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理论研究两个视野出发,系统地论述了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研究的基本观点和发展脉络,并对这两种研究思路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认为全球化研究理论建构的主题和中心,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生存状况和未来发展,而反全球化研究则是从全球化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对社会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人的发展提出的挑战的客观事实出发,寻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途径,解决全球化困境的一种理性批判,是对人类生存境遇的自我反省与检讨和对全球化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2.
反全球化理论基础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晶 《理论学刊》2002,(4):28-31
伴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另一种与之针锋相对的反全球化运动也在世界各地风起云涌。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反全球化具有客观必然性。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依附理论、比较优势陷阱理论、民族主义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成为支撑反全球化运动发展的几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与恐怖主义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秩序构成巨大威胁。全球化空前地改善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当代的全球化浪潮为世界上各个地区、民族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为一些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创造了极其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全球化也成为孕育恐怖主义的温床,恐怖主义的泛滥又使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是 2 0世纪末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特征 ,也是 2 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从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立场出发来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这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来说 ,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全球化的概念及其实质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全球化不是一个纯经济范畴 ,它是以经济为核心 ,包括政治、思想、文化、生态等许多范畴 ,但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主线 ,也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进程与全球化进程同步,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创造了可贵的机遇和条件,社会主义只有在全球化进程中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反全球化与社会主义也有某些相容之处,它客观上为社会主义复兴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力量和外在环境。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一矛盾统一体,社会主义要把握二者的有利、有益因素为己所用。  相似文献   

6.
曾庆斌  唐任伍 《新视野》2012,(3):121-124
从"西雅图风暴"开始的街头抗议,到世界社会论坛、穷国峰会、网上"反全球化"等风起云涌。"反全球化"运动成为"全球治理"的一种新的常态方式,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全球化"规则失衡,贫富分化加剧,非经济的人类发展指数差距扩大,跨国公司权欲膨胀,工人失业加剧,单边主义盛行,发展中国家民族主权地位被削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劳动者被日益边缘化等。因此,"反全球化"运动实际上是对"扶强抑弱"的"丛林法则"的抗拒。但是,"反全球化"运动不但不会阻挡全球化的发展,而且成为"全球化"的一种新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遏制了单边主义的盛行,作为压力机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自我修正,作为纠错机制催生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反全球化运动的出现,是对标榜公正与平等、繁荣与富足的全球化的一个极大贬讽,它构成了全球化时代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反全球化的实质是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第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缺乏基本的公正性,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第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加剧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第三、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性,并冲击和破坏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安全.各种探寻和求解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替代方案,从理论上提供了对当今全球化进行治理的多种路径.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要特征,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共同作用于时代发展的全过程;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决定着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弱势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发达国家应重新审视其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尽量减少或避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发展中国家既要利用全球化有利的一面不断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利用"反全球化"运动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正在迈向一个以经济全球化和高新科技蓬勃发展为主导特征的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把企业经营环境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创造出众多经营主体自由竞争,企业生存与发展机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它又对传统的管理思想、观念、理论、方法、体制和组织结构等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对社会的各类组织,特别是对企业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它们主要集中在:第一,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是一股正汹涌着的现实力量,它与文化发展无疑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在对这一相关性的研讨中,“文化全球化”的观念已然出现并歧见纷呈。诸如是否出现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概念界定、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关系、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等问题都有必要深入探讨。为此,我刊约请邹广文教授、贺金瑞博士、孙晶博士、博士生崔惟航撰写了这组笔谈,希望引致更深入的研讨。  邹广文认为,当今世界已联系成一个整体,不同文化形态的运动、发展与变化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预示着人类文化将在一个新层次上超越迄今所面临的分裂与冲突的格局,出现空前的文化整合。他在文章中从东西方文化的沟通、科学与人文的融汇、个体与人类的统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四个方面探讨了面向21世纪的人类文化整合的方向。  