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和宣传思想工作,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充分认识当前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意识形态工作关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立什么制等重大政治方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改变着大学生思想和价值取向,同时对高校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要从增强高校对网络空间舆情的政治敏锐性、加强高校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阵地的建设、正确引领高校网上社会思潮,转换高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话语方式等方面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面临诸多挑战,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核心,以完善教育内容和改进教育方法为抓手,以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为目的,切实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以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陈留彪 《世纪桥》2012,(11):38-3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在构建这一科学体系中,我们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灵魂的地位所决定的。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点,这对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武器。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教学与科研相长;应该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应该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实践属性、理论属性和组织属性。从方法论层面看,要把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作为现实教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针对性;要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宣传普及、人才培养和理论再生产结合起来,占领意识形态建设高地;要充分利用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党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共青团组织等组织优势,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性和联动性。  相似文献   

7.
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重要的政治任务。由于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丢失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互联网和新媒体传播导致的多元化危机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等因素,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正遭遇各种新的挑战。对于这些挑战,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承继和弘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积极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提升马克思主义对实际生活的解释力以及加强实践教育等途径,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和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更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然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关乎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思想工作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基础,发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功能与整合功能,才能与国家的方针政策始终保持高度一致,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素养的合格人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传播、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同时,也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落实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研究,不仅要通过话语体系回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而且要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加强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等四个重大界限,是党在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深入研究和科学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引导党员和干部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加强党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践证明,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确立和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提高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一切经济工作的核心问题。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亦称德育)也应该有一个效果问题,而且德育效果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一.高校德育要重视效果性  相似文献   

13.
李艳艳 《党建》2015,(2):33-34
<正>2015年1月19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东西方意识形态竞相博弈、抢夺人心的竞争形势日趋激烈。为了做好这一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必须防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意识形态弱化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意识形态工作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处理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发展马克思主义,决不意味着可以丢弃、歪曲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必须坚决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不断提高全党的政治理论素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对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时期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这篇文献立意深远、内涵丰富,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的是要提高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针对性上,拓展认识视阈。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返本与开新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由分离走向融合返本就是需要我们从教育的本质意义上理解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这首先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重要地位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兴办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针对文化多元化、后现代主义等重要时代背景对高校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挑战,本文提出了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几点建议,这包括:科学规划课程体系、精心组织教材编订、强调教师政治立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鼓励创新教学手段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提升高校教师德育能力的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的德育能力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的时代要求、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高校教师德育能力的现状是提升高校教师德育能力的巨大动力;转变育人观念、加强思想政治理论修养、提高人文素质、创新思想政治育方法、强化实践教育以及鼓励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提升高校教师德育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一、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一是在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抵制各种错误,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对党的肌体的侵蚀,特别是如何有效地抵制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全党和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二是在领导现代化建设和驾驭复杂局面方面的问题。我们深化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地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高校要加强地域文化研究,发挥其育人功能,努力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以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地域文化育人功能、德育资源的探索与实践入手,深入探讨地域文化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