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洪鸿 《台声》2011,(12):16-23
如果说当年余光中这首《乡愁》诗,道尽了当年海峡两岸这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了两岸同胞团圆的心中苦闷,那么今天,在这湾“浅浅的海峡”上空,已然架设了一座“宽宽的、畅顺的大桥”。桥的全称为:“亲情乡情两岸情之桥”;  相似文献   

2.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是诗人余光中30多年前的乡愁,也是所有漂泊在外游子的乡愁。  相似文献   

3.
荣波 《统一论坛》2007,(5):40-42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相似文献   

4.
“这一湾浅浅的海峡,确实是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温家宝总理两年前一席肺腑之言,情之切切,闻者动容。一湾浅浅的海峡,在地理上凿开了大陆和台湾,却隔不断两岸同胞水乳交融血脉相连的亲情;一小撮民族败类设置的绊障鸿沟,绝对阻挡不了祖国的统一大势和广大台湾人民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热切向往。3月14日上午9时30分,当十届全国  相似文献   

5.
2008年11月3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领的协商代表团从北京启程,跨越一湾浅浅的海峡,飞向台北。这是大陆第一次派出庞大代表团踏上宝岛,进行协商,开展对  相似文献   

6.
陈筠 《两岸关系》2009,(1):12-13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上世纪70年代,台湾诗人余光中于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的名作《乡愁》,道尽了无数台湾同胞的思乡情怀;  相似文献   

7.
<正>曾几何时,浅浅的台湾海峡是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曾几何时,台海阴云密布,两岸军事对峙,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浅浅的海峡尽管咫尺之隔,却让人望而却步,如天堑般难以逾越。迈过海峡,踏上回家的路,走了整整38年,或者更长。浅浅的海峡,承载着台湾游子的万般无奈和浓浓的乡愁。正如著名诗人余光中《乡愁》中深切地呼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  相似文献   

8.
台湾有多远?跨过那一湾浅浅的海峡,将长久以来心目中拼结的“台湾印象”与亲历宝岛的“台湾体验”映照起来,众多大陆民众旅行台湾的愿望,会在这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实现吗……  相似文献   

9.
王煜彦 《台声》2011,(3):71-71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出生在台湾,在山东生活了28年的山东省政协委员沈玉英,时常会想念对岸的家人。济南与台湾直航提案的实现,让她切身感受鲁台之间传递的脉脉温情。而沈玉英等也是两年前提出鲁台直航的提案人。  相似文献   

10.
<正>“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这首诗里深深地吐慕着拳拳的游子之心,引起两岸同胞强烈共鸣。乡愁里,蕴含着台湾同胞对亲人同胞的思念、对回归故土的渴望、对两岸统一的期盼。也正是这股乡愁的力量,召唤着一批又一批台湾青年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积极投身到大陆相关省区、特别是福建省热火朝天的乡建乡创事业中;他们是乡村建筑设计师、乡村营造师、村庄规划师、文创设计师、生态“新农人”……他们正努力以自己的兴趣发挥热情和专业与专长,  相似文献   

11.
夏燕 《观察与思考》2008,(13):24-25
“海峡的水是深?是浅?脸上的泪是苦?是甜?三十八年是长?是短?眼前的事是假?是真?离家的时候还是青春年少,回家的时候已是风烛残年。但愿不必再等三十八年,两岸才能携手,海峡才现欢颜。” 1987年12月12日,新加坡诗人适民先生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宝岛台湾开放民众到祖国大陆探亲访友不久。大时代的剧变,带来数不尽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又深藏着多少人的无尽等待和期盼……1950年前后,国民党军队撤离大陆——没想到,很多人这一去,便从此与家人远隔天涯,那时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一湾浅浅的海峡,之后竟要用足足半生的时间来跨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来大陆的台胞越来越多,他们或经商,或求学,或只为追求一种理想及心中的至爱留在了大陆,在这片热土上,他们书写着各自的精彩传奇。“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大陆的许多台胞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春节期间不能回台湾与亲人团聚。为此,本刊特别采访了今年春节不回台湾的5名台胞,让他们通过本刊把自己在大陆的生活情况告诉海峡对岸的亲人……  相似文献   

