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记忆中,他一直担心自己会老,像个虚荣的害怕容颜老去的小女人。那时候,他一抬手就可以把我举过头顶,听着我在他头顶咯咯地笑,说,姑娘,看你老爸多有力多年轻。又一年,我升中学,那天拿了成  相似文献   

2.
田永清 《学习导报》2010,(18):39-39
一位傲气十足的富翁,去看望一位哲学家。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许多人。"富翁说。 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道:"现在你看到了什么?""只看见我自己。"富翁回答。  相似文献   

3.
经验之奴     
万戈 《学习导报》2011,(10):59-59
老部下严肃地质问厂长:"为什么你年轻的助理得到提拔,我却没有任何机会?我已经跟了你10年,他才工作两三年而已。"厂长淡淡地说:"他愿意抓住每个机会来取得进步,而你连培训都不想参加。""但我有经验。"老部下辩称,"10年经验,使我了解工厂的方方面面,我从来不像年轻人那样草率行事。""在我看来,这就是你最大的错误。"厂长打断他的话,"不错,那个年轻人这几年做了几件冲动的错事,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一双老式皮鞋张秀章那年腊月,我回家探亲。临别时.父亲说:"你也成家了.看家里有什么你觉得有用的东西,只管带走。"母亲在一旁说:"你不是很喜欢你爹的那双皮鞋么,这回就带走吧。"父亲接着又说:"也许你现在不喜欢了.样式陈旧.皮子也打褶了。"我是曾经...  相似文献   

5.
逍遥 《廉政瞭望》2014,(18):65-65
刚上班时,我最怕和老Q说话,不管问他啥问题,老Q从不正面回答,非要把皮球踢回去:“你说呢?”我小心翼翼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他的抢白早就在那里等着:“你以为这么好办吗?”我只好把姿态放低到尘埃里去:“所以才桌请教您呀。”“知道不好办还桌为难别人,自己咋不动脑子?”……我咬牙跺脚动脑子自己解决了,老Q还有话等着:“年轻人,别太自作聪明,事可不是这样简单的。”到底怎么办他绕着弯子,打死也不直说.弄到好像咱在逼他透露核机密。  相似文献   

6.
农夫与麦子     
《学习导报》2011,(16):50-50
一次,有人问农夫是否种了麦子。农夫回答:"没有,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棉花吗?"农夫说:"没有,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于是那个人又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说:"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7.
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3岁时,父亲把我架在脖子上去幼儿园报名,老师问:"您孙子叫什么名字?"父亲哈哈一笑,故意让周围人都听见似的,扯着嗓门高声纠正:"你看我哪这么年轻就有孙子了?这是我儿子!"我站在他高大的身躯旁,像一棵被大树庇护的小苗,一脸得意。  相似文献   

8.
时间的脚步真是太快了,转瞬,父亲离开我已经整整20个年头了。可我怎么感到他从来就不曾与我分开过呢? 父亲去世前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他。当时的情景犹如发生在昨天一般,并未因时间的逝去而变得有丝毫的模糊。柔和的灯光下,我轻抚着他的手背,对他说:“明年(即1990年)就是你和妈妈结婚50周年了,我要送一对戒指给你们。”  相似文献   

9.
姜皓 《求贤》2008,(1):26-26
他是穷山沟里的孩子,常常坐在田埂上,望着太阳的方向无限向往地憧憬着。父亲问他想些什么,他说:“我在想,等我长大了,我不要耕地,也不要上班,而是天天坐在家里等着别人为我寄钱。”  相似文献   

10.
讽刺与幽默     
只有一个千里马指标赵文彬(据《赵文彬漫画》)跑题甲:"你有什么理想吗?"乙:"成为亿万富翁,有漂亮老婆、豪宅、豪车。"甲:"停,我问的是理想,不是空想,跑题了。"换种说法一天,我开货车被交警拦下了,说是超载,要罚款。我忙赔上笑脸,说是初犯,让他放我一马。交警不为所动,说:"你再啰嗦我把你的驾照扣了,咱们回队里处理。"我只好闭口。他把罚单拿出来,刚动笔就停了下来,想了一会儿,问我:"超载两字怎么写?"我说:"没念几天书,我也不会,你问旁边等车的那个小姑娘吧。"  相似文献   

11.
爷爷的鱼竿     
爷爷老了,身体大不如前。但他越活越快乐了,有时竟顽皮得像个孩子。这些都是父亲通过他的"神州行"告诉我的。前些日子,父亲忽然打来电话,说爷爷要我在城里给他买具  相似文献   

