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20,(1)
正"寻访陈映真"的旅程,是一趟温暖而又百感交集的旅程。我感慨良多,而又获益良多。我更加深化了对陈映真先生文学创作及其思想的认识,对他的人民立场与中国立场认识得更为深刻。在这次寻访陈映真先生的过程中,聆听了关于吕正惠、罗岗、郑鸿生、赵刚等诸位先生关于陈映真的讲座,使我受益良多:吕正惠教授结合个人的生命史、阅读史,包括白色恐怖时期阅读左翼书籍的困难,来讲述陈映真先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     
《台声》2020,(1)
正2016年11月22日,初冬,飘雪的时节,陈映真离我们而去。作为著名的作家,陈映真的作品感动着无数人,影响至今;作为爱国者,他积极奔走海峡两岸,大力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卓越贡献。2019年11月26日至12月2日,参加全国台联等单位主办的纪念陈映真征文大赛颁奖典礼的陈映真先生遗孀、两岸专家学者、"纪念陈映真征文大赛"部分获奖者和参加"寻访陈映真原乡文化采风研习营"台湾营员等百  相似文献   

3.
温晔 《台声》2019,(20)
<正>这是一篇关于陈映真早期作品中外省人书写的征文,选题较有新意。作者发现,在台湾本省籍作家中,陈映真是为数不多的以外省人为主要书写对象的"异类"。通过对陈映真早期作品中外省人故事的爬梳与分析,作者体会到了陈映真先生对外省人历史际遇的"理解之同情",以及期盼族群和解的良苦用心。文章主题突出、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1月22日,台湾作家陈映真在北京离世。又一位"老灵魂"在这个飘雪的11月踏上归途。陈映真的文字对两岸的无数人都产生过巨大影响。2018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由全国台联主办,全国台联文化宣传部、陕西省台联承办的陈映真纪念活动在北京和陕西举行。机关座谈,铭记与传承陈映真精神陈映真先生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7,(7)
正3月23日下午,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副会长杨毅周亲切会见了台湾统一联盟原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陈映真先生遗孀陈丽娜女士。会见期间,汪毅夫对陈映真先生的不幸离世深表遗憾。他表示,陈映真先生对生活始终保持信仰、希望与爱,他用自己的文字将一个真实的台湾告诉  相似文献   

6.
李勇 《台声》2019,(20)
<正>这是一篇考察陈映真"中国情感""中国立场"的由来与价值的论文。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有趣且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具备了"日据""本省人""入狱""对大陆当代社会发展的批评"这几个背景"要素"的陈映真,能够矢志不渝,终其一生坚定中国情感与中国立场?论文主体部分即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作者发现,"白色恐怖"带来的伤痛、鲁迅作品(尤其是《阿Q正传》)的启蒙、家庭环境的影响等,是陈映真少年时期萌生中国情感的重要原因。在陈映真成年后,这一情感又随着阅读左翼书籍、入狱等种种经历得到巩固与加强。论文随后进一步分析了陈映真的思想构造,  相似文献   

7.
回归乡土 关怀社会──访台湾著名小说家陈映真徐晓燕陈映真先生,本名陈永善,是台湾著名的小说家兼评论家。不久前,他来北京参加两岸文学家、学者有关台湾文学的研讨会,笔者拜访了他。陈映真高高的个头,身材魁梧,穿一套深灰色西服,讲起话来声若洪钟。这位赫赫有名...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9,(23)
<正>11月26日至12月2日,"走进青年——纪念陈映真系列活动之陈映真文学周"在华侨大学举办,10位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在华侨大学文学院讲授相关议题的公开课,从陈映真的人生经历、文学作品,到他反帝的民族主义,再到他对"台独"的深刻批判等多角度诠释陈映真。期间,还组织了台湾的嘉宾走进陈映真原乡,感受泉州当地的人文历史。"大清国,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石盘头,楼仔厝……"伴随着华侨大学文学院青年学子们的朗诵,11月27日,由全国台联、中国作家协会、台湾人间出版社共同主办的"走进青年——纪念陈映真系列活动暨  相似文献   

9.
<正>陈映真与鲁迅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但以往的论述比较偏重于从精神气质、政治立场和艺术风格的角度来讨论鲁迅对陈映真的影响,《陈映真早期小说对鲁迅的国民性思考的接受与衍义》一文独辟蹊径,在更具体的"国民性"思考与批判层面,指出陈映真早期小说对鲁迅富有创造性的接受和转化,具有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台湾视野,不能简单地将两者进行比附,需要注意陈映真所发挥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陈映真与鲁迅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甘基 《台声》1998,(12)
1998年11月2日晚6点30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贤进接报告厅灯火辉煌。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因其杰出的文学创作而被中国人民大学授予客座教授头衔。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郑英良先生、全国台联副会长陈贵州先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邓友梅先生出席了此次仪式。陈映真在仪式完毕后作了《中西方教育之我见——回顾与前瞻》的演讲,获得了在场300余名到会师生的热烈掌声。11月3日上午,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华人文化研究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共同主办的《陈映真文集》首发式暨作品座谈会在北京举行。陈映真先生…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20,(1)
正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结巧妙而难以琢磨。回想起来,小学时读到陈映真先生的《将军族》《我的弟弟康雄》竟成为心灵深处最初埋种的种子,它长期蛰伏一隅,幻化为多种形态,终于在今年冬天开花结果。陈映真先生的文学与思想成为两岸苦苦求索于古今中西之间的知识分子的"接头暗号",彼此因为对于陈映真的熟稔与喜爱有了共同的话题,试图超越两岸分断制造的空间隔膜,在更为深湛的层面会见暴力所欲湮灭的历史。忝列为阅读  相似文献   