贺金瑞在文章中回顾了人类早期和近代的文化交往,并对当代文化交往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经济交往全球化,而文化交往则是其核心、灵魂和纽带;在21世纪,文化交往全球化将成为人类历史的必然趋势。  孙晶认为,全球化文化是一种在动态与差异(甚至矛盾冲突)中运动的过程,对其不能予以本质主义式的定位,而应是关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两面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纪之交兴起的经济全球化 ,是由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平环境推动的 ,生产力得以加快发展 ,为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这次新一轮全球化 ,会自发地扩大贫富差距 ,凸现了不平等、不公正 ,加剧了社会矛盾 ,引起了反全球化政治运动以及冲突的多样化。全球化的两面性是对各国政府的挑战 ,各国政府都面临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是一股正汹涌着的现实力量,它与化发展无疑存在着高度的相关性。在对这一相关性的研讨中,“化全球化”的观念已然出现并歧见纷呈。诸如是否出现了“化全球化”、“化全球化”的概念界定、化全球化与化多元化的关系、全球化时代的化冲突与化整合等问题都有必要深入探讨.为此,我刊约请邹广教授、贺金瑞博士、孙晶博士、博士生崔惟航撰写了这组笔谈,希望引致更深入的研讨。邹广认为,当今世界已联系成一个整体,不同化形态的运动、发展与变化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预示着人类化将在一个新层次上超越迄今所面临的分裂与冲突的格局,出现空前的化整合。他在章中从东西方化的沟通、科学与人的融汇、个体与人类的统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四令方面探讨了面向21世纪的人类化整合的方向。贺金瑞在章中回顾了人类早期和近代的化交往,并对当代化交往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连行了分析,他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经济交往全球化,而化交往则是其核心、灵魂和纽带;在21世纪.化交往全球化将成为人娄历史的必然趋势。孙晶认为.全球化化是一种在动态与差异(甚至矛盾冲突)中运动的过程,对其不能予以本质主义式的定位,而应是关系定位。他在章中对本质主义地看待化全球化的错误作了揭示并予以批驳,认为它必然导致化中心主义或化相对主义,导致中西化对立。他认为,应以综合创新的观点对待中西化。崔惟航认为,当化的物质层和理论、制度层伴随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变化之际,化的全球性发展即已发生;化的全球性发展与化的一元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所强调的乃是化的一种普遍的“相关性”.它以化的多元化为前提和基础,并通过后表现出来,而化的多元化则必须依据化全球化的趋势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进程和一种发展趋势,始终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并没有"失败",相反,全球化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全球化又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全球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它将为世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贺之杲 《新视野》2017,(4):121-128
反全球化、逆全球化、一体化是全球化进程的伴生物。全球化对地区的影响表现为抑制或激发地区中存在的潜在性因素。欧洲一体化既保证了欧洲的全球地位,也是抵抗全球化的变体。当前的欧洲反全球化潮流成为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与反对欧洲一体化并驾齐驱,成为影响欧洲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态的因素。欧洲反对全球化浪潮体现在对贸易政策的质疑、对难民政策的反对、民粹主义政党的兴起和反全球化与反一体化并行。全球化与一体化的机会和风险被不均衡地分配在社会之间及社会内部,真实的或感知的相对剥夺感与异化感给欧洲民众带来双重压力是欧洲反全球化浪潮的主要动因。再加上,多重危机背景下欧盟无力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挑战。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应对反全球化浪潮时,既要关注社会认可,又要关注社会资源再分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同时,反全球化浪潮也呈愈演愈烈之势。这既与西方左翼的政治传统有关,又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密不可分。互联网的发展和极右势力的推动,对反全球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必然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势。这一进程不是线性的发展现象,而是矛盾的历史聚合体,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曲折,潜藏着各种陷阱、隐患、困境、危险,如全球经济发展危机、政治敌对、文化冲击以及个体生存家园感的丧失。为降低和控制全球化风险,人类需要确立和遵行某种共同的价值观,如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克己、团结、参与、责任感、全球共同体意识、理性化的契约精神、对话精神等。但是,全球化不仅仅意味着风险,也意味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来说,全球化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和历史意义。由于全球化的现代性特质,中国必须坚持和发展现代性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倡导和坚持以尊重、互惠、合作和团结为内涵的共赢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多元互动:全球化背景中的文化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荣海 《求实》2003,(1):16-19
全球化是人类利益实现形式的转换与更新。全球化决不是风平浪静的社会现象。在全球化进程中 ,民族文化仍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单元形式 ,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并峙性存在 ,文化发展将呈现多元态势 ,表现为相互开放、相互融合的互动过程。全球化背景下多元互动的文化走向 ,将引导出丰富、生动的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18.
颜岩 《探索》2007,(3):83-88
美国著名批判理论家道格拉斯.凯尔纳从晚期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确认了当前社会的资本主义性质,认为全球化的实质不过是资本主义的重组;从科技变革的角度出发,他认为技术不但推动了全球化的实现和扩展,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从左派激进政治出发,他认为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奴役和压迫,还代表着反抗和解放;从马克思的辩证方法出发,他拒斥了经济决定论和技术决定论,为我们客观分析全球化现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凯尔纳的这些思考无疑扩展了我们对全球化和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可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围绕全球化与第三世界提出 1 2个理论问题 ,提纲式地谈一些看法。一、关于全球化如何理解全球化 ,有四个要点。第一 ,全球化是一个综合的社会概念 ,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多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共同形成一种客观过程。从不同侧面进行观察和研究 ,现在有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贸易全球化 ,以及污染全球化、艾滋病全球化、北约全球化之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侵略南斯拉夫之后 ,布莱尔还提出政治全球化。这里所说的任何一种全球化 ,都不可能孤立地形成、存在和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20.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在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加深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社会和经济危机。反全球化运动正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新危机的真实写照,它客观上向资本主义提出了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经济矛盾的新课题。资本主义为挽救自身命运所做出的自我修正也在客观上构建着新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