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康》2021,(4)
正楼市面临"三重压力",2021年房企或将不得不降价。第一重压力,人口结构转变导致需求不足;第二重压力,"三道红线"让融资"关门上锁";第三重压力,市场预期不足,销售难,偿债高峰。不平凡的2020年,楼市也走出了不一般的路。一场疫情,封锁了经济,随后各地政府紧急"救市",导致房地产出现了"疫后景气",率先走出上涨行情,2020年6~7月份全国百城近80%房价上涨,随之而来的是新一轮的楼市调控。  相似文献   

2.
<正>"坚持住啊!马上就来人了!""别紧张,有人救你了!"…………寒风中一群人围在北海市石步岭港区4号码头边焦急地向下探望,大声地喊着,码头下面一浪接一浪的冰冷海水中,两个身影起起伏伏。其中一个身影是北海边检站的边防警官封华贤,不过当时大伙儿忙着救助垂钓落水者,没有留意这个,直到近期网络上爆出一组当时救人的照片,跳海救人的"老边防"封华贤才露出"水面"。时间倒回到2014年11月23日,封华  相似文献   

3.
袁浩 《政策瞭望》2011,(12):61-61
"冷板凳",顾名思义重在一个"冷"字。这里的"冷",可能是客观环境上的"冷"——位置偏僻,远离繁华;也可能是物质待遇上的"冷"——清水衙门,无职无权;还可能是所处地位上的"冷"——远离中心,难成热门。从主观愿望上讲,没有人愿意经常坐"冷板凳"。但从客观现实来讲,不同地域、不同岗位又确实存在着冷热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5,(12)
<正>2010年国务院出台"新国十条",随后46个城市相继颁布楼市"限购令"。然而,2014年下半年开始,41个二三线城市迅速"解限",仅剩一线城市坚守。如今"解限"近一年,这些二三线城市的楼市状况,以及"解限"后对其的影响再次成为社会的关注重点。近日,《小康》记者对全国7座二三线城市楼市解限后的状况进行了全方位调查。10多年来,楼价增速如此之快,是很多中国人始料未及的。十年前,北京南三环的房价大概4000元/㎡,而外围的通州、大兴、房山、顺义等地区的房价只需2000多元/㎡。但现在,北  相似文献   

5.
刘彦华 《小康》2015,(1):32-33
"稳",虽然对中国楼市只字未提,但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宏观经济如此定调来看,2015年房价是涨是跌,中国楼市何去何从,关键还在于,谁会先扛不住。2014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楼市在新常态下步入了"白银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应该如何梳理总结2014年中国楼市发展态势?起落转折的中国楼市在2015年又将走向何方?政策、市场、房企……我们该怎么看、怎么办呢?担忧不等于看衰2014年的中国楼市降温明显,房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2)
<正>当前,一些二三线城市出现不少长期拖延交房的"老赖楼盘",一些开发商采取拖延、"跑路"、转嫁风险等"老赖"做法,给业主权益带来较大损害。有的楼盘因为资金链断裂变成"老赖",有的则是手续不全、违规开发中途"夭折"。"老赖楼盘"大多出现在二三线城市,涉及房企多为中小开发商。业内人士分析,在此前楼市热潮中,一些房企非理性发展战略是"老赖楼盘"形成的主要原因,而手续不全、违规  相似文献   

7.
<正>智障人员,被骗到矿山做工,下井后很快被谋害,害人者伪造矿难事故,从矿老板那里拿到赔偿,由此发财致富……这种丧尽天良的坏事,接连上演,近来呈现"井喷"趋势。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09年11月23日,湖北省大冶市就出现这样的"事故",死者"亲属"从矿方拿到了20万元的赔偿。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8——2019)》预计,未来,一线城市可能微调调控措施,保持调控政策的适度;二线城市可能最具放松的冲动和条件,激活楼市的热度;三四线城市可能动用干预之手,极力维护楼市的温度。"十年前没买房,现在买不起,今年的新年愿望就是房价能跌,我能买得起房。不知道愿望可否实现?""2018年我终于凑够了首付买了一套小房,我希望新的一年房价能上涨,让我  相似文献   

9.
中国楼市又在充满争议中走过了一年。伴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和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楼市运行从2007年年初的惯性上涨,到年中的房价“井喷”,再发展到目前买卖双方的“僵持”  相似文献   

