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围绕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这一唯物史观的核心议题,陈先达先生从社会历史规律异于自然规律的特点,社会历史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社会历史规律与人的意志、目的和动机的关系,社会历史规律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关系,历史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和反决定论的关系等多个侧面多种角度作了阐释。本文就此进行概述,希望以此推动这一重要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指现实的人认识到了自然规律或社会历史规律,使自己的行动自觉遵循和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自觉按照规律办事,它体现了人的主体性、自觉能动性;合目的性是指人由于认识和把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在实践中能够达到自己的甘的,把理想客体变成现实。发展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发展一般进程的理性认识,是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作为新时期指导我国社会建设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贯彻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陈学珍 《理论导刊》2003,(10):46-47
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不仅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上,有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切实做到“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社会形态研究的方法论启示刘玲玲马克思花费一生的时间,认真研究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充分占有翔实的历史材料基础上,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他关于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过渡演变过程及其规律的阐发,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从...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是从"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统一关系来把握"历史"的."社会"在其根本上是人的历史性的存在方式,离开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社会"本身并不存在,更无所谓"社会发展史".人的社会历史是由人自己创造的,社会规律体现人的自主活动规律,随着人"社会关系"的变化,作为共同体的社会性质也将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乔晖 《理论探索》2004,(4):34-35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是加强我党建设的根本依据。对执政规律的认识不仅要从历史和实践出发 ,还要从执政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辩证关系出发。认清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必然 ,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常嘉宝 《学理论》2011,(17):25-26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人的现实实践活动、世界历史以及人类精神文化作出了科学的阐述,它既有对历史微观的内在层面的理解,也着重探讨了历史运动的一般规律。在其发展过程中唯物史观强调人的社会主体地位,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人与人的和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为我国在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魏荣耀,朱雪蓉社会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它自己的规律。人们只能发现规律、适应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违背规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  相似文献   

9.
对社会规律即人的活动规律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哲学或现行哲学在揭示“社会规律即人的活动规律”的科学内涵时,尽管在文字表述上各有不同,但其思维模式或论证方法都大致如下:(1)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社会规律也不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这是社会规律问题上的唯物论;(2)同时,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规律,——这又是社会规律问题上的辩证法。对此当前理论界学者们褒贬不一,本文试就该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伊立红  赵鑫 《求知》2003,(9):32-3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当代国内外各种情况发生深刻而重大变化的历史条件下,站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更深刻认识、把握、运用和发展的新高度,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  相似文献   

11.
在技术非中性论看来,现代技术在本质上是非中性的,具有先验性、普遍性、自主自律性、宗教性的基本特征,是构成支配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生存命运的惟一逻辑。技术非中性论对技术地位作用的绝对化强调,否定了人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根基性决定地位,忽视了人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是物质创史观,还是实践创史观孙咏,丛大川历史观的根本问题是谁创造了社会历史。凡断定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自然物质活动自身创造的称物质创史观,亦可称唯物史观;凡断定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称实践创史观,亦可称实践史观.那么,马克思的历...  相似文献   

13.
黄莉 《学理论》2009,(18):1-2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不仅为人们认识社会历史结构和发展规律提供了一种理论武器,而且直接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该文主要从理论基础、研究预设、知识完整性三个方面论述唯物史观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金轩岩 《求知》2014,(4):32-32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要深入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地认识国情.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一要深刻领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提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清醒把握,对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领导实践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然而人类对领导活动科学规律的自觉研究和科学认识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的产物.人类社会的领导实践经历了由朴素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类对领导活动规律的认识也同时经历了由经验到科学、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揭示领导科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明确领导科学的历史使命,使领导科学成为推动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学术力量.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对待自然事物,特别是对待社会事件的决定论观点和非决定论观点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自然事物特别是有自由意志参与的社会事件,其因果联系是复杂的,变化是多样的,不能因为其联系的复杂性和变化的多样性而否定其联系的客观性和发展的必然性,也不能因为其客观联系和必然趋势的存在而否认其联系的偶然性和变化的多种可能性。社会历史事件是社会历史主体活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祝福恩 《学理论》2008,(19):50-5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此应从理论视角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诠释。  相似文献   

19.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学是对人类经济活动及其关系的抽象概括。社会制度则是把人类在经济活动及其它活动中形成的主要关系制度化、法律化。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社会主义本质,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内含,对我们不断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马克思、恩格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从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入手,揭示了人类社会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而发生社会经济形态不断新旧更替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化机器大生产的发展,必…  相似文献   

20.
于婷婷 《学理论》2012,(23):175-176
在15世纪的不同年代中,郑和与西方的航海学家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航海活动,两种航海活动有着深刻的背景差异。我们应该以史为鉴,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把握住历史的机遇,着眼长远,才能在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