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一组专题报道,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大学生分配工作面临的种种问题,虽然并不全面。 从产品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家计划统配方式,转变到适应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分配方式,是大学生分配制度的一大改革。这项改革无疑是必须进行的。然而,完成这项改革,必须有其他措施配套。 从专题报道反映的情况看: 它必须与高等院校自身的其他改革措施配套。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训练方式、招生计划,都必须作相应的改进,使之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协调,并且更具应变机制。同时,还必须兼顾社会对人才的近期、中期和远期需求。 它必须同社会人事制度的改革配套,只有各用人单位真正实现用人自主、流动自由、择优汰劣,目前这种编制僵死、人满为患的状况才能松动,大学毕业生的双向选择才有实现的可能。 它必须与党风、社会风气的改善同步,否则,后门拥挤、条子盛行,很难做到优才优选、公平竞争。 它必须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转变并行。这是改变人才分配中“马太效应”的必备条件。 总之,大学生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一着失顾,便会牵动全局,甚至影响到未毕业的大学生以至中学生的方向选择。我们不能等待万事俱备再来实施这项改革,但却必须在实施过程中谨慎从事,逐步推行,既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又要有社会各方面的积  相似文献   

2.
关于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艳 《理论导刊》2007,(1):29-30
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是我国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改革,是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宏观调控机制,搞活内部分配是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刘英  杜清玲 《学理论》2009,(25):250-251
高校学生人事档案含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信息,是国家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就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由过去的国家统配制度转向面向社会,进入市场,纳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轨道,学生人事档案在就业中的作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致使学生档案在高校、学生、用人单位等层面上遭受冷落。本文试图就在大学生就业中更好地发挥学生人事档案的作用的思路作些探讨,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中央政治局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会议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受鼓舞,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就此,我们采访了人事部、财政部、民政部和劳动保障部的有关负责人,请他们就这项改革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了介绍。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遵循哪些原则,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三是进一步理顺分配…  相似文献   

5.
2010年3月24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主办的"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与会专家就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对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的影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重点和难点,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选登部分专家的发言。  相似文献   

6.
2010年3月24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主办的"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与会专家就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对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的影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重点和难点,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选登部分专家的发言。  相似文献   

7.
2010年3月24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主办的"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与会专家就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对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的影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重点和难点,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选登部分专家的发言。  相似文献   

8.
2010年3月24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主办的"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与会专家就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对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的影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重点和难点,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选登部分专家的发言。  相似文献   

9.
2010年3月24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主办的"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与会专家就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对社会公正和社会和谐的影响,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重点和难点,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现选登部分专家的发言。  相似文献   

10.
龚顺 《青年研究》2020,(1):1-11
利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结合社会认同理论考察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群际接触经历(出国经历)和国家认同感与其对美日俄态度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群体对美日俄态度的影响具有一致性,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大学生,其对美日俄也越友好;但群际接触经历和国家认同感对大学生群体对美日俄态度的影响并不一致。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宏观层面的中美日俄国家关系左右大学生群体对外国的态度,对理解我国大学生的国际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分配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 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鼓励先富帮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到党的十五大系统提出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和要求 ,我国分配制度改革从理论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2 0年来 ,深圳经济特区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 ,分配制度改革迈出了很大步伐 ,成效显著。一、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一 )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1 改革高度集中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 ,建立灵活多样的基本工资制度和工资支付形式。深圳经济特区分配制度改革从落实企业分配自主权着手 ,让企业根据…  相似文献   

12.
体育态度会影响人的锻炼行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量统计等方法对天津市4所大学252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总体上较积极,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态度上存在差异;促进大学生身体锻炼的因素有身体因素、心理因素、学习方面因素、交流方面因素、习惯因素,阻碍身体锻炼的因素有客观和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3.
陈淮 《瞭望》2000,(48)
当前,在我国的改革进程中, “员工持股”思路正在日益引 起人们的重视。从多方面必要性上看,这项改革可能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逐步展开。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这项改革中蕴含着重大的金融品种创新机会。“员工持股”有四方面背景 一是国企改革中,建立健全对,经理阶层的激励机制已经迫在眉睫。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实行董事会、经理层等成员按照各自职责和贡献取得报酬的办法”。要“试行经理(厂长)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 二是建立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4.
连茜平 《学理论》2009,(24):198-199
体育态度会影响人的锻炼行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量统计等方法对天津市4所大学252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总体上较积极,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态度上存在差异;促进大学生身体锻炼的因素有身体因素、心理因素,学习方面因素、交流方面因素、习惯因素,阻碍身体锻炼的因素有客观和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利益集团理论视角的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质上是一个利益重新分配和调整的过程,是有着利益冲突的相关利益集团相互博弈达成利益均衡的过程。改革所涉及的相关利益集团在这项制度变迁中有着冲突的利益和目标,导致了他们对改革采取不同的态度和行动策略,从而对改革进程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或消极影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过程,不同阶段的改革成效取决于各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而达成的一种均衡,这种动态的渐进过程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中央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阿源 《瞭望》2003,(11)
在今年的“两会”上,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是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尽管这是一个老问题,但在这次“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谈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则是对贫和富都要加大“保”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正在稳步从统招统配向自主择业转轨。 这项分配制度的改革又必然带动招生制度、就学方式、办学方向等诸方面的变革。 转轨是艰难的,因为它不仅要求人们的观念随之改变,也需要劳动人事制度有相应的改革与之配套。 转轨中的种种摩擦、碰撞,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课题,需要研究,加以解决。正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毕业生就业的新机制才得以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关注改革 立足成才──首都大学生当前心态速描江钱峰大学生们目前主要在想些什么?什么是大学校园里的“热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首都高校的一些教师和学生,得到的总印象是.国家的改革开放、自我如何成才,仍是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20,(4)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过不同时期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发展到新时期,居民收入分配领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成为激化收入分配领域矛盾、影响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主要诱因。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围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公有制经济比重、改革现行财产税制度、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手段、调整劳动报酬率标准五个层面,探讨了推动居民收入分配合理化的应对策略,为以后的收入分配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职工受益从1984年开始,浙江省实行了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的改革。这项改革是由参加统筹的工厂企业按照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统筹金,交由社会保险机构统一管理和支付,改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厂企业退休费用负担重的问题。在全面推开的基础上,进而实行了职工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合理负担,建立和完善了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并逐步形成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