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德庸 《党课》2014,(8):85-85
你的好对别人来说就像一颗糖,吃了就没了;你的坏对别人来说就像一个疤痕,留下就永久在。这就是人性。  相似文献   

2.
严冠男 《党课》2014,(14):122-124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某天你在超市购物,因为没有零钱,就买了两张彩票。你把奖券随手塞进口袋里,突然开始想象自己买的彩票中了一等奖,你开始思考怎么分配那几百万的奖金,比如可以买一栋大房子,还能买一辆20多万元的车,连车的牌子都想好了。就像真的中了大奖一样,你认真筹划着使用这笔巨款的每一个步骤……  相似文献   

3.
举手之劳     
《理论与当代》2011,(9):60-60
张剑鑫在7月16日的《广州日报》上撰丈指出:在公交车上,你有幸坐上了一个座位,可没过多久,也许就在下一站,一住老者或孕妇上了车,又正好站在你身旁。只要你轻轻抬起屁股站起身,给站在你身旁需要座位的人让个坐,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谢谢”。还有更多的人发自内心地对你尊重。  相似文献   

4.
九百格     
世界上总存在着那么一些看似没头没脑却又毋庸置疑的事实。比如身上三种颜色的猫一定是母的.又比如人生只有900个月。 什么?人生只有900个月?!事实上,你可以画一个30×30的表格,一张A4纸就够了。每过一个月.就在一个格子里打钩。你全部的人生就在这张纸上。你会因此有一个清晰的发现:你的人生是如何蹉跎的。  相似文献   

5.
十月·霜降     
林清玄 《党课》2012,(19):1-1
这一次我离开你,大概就不容易再见到你了。 暮色过后,我会有一个真正的离开,就让天空温柔的晚霞做最后见证,有一天再看见同样美丽的晚霞,不管在何时何地,我都会想起你来。  相似文献   

6.
专注的魔力     
从前印度有位国王想试验心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于是便派人到牢房里抓来一个被判了死刑的囚犯,这个囚犯原是一位大臣。国王说:“现在你就要被处死了,不过我可以给你一线生机,如果你手里捧着一碗油,顶在头上,在城里的大街小巷绕一圈,能不洒落一滴的话,我就赦免你的死罪。”  相似文献   

7.
圈子一说,在百姓而言只是个生活范围的概念,但在政冶系统中,却是一个官员安身立命的本钱。一个圈子就是一股政治势力,要想完全置身事外,其结果很可能就是被边缘化了。上边没有人照顾你,下边也不会有人追随你,孤家寡人一个,既成不了气候,也就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相似文献   

8.
郭文斌 《党课》2012,(16):74-75
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是物质的、具体的,就像手上的粉笔,只要你写,它就会短下去;又像阳光下的雪,即使你不动它,它也会薄下去。总之,现在在我心里的时间它是量化的。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它有一个总量,就像一缸米,只要你用,它总会被用完。  相似文献   

9.
黄明哲 《党课》2013,(8):63-65
我们关注了太多的事物和情感,但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往往也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一颗感恩的心。当你拥有一颗感恩之心,你就能够战胜一切闲难,不断进步;你就能珍惜听有真情,捌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你就是一个决乐的人、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0.
李立新 《学习导报》2010,(12):20-21
“担当”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有这样的解释:接受并负起责任。 谈担当,总是与责任相联。什么是“责任”?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责任时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是一个人,你就有责任,责任无处不在,“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相似文献   

11.
李立新 《新湘评论》2010,(12):20-21
“担当”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有这样的解释:接受并负起责任。 谈担当,总是与责任相联。什么是“责任”?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责任时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是一个人,你就有责任,责任无处不在,“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3,(6):84-84
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回来,从这儿到那个个标记之间的地就都是你的了。 太阳落山了,地主没有走回来,因为走得太远,他累死在路上。  相似文献   

13.
随风 《求贤》2008,(12):24-24
那个学生答:“不重要,讨厌死了!”老师说:“但是10个好朋友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敌对的关系有时要比爱的关系来得更深沉,恨一个人要比爱一个人付出更多的情感。你若一直处于跟某个人的抗争中,慢慢就会失去自己:当你把整个焦点都集中在那个人身上时,他就涵盖了你的整个世界,成为你生命的重心。这样的结局,是你愿意的吗?  相似文献   

14.
《党建》1994,(6)
由分小螺壳所想到的许晓平记得我女儿五岁那年,一天,她与邻居同龄小女孩去公园玩。两人在公园湖边捡小螺壳,当时由于只有一个塑料袋,也就只有装在一起了。回家后两个小孩开始分。你一个我一个,你一对我一双。最后,难题出现了,还剩一个。两人商量来商量去,最后想出...  相似文献   

15.
遭遇青春期     
柴福花 《党课》2010,(12):86-89
曾经紧紧地牵着你的那只手突然间松开了;外出时,远离你的距离就像是和一个陌生人在一起;曾经依赖地望着你的那双眼,突然间与你有了隔膜,而且当你望向他时,他会不自然地转移视线,就当没有看见……  相似文献   

16.
杜美 《学习导报》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要问我们的社区活动中心在哪里,我说在公厕里,你别不信,来看看就知道了。”近日,记者接到市民程先生的报料,称在南京四方新村小区里,一座花了几十万元建成的公厕,竟然成了一个娱乐的麻将档。  相似文献   

18.
流沙 《求贤》2006,(11):27-27
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如果你的心态始终是积极向上的,生命的阳光必会将你的前程照亮;但是.如果你总是消极地对待生活和人生,你所有的希望就会渐次破灭。它就像一剂毒药,使你的意志逐渐消沉,精神慢慢泯灭,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世声     
《党课》2014,(23):123-123
有了房子之后,你就不能随时想走就走了。你就会被冻住,固定在一个地方无法动弹。这对创新很不好。——年逾八旬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至今仍是一名租房客话是空的,人是活的;不是人照着话做,是话跟着人变。假如说了一句话,就至死不变地照做,世界上就没有解约、反悔、道歉、离婚许多事了。  相似文献   

20.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这是冬日里的一个下午,温馨的咖啡吧里,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刚喝下一口香浓的咖啡,我的目光就落在作者“仓央嘉措”这四个字上,捧书的手,就有了些用力。这是我很熟悉的一首诗,诗的名字叫《那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