12.
黄永玉 《新湘评论》2014,(18):46-47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问他:"你听过鸟叫吗?"那个人说:"听过,好听呀!""你懂吗?"这个说明什么呢?说明艺术是有层次的。层次是什么呢?是从懂到不懂。有的画是画给画家看的,有的画是画给懂画的人看的,真是这样的,因为懂不是最高的标准,懂还有很多层次、很多讲究。  相似文献   

13.
梁新 《学习月刊》2012,(15):16-17
著名钢琴演奏家孔祥东演出时,有记者这样问他:当你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钢琴家后,你认为自己在音乐和做人上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孔祥东先生回答说:"生活在有血有肉的社会里,走过人生的甜酸苦辣,艺术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对我来说,我活了三遍。  相似文献   

14.
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人施教,收到较好效果:一、循循善诱法。对学生从正面引导,使之提高认识,明辨是非,走出认识误区。我校五年级有一位男生,老喜欢在自己手臂上绘什么龙啊、虎啊之类的图案,并以此为荣,在同学面前炫耀。有一次,我看见他的手臂上绘着一条青龙。我亲切地对他说:“这条龙画得真像,你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吧。”他自豪地说:“老师,我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画好呢。”我又问:“你想想看什么样的人最喜欢在手臂上画龙之类的东西?”他突然…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手机     
星期六,我打电话给父亲,我想告诉他这个周末不回家了,牙齿发炎,脸肿得像猪头。嘟嘟声之后,电话里传来十分刺耳的嘈杂声,然后才是父亲的声音,显然,他不是对我说,而是自言自语:855**988,这是哪个啊?我真想大喊:是我,你儿子!但父亲说完后就把电话挂了。我强忍牙龈的剧痛苦笑,父亲还是老习惯,把手机当寻呼机,掐掉再回,那就等着吧。等了十分钟也不见他回电,我再打。接通之前我多少有点紧张,害怕父亲再把它掐了,再不回。或者任凭电话响着,不闻不问,这是他以前经常干的事。还好,父亲这次接了,和我说话。他的语气很不耐烦,语速飞快,不容饶舌和罗嗦—…  相似文献   

16.
教诲益终生──回忆父亲任弼时任远志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我的父亲则是我一生的老师,尽管我15岁才见到他,19岁时病魔便夸他而去。"大女儿,你回来啦!"抗战胜利后第二年,我15岁时,爸爸才有条件派人到湖南接我们与他团聚。6月,人们带我和妹...  相似文献   

17.
有位过去很有激情的青年干部,最近像变了个人,不是变成熟了,而是变颓废了,似乎对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兴趣,更别说曾经信誓旦旦的理想。朋友说他:你这个人就是太"理想化"了,你以为天下的舞台都是现成的,就等着你这个有抱负的人施展才华吗?他自己也说:把什么都想  相似文献   

18.
正2000年春节,父亲郑重地跟我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是干什么的,而在于他干了什么。再说了,城里不缺你一个公务员,可咱们村需要大学生啊,你带个头,会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回咱们村创业的。"2007年,我全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在村民们的掌声中,我看见父亲微笑着向我点头。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父亲这些年身上的责任和良苦用心。送别那天,看到无数的群众自发地站在道路两侧为父亲送行,那一刻,我觉得真正理解了父亲。在父亲的心中,深深地眷恋着这片热土,更深深地爱着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把责任和担当扛在肩头,执着坚守,无怨无悔。  相似文献   

19.
我到了辽阳市武装部见到了余政委。他象自己的父亲一样,左手握着我的手,右手抚摸着我的头,微笑地说:“我昨天在日记本里还看到了你以前给我的那张照片,我还想起了你,真想不到你今天来这里……” ——摘自《雷锋日记》  相似文献   

20.
爱的回想     
蒋乾麟 《学习导报》2014,(24):48-49
父爱是一片辽阔的海 传统家庭给孩子的印象通常是严父慈母,而我父亲是典型的慈父形象。他长得像文弱书生,性格很温和,对孩子从来不打,甚至有点溺爱。记得我小时候爱看小人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只好跟着小朋友到书摊去看,一分钱看一本。虽说钱不多,但老让别人掏钱也觉得不好意思,囊中羞涩的我斗胆把手偷偷伸进父亲的口袋。终于有一次被父亲发现了,他生气地扬起了手——我知道错了,甘愿挨打,可是父亲的手又放下了:“拿钱干什么?”“看小人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