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形势下,我省乡镇企业逐步走上了深化改革、再创辉煌之路。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全省乡镇企业改革工作会议后,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乡企改制取得了积极进展,全省实行不同形式改制的企业占乡镇集体企业总数的80%,其中涉及产权制度改革的占改制企业的近40%,20%左右的小微亏企业转为个体私营企业。到去年底,非集体资本在乡镇企业实收资本总额中所占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技能人才队伍现况及存在问题据2002年度统计,云南省城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249.26万人,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92.53万人,全省企业从业人员总数为341.79万人。据调查,以云南电力集团公司为例,在26771名职工中,技术工人占56%;昆钢公司30821名职工中,技术工人占65.1%;西仪工业公司3500名职工中,技术工人占71.4%。而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建筑业技术工人占75%,服装业技术工人占86%,餐饮业技术工人占85%。据测算,全省企业从业人员341.79万人中,属于技术工种的从业人员约占73%,计249.513万人。云南经济增长速度,与高级技能人才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方娟  邓瑾 《公民导刊》2004,(5):34-35
据悉:今年重庆将全面完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届时重庆市将有49万多职工签订聘用合同书,涉及事业单位2万余家,据了解,从2000年开始,我市科教文卫系统的事业单位率先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截至2003年,全市共有36万余职工签订聘用合同书,4000多个事业单位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分流职工3万余人,转制为企业的事业单位300多个,转企职工6000多人,撤销合并事业单位3000多个。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针对改革、改制中国企职工所反映出来的复杂的思想状态,我们开展了“阻碍国企改革的思想《观念)”专题调研。调查包括: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企业自身的改革、改制;企业管理和企业的发展;职工对改革政策的认知程度以及对改革成效的总体评价等内容,涉及企业改革的方方面面。通过近4000人的问卷调查和部分国企厂长(经理)、书记的座谈,在归纳、分析的前提下,我们深深感到:企业自身的改革、改制及经济的发展状态是职工对改革效果进行评判的原始依据,而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及周边环境是形成职工的思想(观念)的内在因素。国企改革脱困,任重而道远。职工对改革所持的态度、参与程度,对改革的进程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一定要引起各级党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的工资报酬历来是劳动关系双方涉及物质利益的聚焦点,也是最容易触发劳动关系矛盾的导火线,更是劳动关系实质的核心问题。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建立目的是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更好地为职工服务,使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与企业效益提高相适应,确保每个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建立和完善以协商稳定的劳资关系为核心的长效维权机制。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国企改制重组工作顺利实施,吉林省就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妥善处理职工劳动关系问题提出明确政策意见,要求国有企业实施改制,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处理好改制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努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妥善安置好职工。  相似文献   

7.
截至上半年,吉林省领取社保补贴并且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的职工已达到90余万人。在国企改制过程中解除劳动关系职工中的大多数享受到了吉林省政府政策的优惠,并且解决了养老保险关系的接续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时期协调劳动关系工作的新情况、新要求,我们要以解决当前我省协调劳动关系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全面推进人和业兴、平安和谐福建的建设。要强化劳动合同管理,积极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劳动立法,实行动态管理,使劳动合同制度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要继续做好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劳动关系处理工作和关闭破产企业、资源枯竭矿山职工安置工作,切实解决好前几年国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1998年 8月底 ,全市企业累计下岗职工 10 .15万人 ,占职工总数的 15 .4%。其中市属企业下岗职工 6.17万人 ,占市属企业职工总数的 14.4% ,市属企业 6.17万名下岗职工中 ,实现再就业的 3.2 7万人 ,1999年 1— 8月新增 2 .9万人。另外 ,因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但又未完全停产而产生的富余人员没有作为下岗职工列入统计范围 ,这类人员约占企业职工总数的 2 0 %约有 13.2万人 ,其中市属企业约为8.7万人。据此 ,市属企业正式职工实际未上岗的人员达 14.87万人 ,占市属企业职工总数的 34.5 %。随着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 ,我…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难点及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改制分流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今后国有企业分流富余人员的重要形式,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多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可以使国有企业盘活资产,精干主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该政策与过去分离辅业最大的区别和特点是触及了国有企业改革中最深层次的问题,即产权制度改革和劳动关系调整,解决了国有企业改革中成本支付能力不足,职工身份转换困难的问题。此项政策实施后,许多企业顺利实现了辅业改制分流,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在推行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推进的难度较大。结合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地处长江下游,长江江苏段全长433公里,水上运输总量占全流域的75%以上,每年长江江苏段港口的船舶保持210万艘次,其中载运危险货物的船舶10.5万艘次,危险货物运输量达1.5亿吨。我省现有化工生产企业5400余家,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300余家,化学品生产、使用、存储规模均居全国前列。沿江8个设区市,化工行业总量占全省比重达73.3%,  相似文献   

