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李远 《当代世界》2023,(4):23-28
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中国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创人类未来提供的又一个重要公共产品。文明多样性体现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文明交流互鉴对世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全球文明倡议立足时代特征和中国发展实际,既凝聚治国理政精华的中国智慧,又顺应世界现代化大潮,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中国既是文明多样性的倡导者,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中国将以全球文明倡议为指引,携手世界各国以深化交流互鉴开创全球文明发展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助力作用。全球文明倡议有助于摒弃冷战思维和对抗意识,减少国家间战略误判,促进和平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民心相通,夯实友谊根基,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全球文明倡议为指引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实现宏伟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中国通过汲取其他国家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持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和软实力。全球文明倡议还为全球共同发展提供新的价值引领,使现代化的成果惠及更多国家,推动各国文明共同发展和人类文明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3.
全球文明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一样,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支柱。全球文明倡议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感召力;着眼当今世界之变,具有重要引领力;依托中国发展实践,具有强大公信力。加强全球文明倡议的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既要理论化,也要故事化、生动化;既要精神化,也要物质化、生活化;既要主体化,也要客体化、精准化。不断提升全球文明倡议对外传播的实效,需要更加重视瞄准青年群体,更加重视用好社交媒体平台,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外精准传播。  相似文献   

4.
高翔 《当代世界》2023,(4):9-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深刻回答了“人类社会现代化之问”,为促进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了信心与力量。全球文明倡议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并汲取各种文明的经验与教训,蕴含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规律和实践逻辑。全球文明倡议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和重大的实践价值,彰显了拥有5000多年历史文明古国的智慧和担当,是新时代中国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提供的又一重要科学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张春 《当代世界》2023,(11):14-2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先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中国倡议”,为国际社会应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动能。“中国倡议”的基本属性是中国特色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领域模块。“中国倡议”为“全球南方”提供重要引领与合作动力,必将推动构建“全球南方”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政治的演进,文明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全球治理、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面对冷战结束后西方战略思想界对"文明冲突"的渲染和现实世界政治中存在的文明冲突的风险,中国积极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并将之纳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中.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影响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程.当今世界,文明多样化是大趋势,有些文明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存在着"冲突基因";然而,文明之间也有和平共存的基础,文明交流互鉴是人间正道.中国始终坚持文明是多样的、平等的、包容的,始终坚持不同的文明应该交流互鉴的文明观并且积极践行之.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处理好中华文明同西方文明的关系.中国正努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于宏源 《国际展望》2023,(1):24-41+153-15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全球生态危机加剧、大国竞争日益激烈、全球环境治理碎片化的背景下,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理念、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国内绿色低碳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积极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大力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在全球环境治理转型进程中,中国宜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提升国际话语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中国方案。应通过加快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来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转型,通过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平衡大国绿色转型中的竞合关系,通过参与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公共产品供给,引领建设全球法治体系,塑造生态文明成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主流规范。  相似文献   

8.
曾向红  王子寒 《国际展望》2024,(1):75-96+160
自2021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全球性倡议。“三大倡议”不仅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重要方案,而且为中国的中亚外交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战略引领。中国同中亚五国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中亚外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当前,中国应以全球发展倡议为引领,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以全球安全倡议为引领,助力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共同安全;以全球文明倡议为引领,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民心相通与文明互鉴,进而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走上更加稳定和友好的发展轨道,并保障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取得更多切实成效。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相辅相成的历史。多样化、各具特色的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塑造着全球化时代世界的基本样貌。当今全球秩序是一个具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和霸权主导特征的不平等秩序,西方文明在其中居于强势与主导地位,美国掌控世界文化霸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连同其所属的文明处于弱势和不平等地位。现有的以美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没能解决自身产生的诸多矛盾,亟需进行重塑。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不仅是体系化的理论认知,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行动指南,为重塑全球秩序指引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在文明问题上坚持“西方中心论”和“西方优越论”,在实践中倡导“普世价值论”和“文明冲突论”,这种等级性文明观给世界带来巨大动荡和灾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要想避免陷入新一轮战乱,亟需从“文明冲突论”转向“文明交往论”和“文明互鉴论”。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全球文明倡议应运而生。这一倡议主张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对构建和平发展的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于宏源  任康华 《国际展望》2024,(2):103-120+164-165