12.
正刘大任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陈映真读书会的成员,由于赴美留学,在陈映真案破获时逃过一劫,未被逮捕。后来在美国成为"保钓"运动的核心成员,一心向往社会主义祖国。文革后期回到大陆参访后,又对大陆的政治社会现实大感失望。其后多次旅游大陆,心态有所调整。刘大任本人也是著名的小说家,也有许多杂文集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他所书写的陈映真尤其值得注意,因为从他对陈映真的批评,特别能看出"保钓"之后他自己思想的几度变迁,同时也可以反衬陈映真思想的坚定。  相似文献   

13.
<正>陈映真是台湾统派的著名领袖,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大陆同胞所熟知和钦佩,但他的思想却和大陆改革开放后的文化氛围相背离,以至于被某些人视为"落伍者"。作者原来既知道陈映真,但又不了解陈映真,可说是标准的时代思潮下的产物。由于偶然的因素,有机会系统阅读陈映真的作品,才豁然发现,他对当代中国许多感到困惑的现象,都可以在陈映真的思想里找到解答的方向。本文获得8位评审的一  相似文献   

14.
<正>《行走在山路上》不仅是作者阅读陈映真小说《山路》的体会,这一体会的深刻之处在于,书写革命者的重点其实落在了对"革命之后"如何继续前行的焦虑,正如陈映真自己所言,"赴死与囚锢,会不会终于成为比死、比半生囚禁更为残酷的徒然"呢?恰恰是这种焦虑,使得"行走在山路上"同时也揭示出作者进一步思考如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讨论陈映真小说《山路》(1983)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通过对女主人公蔡千惠形象的分析,阐释陈映真左翼思想与文学镜像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双生"的生命体验与对市镇知识分子的灵魂洞察,形成了陈映真小说创作的原初构图;基督教的赎罪与牺牲,与左翼思想中对底层劳动者的人道主义同情,构成了蔡千惠形象的崇高之美,而她前后形象的差异与矛盾,源于对知识分子人格的再度模拟。左翼知识分子由"革命的挫折"所造成的精神创伤,无法直接言说,必须加以"性别转化",以女性的形象重新编码,并重构男性历史。  相似文献   

16.
台湾著名作家、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前主席陈映真自1990年2月率团首次到大陆访问以来,已先后6次踏上这块为他深爱的父祖之地。他原叫陈永善,1946年,即9岁那年双胞胎哥哥陈映真不幸夭折。为了纪念同他至亲至爱的哥哥,也为了安慰悲伤的父母,他改叫哥哥的名字“陈映真”。陈映真先生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他用那动听的男中音告诉我;祖上从福建移居台北,到他已是第八代了。早在孩提时代,大伯父就经常教他们几个孩子一起背颂祖籍名称:“大清国,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龙门乡,石盘头村。”他把这19个字背得滚瓜烂熟,在他幼小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万商帝君》是陈映真先生1982年发表的一部小说,1984年5月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小说由"凡劳苦背重担的人、ROLANTO、花草若离了土、荒芜的河床、小天使、彼得·杜拉卡"六章组成。陈映真是台湾作家,对于他的作品特别是文风,我们很多人是陌生的。比如一些台湾的说话、叙事方式,中文中不时蹦出些英文单词,对习惯纯中文描写的读者来说,或许有些不习惯。  相似文献   

18.
与所谓理性的或经济的民族主义类型不同,陈映真秉持的是"反帝的民族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过程造成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的贫穷落后以及第三世界反抗新、旧殖民主义的历史,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外反帝和对内争取贫弱阶级权益双重任务的叠加是其特点之一."台独"思潮的膨胀是陈映真坚持"反帝的民族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理由,因"台独"的根源之一在于世界冷战结构及其意识形态,只有"反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台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映真生平     
《台声》2019,(20)
<正>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代表,著名文学家,台湾文学家,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领袖和理论家,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创盟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陈映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11月22日14时3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陈映真先生1937年11月6日生于台湾苗栗县竹南镇。受时代影响,青少年时就接触进步思想,逐步树立了追求进步、追求统一的人生理想。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做过中学教员、药厂职工。1968年,因从事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正>陈映真先生是台湾著名文学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代表,台湾爱国统一阵营的杰出领袖和思想家、理论家。他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通过个体命运书写时代,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现当代台湾历史和现实。他满怀人间爱,站在民众立场,对台湾政治、社会弊端,展开勇敢无畏的批判。他矢志不渝追求国家统一,颂扬台湾同胞爱国爱乡传统,揭露"台独"的荒谬和危害,呼吁台湾同胞投身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