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毛泽东法制思想诞生于社会革命、新旧社会转型时期,强调维护革命秩序,注重社会改造,突出对社会群体的革命理想教育;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的革命法律思想,既强调法制的阶级专政职能,又强调法制的民主本质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体系;江泽民集邓小平法律思想之大成,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跨世纪的战略目标。他们的法制思想具有鲜明的历史阶段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2.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对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入、系统地学习、探讨、研究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法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法制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大厦的理论基础建国以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制思想体系。第一,对法制与社会政治和革命事业的密切联系作了深入分析。毛泽东认…  相似文献   

3.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借鉴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形成了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渗透于毛泽东的全部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在当今时代,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有助于党实现科学决策,对党依靠和领导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晖 《党史文汇》2013,(8):60-61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群众路线思想是毛泽东整个思想体系的精华和灵魂。这一科学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总结和形成的。特别是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完整科学的理论。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其内涵科学、深邃,启示深远、博大。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民兵思想经过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完善。他总结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大办民兵师"和民兵工作"三落实"的方略,加强民兵工作和民兵制度建设,创立了正规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中国特色人民武装力量体制,使中国民兵发展壮大,为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民兵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创新发展毛泽东民兵思想,对于加强新形势下民兵工作和预备役制度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安全有序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和领导人,在领导我党进行革命和建设和过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首.在党的建设中,毛泽东又更为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为党的思想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充分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总结出适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了实事求是、灌输教育等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毛泽东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对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节约思想作为毛泽东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始终。毛泽东节约思想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思想的精华,又赋予它无产阶级崭新的时代内涵,由简单的经济节约到党风廉政建设,最后上升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稳定不动摇。  相似文献   

9.
20世纪40年代后期.本杰明·史华慈在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学家费正清教授的引导下跻身中国研究的学术殿堂.史氏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写成的<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一书.堪称海外毛泽东研究之经典著作.作为美国中国学界翘楚,史华慈率先提出"毛主义"(Maosim)概念,并加以独具特色的诠释.他注重将毛泽东其人其思想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革命的实际演进,以及中西思想谱系等层面探讨毛泽东革命战略的特征,论析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思想动因,其吏学思想和治学方法值得中国学者珍视和取鉴.  相似文献   

10.
梁柱 《新视野》2006,3(3):4-8
毛泽东思想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不仅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源头。毛泽东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原则,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奠定了最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毛泽东提出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历史性任务, 是包含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和能够保持党和人民政权纯洁性的有效途径这两方面的内容, 这是具有长远意义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借鉴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形成了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渗透于毛泽东的全部革命和建设实践活动。在当今时代,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有助于党实现科学决策,对党依靠和领导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宗教思想的若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玉芳 《理论学刊》2003,1(1):53-55
毛泽东宗教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鲜明的特征 :服从和服务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从政治角度去分析中国宗教 ,是毛泽东宗教思想的出发点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毛泽东宗教思想的方法论 ;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是毛泽东宗教思想的核心 ;把宗教问题纳入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范畴 ,是毛泽东宗教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3.
早在抗日战争的后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之际,"技术革命"的思想因素就已蕴含其中.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实施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同时,则明确提出了"技术革命"的口号.毛泽东关于"技术革命"的思想不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毛泽东的革命观,而且对于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戚斌 《世纪桥》2014,(11):17-18
"超英赶美"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在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形成的重要思想。毛泽东"超英赶美"战略的动因主要表现在于:走自己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化之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竞赛,依靠革命传统和群众热情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它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浅议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分子问题是关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系统的知识分子思想,有失误也有杰出贡献。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  相似文献   

16.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专门论及法律的文章远不如他论述哲学、历史和政治的多,较之他的哲学、历史、政治和党建理论等,他的法制思想是零散的、粗线条的。但是,在他对中国革命的各种问题的思考和改造中国社会的实践中,从一个革命家和政治家的角度,对法和法制问题确有过不少的思考和论述,而且有些理论和原则,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很有价值的,如他关于法制要为劳动人  相似文献   

17.
陈允钰 《实事求是》2001,(1):15-17,21
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正确认识毛泽东对外开放的基本思想,对我国今天所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意义。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提供了客观依据早在创办新民学会时,毛泽东就认为“凡是社会主义,都是国际的”,不应带有单一的国家色彩。因此,毛泽东提倡“世界主义”,主张新民学会的会员要走出国门,“向外发展”。延安时期,毛泽东站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高…  相似文献   

18.
蒋洁 《党史文苑》2014,(10):54-55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本文主要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定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以及毛泽东思想中的三大特色等五个方面阐述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思想博大精深。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从实现党的伟大历史使命出发,就全党乃至全国人民在经济建设中应当"学些什么"、"为什么学"以及"怎么学"等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而又富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学习观。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作风建设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党风建设理论,从党风建设的角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