随着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日益丧失,地球面临空前的生态危机。环境治理领域的国际政治博弈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面临集体行动困境、参与主体治理地位不对称等一系列治理挑战,难以形成统一的制度目标,亟待形成公正有效的多边合作治理机制。基于此,中国提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改革,这也构成了中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其中制度对接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发展的关键要素。从制度对接的角度出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生态文明制度对接:一是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制度对接;二是与双边、区域合作机制的制度对接;三是与中国自主提出的国际倡议的制度对接。中国的绿色领导力则是推动对外关系中的生态文明制度对接的重要基础与核心动力,并提升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际贡献。最后,在新形势下,中国应把握战略机遇,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对接,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明国 《国际展望》2023,(2):18-36+158-159
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有必要协调推进全球发展倡议与全球安全倡议的落实。元首引领的制度化峰会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和多元化的全球发展与安全治理平台,是中国协调推动两大倡议落实的重要路径。制度化峰会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国际政治和权力结构变迁的历史逻辑,也有全球发展和安全挑战需要戮力合作的现实逻辑;既有个体收益与制度收益协调的理论逻辑,也有峰会扩散重叠的实践逻辑;既有国际制度的一般生成逻辑,也有制度化峰会的独特生成逻辑。中国推动制度化峰会的路径包括基于多边国际组织的制度化峰会、基于“中国+”合作机制的制度化峰会和基于国际倡议的制度化峰会。制度化峰会的价值功能、“经济—安全”议题并重属性、两大倡议的内在联系特征以及消除部分国家误解的现实需要共同决定了制度化峰会成为当前统筹推进两大倡议落实的可行路径。中国需要在既有峰会制度中积极落实两大倡议,推动两大倡议与制度化峰会的战略对接,在议题设置中统筹发展和安全,适时打造全球发展峰会和全球安全峰会。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阐明推动现代化进程的五点主张,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球文明倡议是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对于引领世界和平发展特别是大变局下推动人类文明互鉴共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凡 《国际展望》2023,(2):1-17+158
习近平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贡献,为维护世界和平与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中国方案。从思想渊源上看,全球安全倡议形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发展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大国外交的实践探索,集中体现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的思想内涵。从内在逻辑上看,全球安全倡议以坚持全球安全观为核心要义,以国际法国家主权原则为基本前提,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根本遵循,以安全不可分割为重要原则,以和平解决争端为方法、路径,以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实践目标。从价值内涵上看,全球安全倡议具有超越西方国际安全理论,拓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的理论价值;具有统筹全球发展与安全,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实践价值;具有引发国际社会共鸣,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的传播价值;具有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彤 《台湾研究》2013,(3):35-38,43
当前全球掀起的生态文明浪潮体现了全球生态安全的责任,其核心在于探索低碳环保的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的发展道路。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信息化是生态文明的时代特质,对于生态可持续性的研究在系统维护和产业发展两个维度向操作性领域探索和深化着。全球有机农业运动践行近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中国于2016年9月4—5日在杭州主办G20峰会,倡议世界各国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首次举办G20峰会。以此次峰会为契机,中国提出创新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和倡议,引领与会国家和集团达成诸多共识,共签署28份具体成果文件。G20杭州峰会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制定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第一次采取集体行动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三个第一次充分展现了中国寻求在全球经济治理进程中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的责任担当。此外,在推动经济发展之外,中国还在峰会期间与美国一道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了中国和美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这反映了中美两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作为东道主,中国坚持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体现了中国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决心和勇气,也为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论坛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中国主办G20杭州峰会所做出的贡献,国际社会给予积极评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G20杭州峰会为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峰会议程全力推动《巴黎协定》的落实,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全球思维,提出了促进全球共同繁荣的"一带一路"重大倡议,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崇高目标理念,从而为破解人类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中国参与引领全球开放合作提供了新平台,为探索全球治理新模式、实现世界和平与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为当前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的人类世界未来文明发展走向确立了新航标。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回应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从民族未来、社会发展、人民幸福、中国梦实现等维度,系统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体"的论断,立足战略与整体设计生态文明建设;主张以硬约束全面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并从明晰责权、划定生态红线、严格法治、强化经济约束、责任终身追究等方面全面推进;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和主动开放的积极姿态,立足中国实际践行国际责任,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进程,维护人类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宏松 《国际展望》2012,(5):14-28,142
随着中国国家权力和影响力的上升,中国对国际制度的主动塑造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以WTO多哈回合谈判和G20进程为案例,考察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改革倡议及其特点。中国利用全球治理改革的"重要时机",积极致力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倡议。在倡议行动中,中国主张全球治理机制应在不改变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作出适当调整,不谋求对联合倡议的主导,秉持促进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出席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主旨讲话,深刻阐释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四点倡议,郑重宣布中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了方向.这一主旨讲话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次大会通过《昆明宣言》,汇聚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合力,提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第二阶段会议达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奠定坚实基础.作为COP15承办地,云南省努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的"春城之邀"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向世界积极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用实际行动向全球宣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推动国际社会携手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