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时会觉得世界并不大,就是在地球那一头的天涯海角也会不期而通地见到台湾的老朋友。1984年春,我随全国台联组织的旅行团到巴西访问,在圣保罗的一次台湾乡亲的聚会上就见到许多老先生。我们都高兴、兴奋这一次会面。当台湾乡亲们——在大陆的和在巴西的——在异国他乡促膝谈心,唱台湾的山歌民谣时,有人提议——要我唱一首歌,我便唱了‘跑马溜溜的山上”这一首康定情歌。唱罢,就有一位老乡亲找我,说他在台湾时就听到这首歌,是台湾大学“麦浪歌咏队”唱的。我说,我也是在台湾学会唱的,我就是当年“麦浪歌咏队”的队员。这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听说兴义市则戎乡打厂村村委会主任、人大代表赵元忠,履行代表职责,带领乡亲玩水走上富裕路的事迹很是感人。于是有了造访他的念头。2005年10月的一天,我如愿来到打厂村。  相似文献   

3.
顾晓勇 《群众》2020,(10):58-59
“顾主任早上好,我们这边有一批民工返通了,给他们办理复工需要什么手续啊?”早上7点,一接到辖区企业项目经理的电话,我立马赶往项目工地,现场帮助返通民工查询行动轨迹、准备相关资料、办理集中隔离手续。“顾主任,我这边企业有两名武汉自驾归来人员。”“好的,赶紧让企业安排人带去酒店等待核酸检测,我来协调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期,这样的工作状态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常态。  相似文献   

4.
“比邻”若“天涯”钟汇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足迹遍及中国大陆的30个省、市、自治区之后,我朝思暮想的地方就是台湾,企盼填补自己在祖国”大地上的足迹空白。然而,在90年代之前,这只是一种“痴心妄想”。1986年,我到福建省采访时,海峡这边已是一派和平景象...  相似文献   

5.
崔岩 《台声》2009,(3):42-43
“浅浅的一湾海峡,故乡在那边,我们在这边。大家回到家乡后要多走走,多看看,多和岛内乡亲交流,也希望大家带更多的讯息回来,让台盟能为岛内乡亲多做些事情,为祖国统一多做些事情。”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在台盟中央医学交流团台湾之前看望团员的深情叮嘱。  相似文献   

6.
程朔  杜敏 《台声》2014,(9):96-97
“我姓林,树林的林,名字是右翎,现在是研究生二年级,我是2007年就来天津中医药大学这边读书的,刚过来的时候是读本科,五年本科毕业后就接着读硕士研究生了,我目前个人打算,就是拿到学位后能有一份工作。”与林右翎的聊天,节奏很快。关于个人情况,不暇我们问到,他已经将能够公开的部分,都竹筒倒豆子般地一古脑儿讲清楚了。然后,他就很快进入了想要表达的主题——他眼中两岸的同与不同。我们这些访问者踏踏实实地做了一回“忠实听众”。  相似文献   

7.
王寿波 《半月谈》2005,(3):64-65
一年的服务期在充实的忙碌中一晃就过。服务期满后是走还是留?我忘不了许多乡亲大老远跑来向我请教时渴望的眼神.忘不了大娘大嫂把辛辛苦苦攒起来的鸡蛋煮给我吃时的情景,更忘不了蚕农丰收之后喜悦的神情……我的生活从未如此充实和快乐。  相似文献   

8.
《台声》2020,(2)
正"琼海是我的第二个故乡。父亲在这边耕耘了21年,早已与当地人融为一家,我现在也把这里看作是自己的家。大顺农场是父亲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关于他林瑞斌,1988年出生,台湾高雄人,海南琼海大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9年5月被共青团海南省委授予海南五四青年奖章。  相似文献   

9.
陈文兴 《创造》2014,(7):50-51
正或许最该做的事情,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培养非农产业,没有要素集聚力、培养不了非农产业的地方就不要勉强。近几天,一个经了解确有其事的消息老是缠绕在我的脑际。我从刚刚初中毕业就到昆明打工的二弟小儿子那里知道,老家所在的乡镇18个村委会中有4个改了居委会,包括我弟家在内的6000多村民变成了城镇居民。这就是说,从名义上讲,我的很多乡亲变成了城市人,不经意间越过了我们当年干军万马走独木桥才有可能进的龙门,而全省的城镇人口也因此增加了一个多干分点。  相似文献   

