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农民工问题是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一个缩影。农民工的称谓、经济能力低和公平感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成为困扰农民工的问题。为此,要积极引导,改变农民工的传统就业观念,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实行农民工“公民”身份,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合;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农民工利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2.
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是今年“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城镇化是滞后的。认识上也有偏差。一些地方搞的是土地的城镇化和城市的美化。与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关系并不紧密。目前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但依然很难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与必然结果。在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水平长期以来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实施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是城市化滞后的直接原因,城市规模分布不合理减缓了城镇化进程,新工业化弱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城镇化滞后制约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和进程,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市场扩张能力疲弱。要解决城镇化滞后,必须深化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加快产业转型,提升工业化水平,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的那些居住地被规划建设为城市而不再从事农业的"离土不离乡"农民的市民化,和从农村来到城市就业的"离土又离乡"农民工的市民化一样需要引起重视。农民市民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农民居住空间的城市化、社会身份和职业类型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市民化,概括地讲是指农民向城市转移,最终融入到城市并转化为城市居民,获取与市民相同的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具体来讲,农民工市民化,是指"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交际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1]我国农民工是社会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逐渐形成的一个独特阶层,其产生有着历史的和制度的因素,其身份向市民转变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必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条新型的道路将为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提供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城市定居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民工选择城市定居的却很少.个人意愿长期居留城市的只有20%,主要是收入水平、社会制度、自身素质及家庭状况等客观因素起了制约作用.促进农民工城镇化转变关键在政府,核心是从制度上给予农民工平等待遇.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制度根源是城乡二元住房制度改革滞后,主要表现为新生代农民工无力在城市购买住房、在住房租赁市场处于弱势地位以及住房质量和居住环境较差。住房政策作为体现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方面,探索如何使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到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中来,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自我实现和社会融入具有重要价值,对加强社会治理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快速推进城镇化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关注农民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奋战在城市建设的不同岗位,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贡献着他们的力量,然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致使他们成为游走于城市和乡村间的"候鸟"。能否改变当前的现状,将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甚至将影响到我国新型城镇化能否顺利推进。通过改善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现状,解决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加快城乡医疗补偿机制对接,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等措施,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让农民工真正成为城市的一员。  相似文献   

9.
聚焦农民工“返乡潮”:原因、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户籍制度的约束、惠农政策的实施、城市经济的衰退、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等原因,一些大城市纷纷出现农民工返乡现象,这不仅会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效应,直接影响到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且会给农村地区带来一定的影响.解决农民工“返乡潮”问题,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寓管理于服务”的新理念,推进制度变革,接纳农民进城,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要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创业,推动城镇化建设;要从宏观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走产业化升级道路.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深刻影响了农民的权利构成、实现方式,尤其是促进农民分化成为失地农民、农民工、职业农民和农村依附人口四种群体。"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分化后不同的农民群体类型的权利体系应有着不同的保护重点。只有有针对性的到位的权利保护,才能确保四化同步发展,才能确保城镇化质量。  相似文献   

11.
《求实》2013,(12)
综观我国30多年的城镇化历程,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和发展。广大欠发达农村地区正在或将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须寻找城镇化建设与实现农民利益之间的平衡点。为此,县域农村一方面要注重中心镇建设,另一方面城市要积极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而中心镇应建成"四化"协调发展、注重社会效益、引领现代农业和培育职业农民的小城镇。唯此,新型城镇化建设才有可能成为农民实现小康生活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围绕我国城镇化路径存在激进和保守之争。要理解农民城镇化的真实逻辑,必须要从农民主位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农民进城买房现象的分析发现,当前农民具有强烈的城镇化动力,其动力机制是经济发展、家庭代际关系、社会竞争及公共政策等方面综合作用形成。然而农民在进城的同时保持了理性的思考和选择,他们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保持了与农村和土地的联系。这种城市与乡村的互补关系构成了农民城镇化的限度。半工半耕式的城镇化道路是当前农民的最优选择,政府应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制度的发展与“三农“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显现与土地制度的变革是紧密相连的."三农"问题实际上就是土地问题.农民问题就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农业问题就是农业土地经营问题,农村问题就是农村城镇化的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农村土地制度及有关政策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社区与经济园区共建不仅有利于统筹安排社区化条件下的农民生产和生活,推进农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步转变,也有利于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应当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促进农业集约化发展;抓好社区农民的就业转型,防止"空心村"的出现;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战略,合理承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产业转移,从而产生"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居民化"三位一体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目前的法治现状较不理想,法律一定程度上处于虚置状态.农民选择法律的成本与收益之间不能形成合理的关系,社会成本、经济成本及可能的司法腐败带来的成本均不支持农民选择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从经济学角度看,"厌讼"是农民在中国农村现实条件下的一种理性选择.因此,要建立合理的机制及加强相关制度建设,降低农民诉讼成本,才能使中国农村走出法治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人与资源的矛盾突出,农业风险大、比较效益低下,欲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遵循现代化发展规律,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改变我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现状,推进我国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突破制度障碍。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以人口迁徙自由为最终目标的户籍管理制度、规范的农地流转市场体系、统筹城乡的劳动就业制度和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开篇的话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民,在30多年前,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落地、生产关系的改变,焕发出巨大的热情与能量,不仅实现了温饱,还用双手支撑起现代化、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厚重基石。时移世易,曾经"良田二三亩、屋舍三五间"的理想农家生活,却面临着落后、贫穷的侵蚀,富裕、发达的城市也映衬出农村的单薄、脆弱。传统的  相似文献   

18.
丁静 《求实》2018,(6):85-96
中国特色城镇化,政府政策安排是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城乡二元区隔政策为工具手段,调节着农村农业农民为工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供给,由此,城市社会管理系统是排斥农业转移人口的,仅在经济层面接纳,"人的城镇化"被"物的城镇化"取代。新型城镇化时代,必须矫正政策偏差,政策设计要尊重农业转移人口意愿,政策选择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政策运行要兼顾相关主体利益,充分调动各市民化主体积极性,形成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合力。  相似文献   

19.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运行的逻辑起点与理性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城镇化,政府政策安排是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城乡二元区隔政策为工具手段,调节着农村农业农民为工业发展提供生产资料供给,由此,城市社会管理系统是排斥农业转移人口的,仅在经济层面接纳,"人的城镇化"被"物的城镇化"取代。新型城镇化时代,必须矫正政策偏差,政策设计要尊重农业转移人口意愿,政策选择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政策运行要兼顾相关主体利益,充分调动各市民化主体积极性,形成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合力。  相似文献   

20.
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求实》2013,(6)
家庭农场是我国未来重点培育的农业经营主体。根据家庭农场的内涵并以江西水稻种植为例进行分析,家庭农场的土地适度规模为70-150亩。要达到这样的适度规模,存在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工看重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农村人力资源匮乏、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低等制约因素。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好农民承包权流转服务、提高财政补贴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等措施将有效促进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