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洋 《两岸关系》2020,(5):59-60
正2008年7月,罗鼎钧第一次"登陆",那时的他还是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一名本科生,来厦大参加闽南文化研习夏令营活动。当年初识大陆的罗鼎钧,对这里的一切还很陌生。转眼12年过去了,罗鼎钧在大陆走遍了大江南北,并和一个东北姑娘从相识、相恋到结婚生子。从"台北男孩"到"东北女婿",罗鼎钧12年来的"奇幻经历",见证了两岸关系的跌宕起伏,也亲身实践了两岸之间的融合发展。12年前,他敞开心怀"走进"大陆在大陆台青圈小有名气的罗鼎钧,近年  相似文献   

2.
张鹏 《两岸关系》2014,(4):69-70
<正>听说台湾诚品书店要"登陆"了,首站苏州、上海店明年第二季度开始试运营,预估未来几年大陆总店将达6至8家。这是大陆爱书人的好消息,也让人不免担心它在大陆能够走多远。诚品创办人吴清友有一句名言,"开书店很简单,开一家诚品却很难。"其实,在大陆开一家书店很难,在大陆开一家诚品的难度更不能低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15)
正"人多地广、天然资源丰富以及拥有雄厚骄傲的文化资产",这是我从别人的口中听到的大陆。和大陆有关联的我,在台湾是被称为"外省人"的后代。外公在当时大陆战火遍地、混乱的年代,随着国民党军队来到台湾落脚定居,在台湾生活养育了我的母亲,"外省人"二代。外公很亲切,浓浓的大陆口音显得跟台湾本省人不同,这也就代表着我和大陆的缘分及关系。  相似文献   

4.
台声新媒体     
《台声》2015,(14)
<正>台胞来大陆"说走就走"6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的决定,其中两岸讨论最多、点赞最多的一项,就是7月1日后,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V微博摘登1从台湾开放到大陆探亲至今,两岸的交往正逐渐从隔膜走向热络。越来越多的大陆游客赴台感受宝岛特色的风土人情,更有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来大陆旅游、学习、就业、投资。——人静风动一枝花2台胞到大陆真正拥有"说走就走"的"任性"心境,对经常往来两岸的人来说既省钱又省时。台商和台生  相似文献   

5.
40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曾长期相互壁垒森严.自1979年大陆方面首倡"三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之后,两岸关系出现了重大转折.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之后,两岸"互动"的形势明显加强,其间虽然还会有种种波折,但总的趋势是缓和代替了对抗,统一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16)
<正>"大陆的金融业很发达,比台湾金融业的限制要少。希望更多的台湾青年人到大陆看一看。"第一次来大陆实习的台湾大学生黎正雄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黎正雄的实习单位是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他说,在台湾一些媒体的长期渲染下,他一直以为大陆金融业发展滞后,这次实习完全颠覆了他的印象。"大陆拥有庞大的内需市场和雄厚的资本额,金融业的前景很广阔。"7月初,来自台湾20多所高校的54名大学生参与了第五届台湾大学生重庆实践活动,在重庆农村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23)
正@台声杂志官方微博本期话题#台湾"返乡运动"的身后,是这些人的乡愁与努力!#在两岸往来日益密切的今天,不论是大陆游客去台湾,还是台湾同胞来大陆,都十分便捷。在1987年之前的整整38年时间里,台湾当局坚持"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谁敢说一句"想回家"是要被抓起来坐牢的!  相似文献   

8.
<正>2007年,27岁的蒋浩廷从台湾来大陆工作,因缘凑巧,他和一位陌生的江西女孩走到了一起。如今,他们经营着一家培训学校,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两个弟弟在大陆求学回台湾都成"学霸"在大陆刚开始工作的两年时间里,蒋浩廷在上海的一家公司负责协助台湾企业来大陆投资。"其实是我爸爸先来大陆,他带着我的两个弟弟到上海念书。"蒋浩廷说,"两个弟弟当时成绩不好,爸爸也对  相似文献   

9.
聚焦港澳台     
《小康》2012,(10):26
正台湾《旺报》解除政治紧箍咒推动大陆资本来台开放大陆资本来台投资已逾3年,历经三波政策开放,但成效始终不明显。台湾"经济部门"投审会公布表示:到年底大陆资本投资总额不会超过1.8亿美元,低于台湾"经济部门"最初设定的2亿美元目标。台湾既然希望大陆资本来台,就应该创造更好的环境,检讨现状可  相似文献   

