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台声》2019,(23)
<正>11月26日至12月2日,"走进青年——纪念陈映真系列活动之陈映真文学周"在华侨大学举办,10位来自两岸的专家学者在华侨大学文学院讲授相关议题的公开课,从陈映真的人生经历、文学作品,到他反帝的民族主义,再到他对"台独"的深刻批判等多角度诠释陈映真。期间,还组织了台湾的嘉宾走进陈映真原乡,感受泉州当地的人文历史。"大清国,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石盘头,楼仔厝……"伴随着华侨大学文学院青年学子们的朗诵,11月27日,由全国台联、中国作家协会、台湾人间出版社共同主办的"走进青年——纪念陈映真系列活动暨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1月22日,台湾作家陈映真在北京离世。又一位"老灵魂"在这个飘雪的11月踏上归途。陈映真的文字对两岸的无数人都产生过巨大影响。2018年11月28日至12月3日,由全国台联主办,全国台联文化宣传部、陕西省台联承办的陈映真纪念活动在北京和陕西举行。机关座谈,铭记与传承陈映真精神陈映真先生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台湾同胞的杰出  相似文献   

3.
原乡的根     
《台声》2020,(1)
正11月28日午后,两辆旅游大巴下了高速公路,出了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的收费站,绕过一座小小的圆环,前行不到200米,然后停在通往前方大山深处的笔直乡间大道的路旁。车上六七十名来自海峡两岸各地,或是"陈映真征文大赛"的获奖者与评审老师,或是参加"寻访陈映真的原乡采风研习营"的台湾乡亲,陆陆续续下车,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17)
<正>8月2日,为纪念两岸恢复交流交往30周年,以"两岸记忆点亮创意"为主题的两岸新媒体创作大赛颁奖典礼暨2017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开营仪式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活动由华夏经纬网、旺旺集团、台湾有道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来自两岸31所高校共60位同学参加颁奖典礼,同时正式开启他们在北京为期15天的新媒  相似文献   

5.
马臻 《台声》2019,(20)
<正>这是一篇被评审委员们从初选淘汰的征文里一致同意捞起来的遗珠。因为它从一个大陆青年读者的视角写出众所周知的"陈映真的寂寞"吧。是的,相对于两岸文学思想界的主流,陈映真是寂寞的。但是,陈映真也不是如同作者所云那般:从走上文学道路的上世纪60年代以迄今日,在两岸都是孤独寂寞的。应该说,在台湾,1989之前,作为思想先驱与青年导师的陈映真,一直是引领风骚的浪头上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齐晓靖  周一渤 《台声》2005,(11):22-22
10月25日下午,由来自海峡两岸的60多位台湾问题研究专家参加的“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洲际酒店隆重举行。此次学术研讨会由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全国台湾研究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中共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陈云林,中共中央台办、国台办副主任王在希等领导同志和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出席,张海鹏、步平、徐博东、王晓波、陈映真、杨开煌等两岸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全国政协副…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7月9日至7月16日,由江苏省台办指导,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和台湾联合报系主办,《南京晨报》、《台湾好读周报》和南京江宁区台办联合承办的2018"行读江苏"两岸青少年文化研学之旅在南京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的获奖选手以及台湾和江苏热爱写作的青少年共同探访南京秦淮河畔、台城、江南贡院、南京市越剧团、江宁牛首山、  相似文献   

8.
<正>6月1日,"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十年回顾·北京特展"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行,两岸嘉宾与师生欢聚北京,共同回顾纪念大展10年所走过的不凡历程。台湾中华文创发展协会理事长、台湾《中华日报》董事长黄肇松与台湾高雄市艺教界20余位代表组团到北京参加大展10年的特别纪念,以期两岸继续携手,共同推动两岸青少年的创造发展。作为大展10周年特别纪念,本次北京特展不仅展出两百多幅历届精选作品,更是全面回顾了10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23)
正近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分别于11月16日、30日举行了两场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就媒体比较关注的近期两岸发生的相关事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孙中山是两岸同胞共同景仰的伟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11月11日于人民大会堂举行,在岛内引发热议。台湾陆委会表示孙中山先生创建了"中华民国",大陆举办纪念孙中山有关活动要"忠于史实"。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8,(23)
正11月28日,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三十周年感谢茶会暨"迁台历史记忆库"抢救计划发布会在京举行。两岸文化、公益界百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分享两岸文化交流30年的辉煌成果。同时启动"我家的两岸故事"征文征影活动,希望通过网络平台广泛征集迁台人物和家族亲友的故事,增进两岸对于历史记忆的保护及传承,增强维护与传承历史的使命感。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杭元祥、  相似文献   

