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门小军  刘杰 《国际展望》2022,14(2):99-122
桑德斯竞选运动反映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世界争取激进变革的新生群众运动对经济不平等现象蔓延的不满情绪,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之后扭转经济不平等核心诉求重新进入美国政治议程的选举体现。通过重塑政治话语,桑德斯竞选运动成功推动“社会主义”从美国社会中的负面政治标签变成时代思潮,促使左翼政策纲领从边缘主张变成主流议题,激发了年轻人和激进左翼的选举热情,并唤醒了工人的阶级意识,催生美国激进左翼选举联合的可能性,其政治遗产对美国“民主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关键的助推作用,并深刻影响了民主党和激进左翼的政策取向和选举策略,将为若干年后“另一个桑德斯”的选举成功开启了“奥弗顿之窗”。桑德斯竞选运动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之后美国激进左翼政治的重大进展,虽然较难引发美国政治机制的革命性变化,但却可以从推动形成和实施左翼政策纲领的层面促进美国国内政治领域的改良。  相似文献   

2.
荷兰2002年大选评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荷兰2002年5月大选的竞选过程及其结果做了初步分析,认为由于欧洲右翼化政治转向和国内突发事件特别是新极右翼政治家佛图被暗杀的共同影响,新极右翼政治议题和政党主导了本次大选.像其它许多欧盟国家一样,已连续两届执政的工党联盟政府尽管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经济政绩却成为最大的输家,而温和保守的基督教民主党领导的中右联盟成了选民的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3.
周琪  王欢 《当代世界》2011,(4):24-27
当前,美国国内政治和社会中正在出现明显的"极化"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美国各方面的关注。一个典型的例证是,由奥巴马总统倡导的、民主党国会议员全力推动的医疗改革法2010年3月在国会通过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南部各州发生了一场对当代美国政治影响深远的政党重组。在种族政治的推动下,南部保守白人逐渐脱离民主党转向共和党,少数族裔大量进入民主党,两党的选民基础和意识形态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导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共和党从相对温和变得极端保守,而民主党则越来越自由化。南部政党重组有力地推动了当代美国政治的极化,而且共和党右转的幅度远大于民主党左转的幅度,成为当代美国政治极化的主要原因。美国政治极化在特朗普时代更加凸显,并将继续严重困扰美国政治运作。  相似文献   

5.
执政的民主党在第22届参院选举中惨败,丢掉过半数席位,日本政治重陷动荡、混沌期,酝酿新一轮格局巨变。但最令人关注的,还是在此变动不居的国内政治背景下,日本政界思潮、政策思想向“前鸠山时代”回流、外交安全政策呈现“返保守化”趋势。对全球、亚太及中国周边局势具有重要影响的日本政治、战略走向问题再度突显。  相似文献   

6.
连智 《当代世界》2010,(7):70-72
2010年6月4日,曾担任鸠山内阁副首相的菅直人接替鸠山由纪夫出任民主党新党首并就任日本战后第94任、第61位首相。在日本政坛摸爬滚打整整30年的菅直人终于登上了政治生涯的顶峰。菅直人是民主党实现历史性政权更替后推出的第二位首相,也是日本国民在连续经历14年的“世袭议员首相”时代后迎来的又一位“平民宰相”。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一个由执政表现、选举战略和政治机会环境组成的三维理论分析框架下,对德国社民党在2005年大选中的表现及其结果作了分析。尽管依然有着像2002年时那样异常出色的竞选运动———总理形象牌和转守为攻策略,但更加糟糕的经济政绩和无机可乘的政治机会环境,注定了社民党在本次大选中的失利。但从选举政治的视角来说,就此断言这标志着社民党“新中间道路”政治试验的彻底失败和欧洲社民党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民主主义政治革新的终结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选举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在今后两个月中,民主党的奥巴马和共和党的麦凯恩作为两党推出的候选人将展开一场激烈的政治厮杀。尽管国内经济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将成为竞选的中心议题,但是在外交政策方面,中东问题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政治角逐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周期拉开帷幕,民主党内部的政治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以桑德斯和沃伦为代表的进步派迅速崛起,逐步打破建制派掌控民主党公共话语权和议程设置权的态势,导致民主党内的路线之争愈演愈烈。两派的相互角力不断消耗民主党与特朗普相抗衡的政治底气和资本,并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逐渐将该党推向"左"转或分裂。民主党如此分化的局面是美国经济不平等、选民政治观念极化、"特朗普现象"以及"桑德斯主义"等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从长远来看,民主党路线之争不仅将重塑该党未来的权力结构和发展方向,还将对美国国内政治生态的转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刁大明 《当代世界》2023,(12):67-70
2020年大选后,特朗普个人及其代表的理念对共和党仍然保持很强的影响力。在政策议题上,特朗普时期加速保守化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生命权”上作出的判决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共和党的选举空间。在政府运作上,共和党内极端保守派力量在国会众议院导致议长“难产”的政治危机。在政治生态上,共和党继续呈现加速“特朗普化”的发展态势。随着特朗普表态竞选下届总统,其对共和党政治生态的影响更为凸显。无论2024年大选结果如何,2028年之后的共和党政治态势或将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在2015—2018年和2022年以来的两波民粹主义浪潮影响下,欧洲极右翼政党趁势崛起,并通过在政治光谱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左移”,向主流政党转型;激进左翼政党也一度壮大,但随后遭遇发展瓶颈,而左翼阵营则整体陷入力量分化和内耗之中。随着欧洲主流政党民粹化和民粹政党主流化在政治光谱两侧同时推进,该地区政党政治呈现出激进右翼和激进左翼“双峰凸起”并以前者更为突出的格局。在这种“失衡的极化”之下,欧洲的政党格局更趋碎片化,国内政治纷争和不稳定性加剧。欧洲政治极化态势在重塑地区政治光谱和政党格局的同时产生复杂的外溢效应,给中欧合作带来新挑战。  相似文献   

