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人口规模巨大、经济迅速崛起的“中国之路”将是21世纪人类发展最重大的事件。中国崛起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探索、创新和展示,对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和示范作用。它将证明一个现代化的后来者仍然有可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追赶发达国家,快速实现工业化与现代化。当代中国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必然引起全球各国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的面貌,而且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它成功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东方大国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为世界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方案,为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近代史上,曾经有过多次落后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故事。当年美国赶超英国是如此,德国赶超英法和日本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在世界市场中,由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强势地位,往往形成了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世界分工格局。这是问题的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则是,这种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世界分工格局,也形成了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是这些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资本积累的起始地,也是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经济飞跃,并逐步改变对自己不利的世界分工格局,走向现代化的必经路径。  相似文献   

4.
从拉美到印度:发展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的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从拉美到印度的一些发展中国家频频出现左派掌权的现象。但值得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左派的崛起,而是左派的崛起都发生在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实现了一定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这对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身的发展,无论在思路选择上,还是在经验总结上,都具有现实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新兴国家崛起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立一、新兴国家经济的群体性崛起冷战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新兴国家的经济取得了突出表现,并因此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在经济增长方面,2000—2013年期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率为6.1%,其中金砖国家平均增长率为6.9%,分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全世界在自由贸易的歌声中向市场经济迈进。资本、商品及服务业流通顺畅,显示着世界的和平与经济繁荣。尽管北大西洋自由贸易协议和关贸总协议降低了世界各国的关税,可边境的大门依然紧锁着。然而人们并不因为大门紧闭就规规矩矩的呆在家里,他们渴望迁居到工资更高、生活条件更好的地方。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着自由移民之梦。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借助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寻找雇主,相信他们能够帮助自己实现移居海外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自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整体合作不断拓展,2015年中拉论坛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对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基本实现全覆盖。对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外交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创新之一,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的手段体系,推动中国与发展中地区的合作全面深化,促进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的机制化发展,有力地化解了持续崛起的中国在发展中世界所面临的利益、身份和影响力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对发展中地区的整体外交,还有助于各地区强化集体身份认同,进而推动了各地区的一体化进程。面对国际体系加速转型、中国持续崛起、发展中地区不断发展的现实,中国对发展中地区整体外交仍面临诸多挑战,要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前瞻性地完善其指导理念、战略思路和政策体系,推动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外交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国际展望》2010,(1):96-96
<正>伴随着新世纪"零零年代"的逐渐远去,我们迎来了全新的"壹零年代"。过去的十年,我们不断面临挑战,恐怖主义、战争暴力接踵而至,大规模流行性疾病相继暴发,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日渐凸显,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经济严重衰退;我们也见证了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  相似文献   

9.
高翔 《当代世界》2023,(4):9-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深刻回答了“人类社会现代化之问”,为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了信心与力量。全球文明倡议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并汲取各种文明的经验与教训,蕴含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规律和实践逻辑。全球文明倡议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和重大的实践价值,彰显了拥有5000多年历史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担当,是新时代中国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提供的又一重要科学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回顾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向初步复苏的历史转变,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审视现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生成世界社会主义新方案,形成世界社会主义新思想,提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战略,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展望未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拓展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社会主义智识中,持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魅力与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拓展社会主义生存空间,推进社会主义全球化发展,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11.
论“金砖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及其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砖国家”从一个商业概念演变为一个国际机制有着深刻的背景。“金砖国家”的崛起不仅大大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使得西方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进入一个历史转折点,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金砖国家”应冷静和理性地看待西方国家对新兴国家整体性崛起的疑虑,并对“金砖国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许开轶 《当代世界》2008,(12):46-49
威权政治即“已经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或地区,在其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出现的,形式上保留了选举、代议制、政党等民主政治形式,但实际上限制公民政治自由、高度集权的一种过渡性政治形态。”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威权政治形态曾出现于德国、俄罗斯、日本、西班牙、葡萄牙,以及东亚等国家和地区,而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中的威权政治则是最具典型意义。拉丁美洲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现代化起步最早,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至今已经将近二个世纪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经历了20个世纪60、70年代的崛起以及80年代的全球扩张,日本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已遍布世界各地,但仍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因此目前探讨日本海外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是以在发展中国家的海外子公司为主要对象的。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09,(13)
电为世界的进步提供了无穷动力。然而发展至今,电网却面临着各种挑战:由于电网效率低下,电力在生产和传输过程中损耗严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快速成长,高峰电力负荷不断攀升;新能源研究日新月异,传统电网设备却难以与时俱进,成为发展障碍。变革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是认识当代中国发展的基本视角。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从时间坐标看,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空间坐标看,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坚持在对外开放中体现世界历史性规定、坚持现代化主旋律和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考察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阐释了丰富的“世界历史”思想,揭示了各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性及实现的基本路径、现代化进程的矛盾性、现代化的根本目的、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和现代化的整体性等。立足这一视野,中国的现代化实际是由世界历史的深化所引发,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受到这一发生机制的影响,自启动以来就处于困境之中。在当代,这一困境集中表现为共时态存在的三对历时性矛盾:先发与后发;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世界“一体化”与民族化。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具备世界视野,实现现代化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白玉龙 《工会博览》2009,(10):12-12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煤矿企业的崛起。开滦集团的不断发展使得煤矿企业已成为河北国有企业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集团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职工人数等方面的不断提升,煤矿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设备也逐渐走向现代化。在煤矿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企业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在内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世博会作为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是中国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在这个过程中,塑造让世界认同和向往的价值观,是一个尤为痛苦和艰难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一个国家的崛起,根本上是思想的崛起,特别是理论的发展完善程度,对于一个国家能否真正实现崛起具有决定性作用。在美国的崛起过程中,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最初,美国对崛起的理论准备,是紧紧围绕美国面临的现实政策问题而展开的。围绕“如何处理美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美国提出了与国内政治哲学相一致的国际政治哲学,确立了推动建立以自由民主原则为基础的新美利坚帝国外交大战略,形成了一个内部充满竞争又有机统一的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尤其是美国战略界关于国际管制模式的现实主义理论设计,以摩根索、凯南、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国际战略家敢于直面美国国际政治现实,从美国大战略的高度为美国规划未来,为美国崛起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同时,美国将理论研究纳入制度化轨道,先后建立了公共智库制度、情报制度和政策顾问制度,为美国理论的战略与政策转化提供了可靠的支点。因此,美国的经验在于一个大国崛起,必须在国内和国际问题上确立一个内在价值和外在制度相一致的大战略理论及其制度体系,使之成为世界强国的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崛起及其对大国关系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崛起是其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内部改革、重视科技和国民教育之外,对大国关系的利用也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由于日本具备了崛起的物质技术与国际环境等有利条件,因此相对较早地实现了国家崛起,成为第一个非西方的现代化国家。但是,日本崛起后对邻国的侵略以及同欧美国家的殊死争夺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