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湖湘文化的滋养,湖南传统文化品牌具有一定的传统优势,但面对区域发展的竞争与挑战,湖南文化品牌仍存在较多突出问题。在"四化两型"和"四个湖南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下,湖南文化品牌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湖南自身的地域优势,对传统特色文化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湖南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加强文化品牌人才的培养和品牌研发的力度,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品牌发展策略。通过把文化品牌建设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创新结合起来,给予文化产业以品牌提升和内涵充实为动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2.
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中国政研会在这里举办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对这次论坛高度重视,专门发来贺信,寄予殷切希望。大家汇聚一堂,交流企业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研讨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势和任务,探索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对于推动企业文化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借此机会,我就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基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和重要途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带动基层其它方面的文化建设,推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示范和引导作用。本刊编辑部、湖南省委宣传部共同策划本期文化前沿栏目,聚焦湖南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品牌的做法和经验。从宏观层面上,集中介绍近年来湖南省通过加强对全省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和引导,着力健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打造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品牌,促进和推动全省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从微观层面上,介绍了湖南大学通过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开辟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途径,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建设“信·和”文化,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断创新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做法,为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宝安区的文化产业在深圳起步较晚,但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区文产办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在第三届文博会上宝安区文化产业异军突击,成就令人瞩目。本人有幸参加了“宝安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对宝安区文化产业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及理陛分析,认为宝安区文化产业下一步发展的总体思路可考虑为:  相似文献   

5.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弘扬我国先进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日益发展成为我国许多省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提高各省市综合实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省市提出了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思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文化产业除了要把文化与经济有机结合创造经济效益外,更应该注重弘扬中国先进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使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6.
优秀的品牌文化可以使消费者对其产品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拉动经济增长.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发展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长株潭群具有雄厚的文化产业基础,在某些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品牌,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文化品牌的建设中,我们必须将文化与市场相结合,开展文化企业强强联合,开发新的文化品牌工程,坚持"走出去"战略,开展文化的主动和系统输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战略部署,文化产业迎来了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天津这座有着600年深厚文化积淀的城市,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中冶天工上海十三冶建设有限公司工会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品牌打造为支点,以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目标,以塑造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努力推进企业的文化落地,打造了一支"上海市级"的职工锣鼓队:塑造了一支"和谐"的合唱团队;培养了一支"全民健身"的羽毛球队伍。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产业融合和互动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方式。文化产业,内涵是文化、外在形态是产业,产业融合是其本质特征之一。这既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中共哈尔滨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积极探索和拓展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加速融合的机遇期,打破产业壁垒,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让文化产业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就是以文化作为主体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而赢利,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和行业的总称。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还是弱势产业,有的还是劣质产业,存在着地域性文化供求不平衡和层次性文化供求不平衡等问题。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正视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理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文化产业与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业与文化中介组织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化品牌是文化繁荣的必然结果,是文化生活质量的标高,是辐射文化生活的圆心.文化繁荣的标志主要有精品涌现、人才辈出、以至最终的品牌形成.文化品牌是文化百花齐放局面水到渠成的产物,构成文化生活的主流,形成吸引受众的凝聚力.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壮大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品牌.在现代社会,文化品牌往往具有历史积淀深、知识密集型、高知名度、或者高技术、可复制性、可持续利用、再生产能力强等工业特点,是文化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浓缩,是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 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中国政研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企业文化论坛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企业文化创新”这一主题,分析形势、交流经验、研究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时期是历史给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最好的历史机遇,既要巩固过去10年、30年、60年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和经营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又要规避文化产业在过去10年快速发展中所出现的突出问题,紧紧抓住国际文化产业强国的发展趋势,为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推动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更大作用,谋大篇,布鸿局,创伟业。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它为我国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在黑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实施文化改革发展的“八大工程”,着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等,为推进全省文化产业的加速发展吹响号角.阐释了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推进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思考,力图为促进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企业文化是公司成员共同的理念与期盼,它具有五大要素。企业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长期性、系统性。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成果,但问题也不少。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在营造以人为本的氛围和环境,塑造核心价值观,以内养外。同时构建工作载体,使核心理念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最终体现在企业形象的不断提升上。  相似文献   

16.
企业形象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全球性经济危机背景下,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增强生存和发展实力至关重要。为此,要通过导入和实施CIS战略、造就独特的企业价值观、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员工素质、运用好广告公关宣传手段等方略举措,搞好企业形象塑造。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济南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把企业文化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铸造企业灵魂、塑造企业形象、宣传企业品牌、推动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正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研会常务副会长郅良所说:"济南市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助推器,作为凝聚员工思想、激发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全市经济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职业道德、经营作风、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企业形象等文化观念的总和。构建和谐港口企业文化,除了关注企业文化建设的共性,更要注重通过港口企业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内练精神外树形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五年来,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正确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重要工作,作为改进与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持之以恒地推进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央企业的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连年攀升,企业形象不断改善,从而走出了一条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需建立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体系,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要进一步发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体支撑和带动作用,构建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和质量效益有机统一、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要注重五大平台建设:文化科技公共技术服务,文化科技企业信息交流,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科技应用,科技企业文化创意内容开发和文化科技消费市场扩展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