13.
最早读余光中,是他那首著名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面对着一湾浅浅的蓝,却“无处话凄凉”。这是怎样的一种痛啊。余光中,1928年9月9日出生在江苏南京。父亲是福建永春县人,母亲为江苏武进县人氏。少年时期,余光中随着母亲生活在江苏。从小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以及江南水上的润泽,使得余光中的记忆永远留下了“…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20,(9)
正每年的清明,两岸同胞都是一次牵挂的远行。焚香祈福,踏青祭祖;把无尽的思念,送往天际的国度。在我们生命旅程中,曾有一个人陪你走过难忘岁月;现在却永远离开了,身影却在无数次追思中……发生在台胞陈若君姐弟身上的故事,让人们感叹到潸然泪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却在那边。"  相似文献   

15.
尚道 《台声》2006,(10):48-52
浅浅的台湾海峡,阻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情恋,在大陆生活着许许多多从台湾远嫁到大陆的台湾女性,在大陆她们被爱称为“台湾媳妇”。从台北嫁到大陆的连凰岑就是其中之一,每一份跨越海峡的爱恋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那连凰岑的故事又是什么那?那就跟着记者一起感受连凰岑所讲述的那些故事和故事中的酸、甜、苦、辣。连凰岑告诉记者,她和许多嫁到大陆来的“台湾媳妇”一样,和先生的相遇是在她来大陆参加学术交流会的途中。那是在1998年刚刚结束在西安的学术会议,准备独自到昆明去旅行。在从西安开往昆明的火车上遇见了后来成为他先生的肖雷。台湾的…  相似文献   

16.
广敏 《人民政坛》2009,(7):47-48
造物主也许不曾想到,一弯浅浅的海峡,非但丝毫阻隔不了潮水一般汹涌的亲情,反而让海峡两岸萌生了无数穿越时空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余光中 走好     
正《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一个代表两岸"文化共同体"的符号诗在这头诗人在那头台湾的乡愁大陆的痛一首《乡愁》让无数读者认识了余光中。2017年2月14日,享誉两岸的台湾"乡愁诗人"余光中在台湾高雄医院病逝,享年89岁。  相似文献   

18.
若兰 《两岸关系》2015,(3):59-61
<正>台湾诗人余光中著作的《乡愁》的最后一段是"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0年后海峡两岸通航,余光中先生又续文一段:"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也去那头。"而今,我应了余老先生《乡愁》的续文,我真的通过武汉开放赴台湾个人游这条长长的桥梁,去了海峡那头。2014年3月16日,我与先生舫兄登上飞往台湾班机,我庆幸,梦想多年、筹备多日的台湾之旅终于成行了。自1949年在昆明与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父亲一别,他去了台湾,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举国上下热议这个历史性文告。一首《乡愁》借着自媒体的快速传播,迅速在网络再次流传。"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1977年  相似文献   

20.
东方 《台声》2005,(12):32-33
台湾是一个美丽的岛屿,虽然与大陆只隔了一湾浅浅的海峡,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与我们的距离感觉上有些遥远。这是一块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这里有我们歌声里描绘的阿里山,我们民谣中的日月潭,还有很多歌词里唱到的“小城”、“忠孝东路”、“西门町”,是很多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是很多人渴望踏上的热土,如今这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它已经触手可得。中国旅游协会会长邵琪伟任团长的大陆赴台旅游考察团一行,为赴台旅游的早日实现,推波助澜。赴台旅游的时间表,已经清晰可见。邵琪伟表示,今年5月3日,中共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受权宣布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大陆来讲,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已经没有政策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