10.
杨云宝 《创造》2010,(1):94-97
<正>台湾对于大陆人来说,既亲切又陌生。近60年来,由于两岸隔绝,人民互不往来,绝大多数中国人对祖国宝岛台湾的认识仅局限于地理和历史教科书的知识。2009年11月26日,笔者有幸作为"第十届大陆图书展"的一员,踏上了魂牵梦绕的宝岛台湾的土地,几天时间,行走于宝岛,台湾的自然、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状况,在脑海里形成了极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4)
正278.我第一次来大陆是源于正携手发展走向"繁华年代"的两岸影视,《后宫甄嬛传》《步步惊心》等大陆电视剧在台湾的热播,让我迫切希望能够一睹紫禁城的风采。北京真的好美,古典美与现代美并存,自然风景也好,现代建筑也好都深深地震撼了我。很希望日后能有机会到大陆发展。——台湾政治大学詹淑铃279."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到大陆做交换生的日子里,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20,(17)
正今年是台湾青年、山东德州博旺五金工具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续川"登陆"第十年。10年中,他在大陆立业成家,也因为在大陆创业,与"台一代"的父亲有了更多对话与近距离观察,多了一份理解和读懂。"建议台湾年轻人遇到能来大陆走走看看的机会,不要放过。当你来大陆看过之后,就会发现,在台湾了解的,完全不是真实的大陆。"感恩父辈当年"登陆"的勇气,庆幸倾听父辈建议后的果敢自我"登陆"。如今李续川通过10年在大陆的打拼,不仅在大陆找到了自己的"根"与"芽",也成为许多台青来到大陆、了解大陆的"一扇窗"。  相似文献   

13.
赵书刚 《两岸关系》2010,(11):56-57
<正>1988年9月12日,胡秋原冲破重重阻挠公开访问大陆,作为台湾第一位公开来大陆访问的民意代表,其言行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巨大反响,被誉为"海峡两岸破冰第一人"。与中共的历史渊源胡秋原,出生于湖北黄陂,其父胡康民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胜利后,任湖北军政府审计科长,后任黄陂教育会  相似文献   

14.
江欣璇 《台声》2003,(12):23-24
屈指一算,我来北京大学已经快两年了。记得刚来北大时,对什么都感到陌生,充满好奇,就这样开始了对我来说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我在进入北京大学以前从没有来过大陆。对大陆、对北京,所有的印象都是在中学和高中时的历史或地理课本里得知的。我也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来大陆甚至会来北京学习。直到高三时,我开始注意到大陆近年来的发展,而且获悉从1987年开始,大陆高校正式招收了第一名台湾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据我保守估计,来大陆学习的台湾学子也已超过万人。大家趋之若鹜让我对大陆的高校也产生了兴趣,于是我参加了大陆大学…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3)
正两岸关系从"破冰之旅"以来,台湾青年来大陆求学的人数与日俱增,不断发展,现已具备相当的规模。据悉,教育部将继续推进对台湾学生免试招生工作,进一步完善招生及培养管理制度,为台湾学生在大陆就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台湾青年大陆求学热随着大陆经济实力的腾飞,台湾青年看好大陆的发展,想紧跟大陆的步伐,一同走向世界。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大陆求学。从2001年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让我对大陆有更直观的感受与认识,俞柔姐选了几部电影与纪录片让我看,其中我对《空天猎》这部电影印象最深刻。看完《空天猎》后,我浮上心头的第一个感受是:"大陆的空军好强大啊!"在台湾,有许多人尾随西方列强屁股之后宣传"中国威胁论",所以他们会认为,大陆军事能力的提升,对台湾,对亚洲,对世界都是一种威胁。但是,我的想法恰恰与这些人相反。我很乐见大陆的军事能力提升,因为这将是未来统一后,对台湾不受其他列强再次侵犯的一个强大的保障。虽然,两岸现在尚未统一,但我也不会觉得大陆军事实力的提升对台湾是种威胁。因为我来《台声》杂志实习后,  相似文献   

17.
<正>截至2018年12月2日,赴台观光的总人数突破了1000万人次,这个数字的达成比去年提前了两周,也是4年来最快突破千万的一年。当民进党当局醉心于这一"政绩"的时候,岛内旅行业者对此却很不买账,他们质疑民进党当局的数字注水,旨在粉饰太平,同时再次呼吁民进党当局,与其花心思"造数据",不如出实招来救观光,特别是重新唤回消费力强劲的大陆游客,以拯救"哀鸿遍野"的观光产业。  相似文献   

18.
<正>面对2016年赴台大陆游客的大幅下滑,台湾金融高层前不久首度提出"找网红代言"建议,希望通过网络红人代言,争取大陆游客青睐。由此可以看出网红经济在岛内的分量。"直播时代"今年1月,在台北市松烟文创园区,一场手机发布会上来了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全副武装,手机、支架、移动电源、收音话筒、简易的打光灯……他们被安排在手机发布会  相似文献   

19.
正"贴对联、吃‘元宝’、守岁、发红包……其实大陆和台湾的过年习俗都差不多,毕竟两岸文化一脉相承。一年在合肥的时间超过两百天,渐渐地就以合肥为家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里过年都一样。"安徽省合肥市台商协会会长、绿时代集团董事长黄宏洲2月15日说,"要说不一样,合肥这边的年味相对于台湾要更重一点。到大陆之后也跟着看起央视春晚,台湾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除夕夜看央视春晚"。对于电子红包的兴起,黄宏洲认为,"虽然现在移动支付、转账很方便也很新潮,但每年给父母和孩子发压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2015,(1):48
<正>台湾《新生报》2014年12月17日发表社论说,国民党"九合一"选举大败,被不少人解读为是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大陆政策投下反对票,算是国民党大陆政策的失败。然而国民党这几年大陆政策,基本上反映经济全球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方向是对的,因此,国民党这次的失败,并不能视为其大陆政策的失败,新"内阁"应让民众有感,民众就会重新认识或肯定其大陆政策。文章摘编如下: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