固树立和坚持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机关后勤改革发展的新时期 ,机关后勤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如何认识艰苦奋斗的新内涵 ?如何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是值得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一、艰苦奋斗 ,就是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开拓创新我们在有 13亿人口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前无古人的事业 ,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不行的。应对变化 ,解决困难 ,破解难题 ,往往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必须艰苦奋斗 ,从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出发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研究新情况 ,提出新思路 ,解决新问题 ,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联系我段这些年改革发展的实际,我们深深感到:国有企业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才能实现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重温了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论述,发表了《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重要讲话。学习这一重要讲话,对于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严格要求自己,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然而在人们的意识中似乎少了一种精神———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一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我国的革命和建设的成功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中共十六大会议上,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要求全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早把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的社会,而全面小康社会任务的完成绝对离…  相似文献   

15.
杨月庭 《湖湘论坛》2003,16(3):10-10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革命战争年代 ,艰苦奋斗精神是不屈不挠、与敌人进行武装斗争的流血牺牲精神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艰苦奋斗精神是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精神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 ,艰苦奋斗精神则是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新的历史时期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党员干部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首先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新时期搞现代化建设 ,必须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应该清楚地看到 ,搞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就是资源…  相似文献   

16.
弘扬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艰苦奋斗是民族精神的永恒话题,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要求我们艰苦奋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17.
艰苦奋斗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有着丰富的新内涵和时代要求.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既要继承传统,更要开拓创新.要着重从思想作风、价值取向.工作作风、精神风貌等方面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通过创新理念和方法、营造氛围、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等措施,努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艰苦奋斗的务实之风.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和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一种永恒的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同时,艰苦奋斗的内涵也是与时俱进的,它不断地被新的时代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政策》2003,(3)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  相似文献   

20.
葛婷 《青年论坛》2005,3(3):26-28
当代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精神的现状值得深思。邓小平关于艰苦奋斗精神有十分独到的表述,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