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王胜俊院长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司法作风无小事,必须切实提高对加强和改进司法作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胜的认识,通过狠抓作风建设,推动提升队伍素质、提升审判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贯彻落实王胜俊院长的讲话精神,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狠抓司法作风建设,促使广大干警转作风、树新风,凝聚推动“三个提升”的强大力量,努力实现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2.
法治动态     
《中国审判》2011,(7):4-5
要闻王胜俊在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提出"十个始终坚持"2011年5月30日至6月3日,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在上海举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王胜俊发表重要讲话。王胜俊指出,要努力以"十个始终坚持"开创人民司法事业新局面,努力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向中国共产党建  相似文献   

3.
宣海林  赵洋 《中国审判》2012,(5):2+21-2,21
王胜俊出席第七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开幕式并致辞4月24日,第七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出席会议并致辞,建议上合组织各成员国最高法院秉承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进一步凝聚司法交流与合作的共识,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10,(1):F0002-F0002,1
本刊讯2009年12月22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隆重仪式为45位经过严格评审脱颖而出的“全国审判业务专家”颁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出席并讲话。王胜俊强调,人才队伍建设关系着人民法院司法事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5.
高绍安 《中国审判》2009,(12):F0002-F0002
本刊讯11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来访接待室和申诉立案大厅新址正式启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出席启用仪式并讲话。王胜俊强调,要坚持和体现人民法院的人民性,把立案接待场所建设成为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为民司法之窗”;健全制度,科学管理,规范运作,把立案信访场所建设成为“文明司法之窗”;齐抓共管,标本兼治,多措并举,把立案信访场所建设成为“和谐司法之窗”。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大法官"大学习、大讨论"研讨班上,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提高队伍素质,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做到"公信立院"。我们认为,坚持"公信立院"不仅是提高法院和法官社会形象,树立法院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1月13日上午,《人民司法》创刊55周年庆典暨《法律规则的提炼与运用——(人民司法·案例>重述》首发式隆重举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致信祝贺并提出殷切要求,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副院长景汉朝主持会议。王胜俊指出,《人民司法》杂志是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全国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思想理论阵地,自1957年创刊以来,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审判工作规律做出了艰辛努力。特别是  相似文献   

8.
杨涛 《法庭内外》2009,(9):41-41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强调,要坚守司法的人民性,"本着良知和正义适用法律,拉近司法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在利益诉求多样、价值取向多元的今天,这样的观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11月12日在党组扩大会议上表示,将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确保公正廉洁司法.王胜俊认为目前极少数人民法院领导干部存在滥用职权、收受贿赂、徇私舞弊、腐化堕落的现象,已经"严重损害了人民法院和法官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法律权威性和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江苏调研时对能动司法做了全面科学的阐述,并强调能动司法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必然选择。王胜俊院长的重要讲话,对一直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议不断的司法能动性问题给予了肯定回答,统一了对能动司法的认识,指明了能动司法的工作方向,对今后我们自觉  相似文献   

11.
一、当代中国能动司法产生的背景分析自2009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江苏调研时的讲话开始,能动司法真正走入法律实务界和法学理论界的视野。此前,我国对能动司法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引介美国的司法能动主义理论并与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布莱克法律词典,司法能动主义是指与司法克制主义相对应的一种司法哲  相似文献   

12.
赵沨 《人民司法》2012,(21):50-51
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人民法院文化建设与人民法院工作理论研讨会于10月18日在天津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致信表示祝贺,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会长沈德咏出席会议并讲话。王胜俊首先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向一直以来热情参与审判理论研究、积极支持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3.
2009年2月11日,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王胜俊在会议上强调,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定要立足于人民司法事业兴衰成败、立足于提高司法公信力、立足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认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相似文献   

14.
正王胜俊院长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立意高远、文风凝练,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契合法院工作实际,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对不断提升司法公信的重要要求。围绕着如何提升司法公信力,这几年,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下,福建法院坚持以"提升司法公信"为主线,以"案结事了人和"为审判工作目标,"公信立院"、"公信立庭"、"公信立人",不断提升司法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和社会认同度。  相似文献   

15.
当前司法工作存在的大问题是什么?是公信力不高。有些案子,无论你怎么判,人家就是不信;你自认为已经判得很公正了,可人家就是不信你是公正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新任中基层法院院长培训班上关于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讲话,引起许多人的共鸣和深思。公信是什么?就是公众的信任。公众是司法公信力的评价主体,他们的评判直接制约着司法公信力的高与低。  相似文献   

16.
田炼 《中国审判》2012,(3):48-48
在胡锦涛主席发表的2012年新年贺词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再一次成为中央在今年工作部署中的重要任务。王胜俊院长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也提出,要深化能动司法,加强涉民生案件审判工  相似文献   

17.
正王胜俊院长的报告既全面肯定成绩,也毫不掩饰地指出了当前法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提出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法院工作的努力方向。报告有特色、有深度、有新意,是一个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报告,是一个追求司法公正、公开、公平的报告。王胜俊院长的工作报告集中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体现了改进文风、务实司法的要求;体现了"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体现了与时俱进、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体现了公正司法、廉洁司法的  相似文献   

18.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出,人民群众的感受是司法改革的风向标;法院司法改革的具体推进也可以总结为:保民生、纾民困、听民意。保民生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为人民司法的内在要  相似文献   

19.
赵沨 《人民司法》2012,(3):65-66
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座谈会于2011年12月28日、29日在北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对本次会议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坚持总体工作思路,推动队伍素质提升。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出席会议并讲话。王胜俊在批示中指出:队伍建设是人民法院永恒的主题,事关人民司法事业兴衰成败。近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广大干警政治业务素质和司法能力,为推动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随着世界形势的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  相似文献   

20.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大法官研讨班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强调,要坚守司法的人民性,本着良知和正义适用法律,拉近司法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在利益诉求多样、价值取向多元的今天,这样的观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