12.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工人阶阶队伍的组织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中青年工人的比重越来越大。例如,我省有职工164万多人,其中35岁以下的年青职工占职工总数的60%以上。据我们对兰州地区几个大型企业(兰炼、兰化、兰石、兰钢、兰毛一厂、兰州铁路局)的调查,在17万名职工中,28岁以下的青年占50%左右,特别是在生产第一线,青年工人所占  相似文献   

13.
刊中报     
《群众》1996,(9)
到今年5月底,全国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职工已达9566.3万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88.7%。这标志着多年来困扰企业的两种用工制度(合同工和固定工)并存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调整已纳入法制化轨道,劳动合同制度基本建立。此点被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列为贯彻实施《劳动法》取得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兰州市城镇集体经济发展较快,据统计,一九八一年兰州市共有集体经济企业1915个,职工50178人。其中工业企业593个,职工30600多人,占兰州地区工业职工人数的8.8%;工业总产值19983万元,占兰州地区工业总产值的4.75%;实现利润1118万元,占兰州地区工业总利润的1.6%;提供产品约1400多种,近400个花色规格。为了使集体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现就兰州市城镇集体经济的结构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德兴市供销社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审时度势 ,按照“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 ,在全省供销系统率先打响企业改制攻坚战。到 2 0 0 0年底 ,该社已置换资产 6 82 .6万元 ,置换职工身份 6 40人 ,12 81名职工与企业割断了经济联系 ,占原有职工总数的 95 % ,当年直接降低成本 2 10余万元 ,实现了扭亏增盈目标。转变改制观念 推动改革进程供销社作为联接工农业生产与广大城乡市场的桥梁 ,在计划经济时期可谓“红红火火” ,但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原有的“专营”政策范围越来越小 ,面对城乡个体私营商业的群起纷争和多形式、多渠…  相似文献   

16.
八闽     
《就业与保障》2006,(2):38-40
福建省劳动保障厅爱心助困元月18日下午,福建省劳动保障厅江作梁副厅长一行5人在南平市劳动保障局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到建阳市特困企业磨床厂进行调研和春节慰问,并为企业特困职工过个安稳年送上2万元慰问金。同时向李厂长详细询问了企业面临的困难情况及工人们的生产、生活,医保、社保现状,鼓励企业要认真做好改制工作,确保企业改制后工人的生活、医保、社保等社会保障的逐项落实。(刘禄兴吴丽珠)  相似文献   

17.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动都会产生劳动关系,如农民在承包土地上的劳动、公民在家庭中进行的家务劳动、学生在劳动课的劳动、个体户为自己生活从事的劳动等,都不产生劳动关系。在西方国家,劳动关系主要是指雇主与雇员之间就与劳动有关的问题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法主要调整雇员与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同时还存在集体经济、私有经济、外资经济等成份。职工在政治上是国家主人,但在具体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同样存在职工个人与企业在劳动关系方面的各自的  相似文献   

18.
半月时政     
★决策者说□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中必须做到依法合规,切实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曾祥国 《政策》2002,(8):55-55
近年来,恩施市以粮食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增强企业活力为目标,全面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工贸企业民营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01年底,全市粮食系统完成企业改制27家,改制率达100%;分流、安置职工1639人,盘活资产12917万元。改革后的粮油购销企业轻装上阵,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改制──减负增效、完善配套1、企业改制要尊重职工的利益企业改制必须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决不能不管职工有无出路就砸职工饭碗,把职工推出门外了事.要把职工的安置作为关系改革成就的大事和企业改制的基本前提来抓。呼市回民区的一建工程公司作为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试点,区委区政府首先出台了相关政策,搞好宣传工作,使职工明确企业改制的必要性及职工的利益如何,后经职工的投票,确定实行股份合作制,企业领导带头认购股份.注入新资本后,激发了企业活力,也增强了职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因此,企业要对职工、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