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达良 《学习导报》2010,(11):29-30
赫山区是个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区,全区人口86万,剩余劳动力约20万人,其中常年在外务工人员60%以上。多年以前,受区域经济和就业平台的掣肘,农村劳动力和下岗职工主要依赖南下北上打工谋生。劳务输出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加了家庭收入,但也逐渐衍生出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政府转移就业承担的人员组织、岗位物色、异地维权等事务冗繁复杂,难以实现互动协调;  相似文献   

2.
正罗甸县坚持把稳岗就业作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干部带队+能人带头+劳务协作+政策助力"的劳务输出组织化四轮驱动模式,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外出转移就业,增加务工投入,巩固脱贫成果。罗甸县是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全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口8万余人,其中贫困人口3.8万人,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30.45%。春节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  相似文献   

3.
龙骏  李小玉 《求实》2006,(12):11-12
一、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1.就业工作进展顺利,再就业指标完成情况好于全国总体水平.2006年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1.64万人,同比增长29%,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19万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4050"人员再就业2.3万人,同比增长31.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跨省劳务输出525万人,同比增加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控制在全年计划4.5%的范围内,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跨省劳务输出525万人,同比增加50万人,完成年计划的99%,其中: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413万人.我省农民增收的2/3来自劳务收入,其中外出务工收入比去年增长了9%,特别是近几年我省抓了工业园区发展,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的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亮点,也带来了全省城乡就业的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4.
门源回族自治县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目前全县有农村劳动力资源6.18万人,剩余劳动力约2万人。2003年,全县劳务输出3.5万人(次)、劳务收入2742.7万元,人均221元,比上年增加56元,增长33%。今年,为进一步作好劳务输出这一富民产业,县委、县政府着重从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实施相关政策、培养带头人和建立健全机构网络体系等四个方面紧密部署,狠抓落实,探索出了一条劳务输出工作的新路子,使劳务经济富有生机,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丽卿 《共产党人》2004,(14):24-25
固原市地处宁南山区,所辖5县(区)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农民土地收入极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引导、组织当地农民大搞劳务输出,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劳务输出被农民亲切地称为“铁杆庄稼”,自2001年来,固原市每年劳务输出人员均达50万人次,年创收5亿多元.仅2003年,全市劳务输出52万多人次,  相似文献   

6.
去冬今春期间,我局按照兵团统一安排,大力开展团场劳动力转移就业多元增收活动,成效明显。期间,全兵团共转移就业1.56万人次,其中:转移少数民族劳动者4553人次,有组织劳务输出5517人次,向工业企业转移5589人次,向师外转移5212人次,自主创业1841人,灵活就业等其他途径转移就业2945人次,人均转移就业收入5653元,转移就业总收入8811.5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宁夏丰富的农村劳动力,是发展劳务输出的重要资源。如何开发劳动力资源,开拓就业领域,扩大就业容量,缓解城乡就业压力,把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05,(10):36-37
湖南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劳务输出大省。2004年底全省总人口6697.7万,其中农村人口4320万,农村劳动力近3000万。湖南劳务输出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组织机构健全,管理服务一体,内外信息沟通,培训转移配套,数量规模稳定”的基本格局。湖南农民工的基本特点是:  相似文献   

9.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劳务输出 1、劳务输出是解决劳动力总量矛盾,缓解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劳动力总量过剩是我国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解决劳动力总量过剩、缓解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讲,一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这是硬道理。二是减少劳动力供给。在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戴龙 《党史纵览》2013,(11):56-56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理念,深刻地阐述了就业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要求、新任务,体现出党和政府对就业T作的高度关注,进一步提高了对就业工作的要求,奠定了就业工作的新基调。寿县作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劳务输出大县,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就业数量稳定、质量提升之路。  相似文献   

11.
南部县是全国建筑劳务基地县和四川省劳务输出基地县。近年来,该县每年输出农民工41万多人,劳务收入20亿元左右,占农民纯收入的65%。目前,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南部县返乡农民工达到了2.5万人,如何让返乡农民工就业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山西贫困地区劳务输出面临着体制障碍、信息不畅、个人素质局限、政府服务有待优化等问题,因此,构建山西劳务输出长效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加强组织领导,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加快制度创新,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限制;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劳务输出的长效机制,为劳务输出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吴昌林  王光栋 《求实》2007,(5):36-38
跨区域的对外劳务输出是调节各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中部地区失业问题严重,而且,由于本地区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劳动力供给带来的就业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中部地区富余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就业就成为缓解本地区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中部地区要发挥劳务输出对促进本地区就业增长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关键是要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陆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劳动力需求。积极拓展境外就业 ,谋求国际劳务合作 ,是缓解就业压力 ,增加劳动者收入 ,缩小贫富差距 ,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应尽快提高对外劳务合作的技术含量 ,大力发展技术劳务输出 ;制定境外就业保障和促进法 ,保障境外就业者权益 ;改革劳务输出管理体制 ,成立“境外就业促进局”,实行“一站式”境外就业服务 ;设立促进境外就业保障基金 ;加速境外劳务市场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 ,以境外就业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境外就业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岳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积极发展劳务经济,认真做好农村转移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岳阳市劳务经济的现状及特点岳阳市总人口520万,其中农业人口409万,现有农业劳动力212万。2002年,全市成为非农劳动力的农民有85.87万人,其中:劳务输出62.1万人,乡镇企业安置15.5万人,进城投资兴业4.9万人,村级企业就业3.37万人。2002年岳阳市劳务收入53.49亿元,是全市财政收入的两倍,占到农业总收入的44.8%;使农民年人平增收13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  相似文献   

16.
资中是一个有人口132万的丘陵大县,其中农业人口114万,有农村劳动力65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近40万人.2004年,全县劳务输出人数达2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6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965元.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中,该县狠抓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06,(7):58-58,F0003
在市人事劳动保障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中卫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服务意识,开拓进取,负重拼搏,千方百计畅通就业渠道,努力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强化失业保险,大力开展劳务输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较好地完成了2005年各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取得很大成就,仅1998年至2002年期间累计劳务输出482万人次,年均96.4万人次,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21%。然而,由于贵州农村劳动力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据2000年的统计,贵州农村劳动力总数1599.08万人,其中在第一产业就业的劳动力1305.28万人,在二、三产业就业的267.6万人。全省现有耕地面积2765.22万亩,根据贵州目前的生产力水  相似文献   

19.
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跨国就业者达2000多万人.今后10年内,世界经济一体化如果有大的进展和突破,跨国就业的人数将达到4000万.在这样一个大形势和大背景下审视中国,可以看出我国的劳务输出工作太落伍了.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的统计,当年我国在外工作人员30万人.如此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总人口占世界的20%,劳务输出人员只占世界的1.5%.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国际劳务这个"大蛋糕",中国人吃得太少了.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经济困难,迫使不少企业破产、减员,我省的农民工就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罕见的就业寒冬里,朝阳市龙城区劳务输出中心及时地为农民工送去了温暖。他们把促进农民工就业,维护其合法权益,做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工作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果。前不久,被评为“辽宁省关爱农民工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