10.
一位从海外来到北京的台湾同胞,在首都机场看到三十多年未见过面的弟弟,如释重负般地说:「你来了,我放心了,如果在这里看不到你,说不定我会接着坐飞机回去。谁知道这边会怎样对待我……」这是他的弟弟亲口告诉我的。由于海峡两岸三十多年的隔绝和不真实的宣传,造成许多误解和疑虑,甚至恐惧。可当他们到大陆实地考察或在海外与乡亲接触,了解事实真相之后,自然地消除了成见,打消了顾虑,改变了看法,可见相互沟通情况是多么重要啊!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9)
正汤雯喻的很多同学都回台湾去了,原因无他,大陆既是她们心目中向往的祖国,同时也是竞争激烈的市场,有竞争的地方有胜利者也必然有失败者。汤雯喻笑着说:"我是回不去喽,我的姥姥、父母、弟弟、妹妹都在这边,大陆已经是我的第二个家了。"虽然汤雯喻笑着说,可话语中分明含着一股不容置喙与坚毅在里面,要不是看了她的名片,我真不敢相信这位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11)
正"请问蔡英文乡亲,你究竟要把台湾带到哪里去?"在"5·20"讲话中,蔡英文不表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还借口所谓"主流民意"。什么才是"主流民意""普遍民意"呢?投她的689万票,也只占岛内1800万选民的三分之一数目,而且多数选民只是想"换人做做看"。我相信,多数的台湾乡亲,不会支持"台独";我相信,多数台湾乡亲,都将认同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和现实,与大陆同胞一道,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13.
周年丰 《政策》2015,(1):74-76
【正】近年来,见诸报刊的"乡愁"二字,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情结,好一个"乡愁"了得!先说乡:乡字组成的词有乡亲、乡情、乡音、故乡、返乡等等,反正说的是自己的家乡。乡和愁组成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乡愁是什么?又愁什么?你我他有乡愁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结?我也是懵懵懂懂的。说不清越想说,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文字。一我也说"...  相似文献   

14.
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对——“生活即教育”。在女儿乐乐的康复过程中,我一直比较重视卡片与实物的联系。卡片中的物品我尽量让她从生活中可以找到,在教乐乐的过程中我觉得照片与DV摄像机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有  相似文献   

15.
1949年,我10周岁。 1949年8月17日,人民解放军进入福州城,我在家乡的山上放牛。进城卖菜的乡亲回来说,国民党军队跑了,解放军来了。我们才知道解放了!卖了菜的乡亲得到的纸币“金元券”都是废纸。  相似文献   

16.
<正> 1990年9月间,广州举行关于我的作品的研讨会。会上,我作了一个题为《答谢和自白》的发言,在它的最后一段,我提到自己作品的若干影响之后,既谈到“我的创作经验也许有可供参考的地方”,也提到“当人们称赞我的时候,我觉得心虚甚至害怕,觉得名实不称,  相似文献   

17.
新春贺词     
正各位同胞、各位乡亲、青年朋友们: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迎来了2018年新春佳节。值此狗年春节到来之际,我在这里谨代表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向你们致以新春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是台湾各族同胞在大陆的爱国民众团体,自1981年12月成立以来,始终坚守"沟通、联谊、服务、团结"的创会宗旨,积极了解和反映台胞乡亲的愿望和诉求,努力维护和扩大台胞乡亲的福祉和利益,推动并组织开展了诸多有深度、有影响的两  相似文献   

18.
<正>1998年机构改革,我从筠阳镇机关分流到了社区。那时我25岁,觉得社区就是成天面对婆婆妈妈的小事,年轻人在社区工作是浪费青春。直到半年后的一次春节走访,我才转变了对社区工作的看法。那是1999年春节,我和同事一起去走访慰问特困户涂大爷。老人身体残疾,儿子因车祸过世,儿媳妇改嫁他乡,留下11岁的孙子跟老人相依为命。我到他家时,老人躺在床上,  相似文献   

19.
买票看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专挑了周末的夜场,总觉得看如此“郁闷”的电影最好能有更多的人相伴。于是,在偌大的吹着暖气的电影院里,我吃着爆米花看着画面上1942年饿殍遍野的悲惨世界,动情处偷偷擦掉从眼角滚出的泪水。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20,(2)
正因为台湾发展比较早,很多资源都被利用得差不多了,我在这个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了。但是我来大陆之后,我发现这边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瓶颈看不到了。关于他陈柏翰,1991年出生,台湾嘉义人,台北教育大学音乐系毕业,曾担任飞儿乐队、徐佳莹演唱会开场歌手。"音你而在"项目负责人、四川德阳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园创业者、德阳"音你而在"音乐工作室创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