10.
<正>王国维的路径,其实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资鉴的范式,既非"僵守国故",也非"跃试新学",而是有根基、有选择、有标准的"旧学新知",这或许才是中国现代学术的普适之途。王风兄自北大做博士时即已孜孜于近代文章与语言关系的探索,到此际《世运推移与文章兴替——中国近代文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出,真可谓不止于"十年磨一剑"了。在这样一个"只争朝夕"的时代里,可以说是瞬息之间就可"城头变幻大王旗",能踏实下来"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读书人真是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徜徉在王风兄构建的中国近代文学与世运变化的大局里,不由得不为其中表现出的背后情怀而感动。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1月的一天,我习惯地打开电子信箱,搜索着来自各地的邮件。突然,一项"真诚的邀请"标题映入眼帘,我惊喜地发现,那是来自巴西的好友达尼洛·桑托斯先生发来的一封函件。字里行间洋溢着兴奋之情,原来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将授予他"中拉友谊奖章",他热情地邀请我参加授奖仪式。能够亲临中巴友好史上的这件盛事,当然是我心之所想,但要马上坐飞机去巴西里约热内卢向他祝贺显然  相似文献   

12.
<正>中央此次出手调控楼市,一改以往调控时的温吞风格,攻势凌厉,已开始初见成效,"统计称一线城市楼市成交量大幅下滑,杭州跌7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忠实代言人任志强,也一改往昔"只为富人建房"的狂傲,转而关心其民众来了。他说:房价暴跌后,"既不会让更多已拥有房产、已用贷款购买了住房的民众更高兴,也不会让那些对房价过高而恨得咬牙切齿的一群自认为买不起住房的民众高兴。"因为房价下跌会带动经济下滑、失业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马上     
2014年,农历甲午年,也是马年。于是"马上"忽然成为流行词,用"马上"造句成为时尚。所谓马上就是立即,也是马背之上——时间或者空间——这是两种不同的释义,却在马年被掺和在一起。在马年来临之际,国人所钟情的、拿来调侃的、寄予厚望的首先是"马上"——时间助词。同时是"马背之上"——偏正词组。马儿呀,你到底驮的是什么?能否快些再快些?最流行的是"马上赢",看来首先是对输赢最敏感,这反映了人们的普遍心态;马上有对象——于是两头大象便立在了马上,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11月即将举行的台湾"九合一"选举,不仅是马英九2012年连任以来的"期中考",更是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两项选举的"前哨战",蓝绿双方竞争激烈。包括"六都"在内的县市长选举及其结果,更是此次选举的观察焦点。目前看,国民党选情虽较严峻,但如果在最后阶段动员得当,亦并非没有胜算的可能。提名情况8月初,国民党经过党内初选或征召的方式,已完成绝大部分县市的候选人提名,个别县市尚有待最后协调。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在房价总体上还处于不断上涨的情形下"救市",那只能是帮开发商多赚钱,让购房者多掏钱。"楼市正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搞不好就是第二个股市。"在上周六某房地产论坛上,经济学家赵晓对于目前中国楼市给出最悲观的看法,他认为如果断供处理不得当的话,将会向二线城市延伸。不过,救市派目前势单力孤,更多学者相信深圳断供现象只是个别案例,房地产调控不能半途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5,(7)
<正>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之首,癌症病例为世界第一,这也是为什么在2015年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中,癌症"、三高"、心脑血管疾病会成为"公众最担心的三大病症"的原因,其实",不生病、少生病"比"治好病"更重要,与其"谈癌色变""、唯恐‘三高’",不如马上开始养生,管住嘴、迈开腿,健康中国,需要政府、社会、每个人统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7.
城市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楼市问题的本质不在于它是否存在泡沫,有多大的泡沫,而在于它已经形成一种定型化的社会剥夺机制.这是一种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富裕群体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社会剥夺,甚至也包含着上代人对下代人的剥夺、原住民对新移民的剥夺.要解决中国的城市住房问题.必须进行"二次房改",而实行"市场化福利"则是"二次房改"的唯一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一段时间,民进党当局为了2020年"大选",四面开炮,打击对手,抬高自己,可谓病得不轻。然而,台湾民众是那么好忽悠的吗?蔡当局病态毕露台当局到底怎么了?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忙着当"辣台妹",一再言辞挑衅激化两岸冲突对立,台海掀浪一波波;台当局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苏贞昌逾越分际,以严厉口吻对独立机关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18)
正蔡英文办公室8月31日证实,悬缺已久的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职务将由田弘茂接任。备受各界关注的台湾海基会董事长人选,在蔡英文上台执政百天后才出炉,显示蔡英文对这一人选极为小心谨慎。从目前揭晓的人选分析,蔡英文试图继续玩弄一贯的"平衡"把戏,但涉及到两岸关系发展,只要缺少了"九二共识",这次也和以往一样不可能玩得转。从岛内情况观察,"独派"恨不得蔡英文上台后马上开始"修宪"搞"台独",对蔡英文近期表现并不十分满意。而翻开田弘茂的履历,曾担任陈水扁执政时第一任外事部  相似文献   

20.
<正> 从去年起就一直在提的房地产宏观调控话题,已经不再是"狼来了",今年随着国务院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国八条"),楼市已是风雨欲来之势了。房价持续处于高位并引起国内媒体和市民高度关注的杭州楼市将何去何从?杭州楼市如何在宏观调控下回归理性,值得我们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