12.
立宪民主党是日本新生的政党力量,其自由革新的左派政党特色鲜明,已取代原日本民主党成为与日本自民党政权对峙的最大在野党。该党一方面继承了大部分民主党固有的内政外交政策,同时又较原民主党更为关注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生存状态,代表城市工薪阶层利益诉求,具有明显的工党性质。通过考察立宪民主党支持率的变化,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近年在自民党长期政权下日本国内左右派政治力量的消长变化,并对左派政党合作竞选的前景作出合理的预估。  相似文献   

13.
刘江永 《当代世界》2009,(10):25-28
2009年8月底,日本第45届大选落幕。民主党大获全胜,取代长期盘踞执政宝座的自民党,首次成为执政党。9月16日,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顺利当选日本首相,并与社民党、国民新党组成三党联合政府。这将对未来日本政治权力结构、国内政治思潮、国家发展模式、内外政策产生何种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 2 0 0 2年 4至 6月先后举行的法国总统选举和国民议会选举的竞选过程及其结果做了初步分析 ,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与欧洲一体化背景下迅速扩展中的西欧“新右翼政治转向”和若斯潘领导的社会党竞选战略失误的共同影响 ,犯罪、移民和种族等新右翼政治议题和勒庞领导的国民阵线左右了本次大选。结果 ,像其它许多欧盟国家一样 ,希拉克领导的温和保守的中右政党联盟成了选民的现实政治选择 ,而大选前满怀期望的社会党却成为了最大的输家。  相似文献   

15.
乌克兰国家内部存在着各地区间在历史背景、民族和语言构成、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而独立以来执行的"乌克兰化"政策非但没有弥合这些差异,反而激起了东部俄语居民的不满和反弹,这些情绪投射到民主政治中使政治走向极化,直至越出民主政治框架,并导致政治上的不断动荡。  相似文献   

16.
3月28日,意大利总统府宣布,中左翼联盟领导人、民主党总书记贝尔萨尼未能找到使该国摆脱政治僵局的办法,总统纳波利塔诺将另寻解决方案。j4月23日,纳波利塔诺总统召集议会各主要党派进行一系列磋商,占议会席位最多的民主党最终和贝卢斯科尼领导的自由人民党及蒙蒂联盟达成一致,同意组建“大联盟”政府。4月24日,总统纳波利塔诺任命来自民主党的恩里科·莱塔为新一任意大利总理,负责和贝卢斯科尼政党联合组建政府。恩里科·莱塔生于1966年,曾经担任意大利民主党副书记、意大利政府欧盟政策部长、工业和外贸部长。  相似文献   

17.
姜琳 《当代世界》2008,(11):47-48
每四年召开一次的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是美国总统大选中的重头戏。在各自的大会上,两党分别推出本党的总统候选人,通过竞选纲领;党内精英和积极分子全面介绍候选人并阐述本党政策主张,候选人接受提名演说则使大会达到高潮。前不久,笔者应美方邀请全程观摩了2008年民主党和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亲历大会热烈场面,切身感受美国选战,实为观察美国选举政治的一次好机会。  相似文献   

18.
4月19—21日,赤道几内亚民主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民主党创始人兼党主席、总统奥比昂与会。大会以“巩固民主试验的理念”为主题,回顾和肯定民主党长期以来取得的成就,并举行题为“女性积极和有效的参与”的妇女组织特别会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新英格兰地区的代表性绿党马州绿党为例,具体分析了美国绿党近年来在联邦州的选举政治,特别是2002年中期选举中的表现和它所面临的政治制度环境及其竞选策略选择.作者认为,美国绿党正在成为地方选举政治中稳定上升的"第三政党",但要像欧洲绿党那样实现绿色政治在联邦州甚至联邦政府层面上的政治突破,还存在着诸多难以克服的制度性限制,因而需要更长时间来观察.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05,(12)
“深喉”揭秘的动机近日出版的美国《民主党新闻》登载了对“深喉”马克·费尔特的女儿的采访。琼·费尔特说。家人劝其父说出真相,赚笔钱是动机之一。据出版商估计,如果费尔特家因此事出书,他们可能赚100万美元。不仅如此,美国一些主流媒体还透露,费尔特这个“水门英雄”自己其实也不太干净:他本人就是那次闯人民主党竞选总部水门大厦行动的总负责人;在这之后,他还主持了对反越战团体“地下气象人”的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