11.
泉州小记     
《台声》2020,(1)
正11月25日,我有幸参加由全国台联、中国作协、台湾人间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寻访陈映真采风研习营"的活动,在饱含历史底蕴的泉州城度过了3日学习时光。这座河流一路奔流最终汇入太平洋的城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不仅使得东西方的风土在此融会贯通,更是数百年前举家迁徙到台湾的人们的最后一站,老青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17)
正"通过比赛,看到两岸红红火火的青年创业热潮,也看到了两岸青年的活力所在。"25岁的台湾女孩谢采倪说。2016上海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8月23日,在台北松山文创园举行。本届大赛共吸引两岸431个项目团队、1500多位青年参加。最后,谢采倪领衔的台湾Addweup项目问鼎冠军。上海市市长代表沙海林在颁奖典礼上表示,大赛在两岸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建立了一个平台、打造了一个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24)
正11月28日晚,由全国台联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两岸一家亲——纪念两岸开放民间交流30周年特别节目"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址演播室举办。今年恰逢两岸开放民间交流30周年的重要节点,这是两岸同胞从彼此隔绝隔阂到相互了解亲近的30年,是两岸不断增进共识、情感共鸣的30年。"一样的大地,一样的天空,你我未来命运相与共;一样的皮肤,一样的脸孔,心中拥有同是一个梦……"晚会  相似文献   

14.
回归乡土 关怀社会──访台湾著名小说家陈映真徐晓燕陈映真先生,本名陈永善,是台湾著名的小说家兼评论家。不久前,他来北京参加两岸文学家、学者有关台湾文学的研讨会,笔者拜访了他。陈映真高高的个头,身材魁梧,穿一套深灰色西服,讲起话来声若洪钟。这位赫赫有名...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23)
<正>11月18日,"第五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福建社会科学院以及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等两岸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本届论坛以"两岸文化深耕与融合"为主题,围绕"两岸传统文化研究""两岸历史与教育研究""两岸艺术研究""两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1月13日由香港教育局和广州市青年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协助筹办的,以唱响两岸,放飞梦想,打造校园菁莺为主题的,首届两岸四地校园金曲菁莺奖音乐大赛在香港举行。大赛是在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青年工作部、香港特区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4)
<正>7月6日,为纪念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中国人的抗战·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在南京紫金山庄开幕。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副主任龙明彪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此次研讨会由两岸民间团体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纪念协会共同主办。来自两岸的退役将领、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等共30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议题主要集中  相似文献   

18.
<正>7月21日,作为大陆首创的两岸青少年"太空主题"演说比赛,2019年海峡两岸(厦门)青少年"太空演说家"大赛在厦门落幕。经过2个多月的激烈角逐,最终3名同学脱颖而出,分获中学组、小学高年级组、小学低年级组冠军。获得冠亚季军的选手会前往北京电视台参加时代小先生青少年诵读大会。优秀选手有机会入选全国"时代小先生诵读团",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相似文献   

19.
正5月15日,由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旺报》与凤凰网共同主办的第8届两岸征文颁奖典礼在台北举行。《旺报》借"两岸征文"的栏目,以"台湾人看大陆"及"大陆人看台湾"为主题,征集两岸民众的投稿,以民间个人真实经历、切身感受,写下对彼此最直接的认知,令台湾读者得以更了解大陆,也加深了两岸的交流及互动,得到两岸读者热烈响应。此届征文从500篇  相似文献   

20.
刘莹 《台声》2018,(13)
正为更好感受大陆团结奋进、深化改革的坚实步伐,展示大陆改革开放40年的飞跃成长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就,使媒体更有效地成为沟通两岸的"和平使者",讲好"两岸故事",北京市台联6月1日至6月8日组织海峡两岸暨香港主流媒体记者赴苏浙闽,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媒体行"调研活动。参加本次调研活动的媒体包括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