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任映红  任江南 《求实》2008,2(5):18-20
我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日益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理论界关于政党制度研究成果也较丰厚.但是,由于这些研究多是从执政党的视角展开的,而往往忽视从参政党的视角解读"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深层次内涵,这其实会限制我国政党制度的潜能的开发和优势的发挥.坚持"党的领导"与"多党合作"的有机统一;发挥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作用和优势;保证民主党派工作的相对独立性,这是参政党视野下我国政党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新型政党制度"一经提出就引发了我国学术界研究热潮。通过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横向对比,以及本国政党制度历史发展的纵向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被历史实践证明了的必然选择,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结晶。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掌握其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价值维度、世界维度所呈现的逻辑意蕴。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党内民主建设的关系体现在:政治文明的主要表现是制度文明,政治文明的核心或载体是制度建设;政治制度建设的核心是政党制度建设,对执政党的研究应该把政党制度研究放在首要的地位;共产党处于多党合作的核心地位,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规范化制度化关键在共产党,强大的、具有民主精神的执政党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型政党制度论"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为指导,在新时代条件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新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在利益表达、社会整合和决策民主方面具有旧式政党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必须强化概念创新和实践创新,探索新型政党的内在机理和有效形式,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郭玥 《探索》2022,(5):118-128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加强团结、合作共事,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制度安排。新型政党制度是由一系列具体规范分层实施、有效衔接而成的制度规范体系。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逻辑结构,是以宪法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规定为基础规范、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民主党派规章制度为主体规范、以人民政协规章制度为重要规范的有机整体。不断健全这一结构,持续推进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有助于深入理解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和优势、正确认识和解决新型政党制度中的现实问题、更好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政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坚持和完善的必然结果。中国政党制度发展的基本经验和启示主要包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切实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断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形成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良好局面;提高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创新多党合作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政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既不同于西方国家实行的两党制、多党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创立了一种崭新的政党制度形式、新型政党关系、政党执政方式以及人民民主实现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独特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政治文明导向作用的制度载体,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明建设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确立、发展和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政治意识文明要求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政治制度文明要求加强多党合作的制度化建设,政治行为文明要求加强执政党、参政党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9.
比较欧美和东亚政党制度的制度化和民主化的变迁,是认识政党制度的一个有效视角.宪政架构、社会文化结构以及大众传媒状况构成了政党制度特色及其运作的基本的外部条件,而从以忠诚为价值取向的群众型政党向以忠诚和"问题"为纽带的全方位政党的转化是建立稳定而民主的政党制度的重要的内部条件,欧美和东亚在这些方面的差异是其政党制度的制度化和民主化存在较大差异的基本原因.无论欧美还是东亚,都要根据这些基本条件以及发展阶段在各自的政党或政党制度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或者说在竞争性与合作性政党关系之间达成一种妥协,这是政党制度高效运作和提高自己的制度化与民主化水平的一条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多党合作制度重新获得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交政党制度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多党合作理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继承中开拓创新,多党合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党合作的机制逐步完善,多党合作的功能进一步发挥,多党合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