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乾隆皇帝在刘墉、和坤一帮大臣簇拥下,来到一处庙宇。只见庙宇供台上是一尊喜笑颜开的弥勒佛。乾隆望了一眼佛像说:“这尊大佛享尽了人间烟火缭绕,所以整天喜笑颜开。朕想,哪位爱卿能否让大佛由笑变哭呢?”这时.和坤皮笑肉不笑地说:“我推荐一位满腹经纶的大学士.保证能让大佛哭。”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落到了和砷身上了。“和爱卿,你说谁能让笑佛哭?”  相似文献   

2.
有的同志认为表扬和批评,简单得很,好就表扬,不好就批评,谁都会;有的则认为,如今的职工,只兴实惠,表扬和批评,已经没有多少人再在乎了。从而对表扬和批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就此谈点体会。一、表扬和批评的内涵及作用何谓表扬?何谓批评?表扬就是赞美,即...  相似文献   

3.
庄子贷粟     
庄子家贫,一次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吧,我正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获得邑俸!到时候一定借你三百金,可以么?”庄子一听,非常生气,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半路上有个声音叫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车辙中的一条小鲫鱼。我问:“小鲫鱼啊,你在这里干什么》”它说:“我是东海的水官,现在困在这儿,您老先生能给一点儿水救我一命吗?”我说:“那有什么不可以!我就要南游吴越,我将请求吴越之王激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你看怎么样?”鲫鱼听罢气愤地说:“我一不小心离开了水,困在这里,急需斗升之水就能活命,而先生您却这样…  相似文献   

4.
施平 《瞭望》2003,(35)
说旧社会的官府:“衙门八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这是老话。现在的政府是人民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理所当然,这“衙门”(暂且还用这个词儿)就应当向人民开,成为一个老百姓可以说话的地方。如果老百姓有了意见、有了要求、有了冤屈,告诉无门,连个说话的地方都没有,还说什么代表人民利益?  相似文献   

5.
日前召开的江苏省技术创新大会主席台上,除了5位省领导是“老面孔”外,一溜儿坐着一个又一个的“新面孔”——他们是应邀出席大会的该省在宁的32位两院院士。 “院士是我们的‘家珍’,不但要请他们参加大会,而且还要请他们上主席台,其他省领导可以坐到台下。”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同志的一席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东部发展,还是西部开发,一切的一切、关键的关键靠的都是人才。通过制订实施各种政策让院士、让科学家们在经济上先富起来,这无疑是必需的。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让两院院士、…  相似文献   

6.
敢输才能赢     
程刚 《党政论坛》2013,(12):63-63
朝廷在西门口设擂,想通过比武,发现一员武将,将来能为国家效力。这一天,擂台打得非常激烈,最后剩下三个人,台上的一人,将接受台下二入的挑战,百姓们认为这三个人武功不相上下,谁都可能赢。  相似文献   

7.
批评的艺术     
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鼓励先进,激发后进,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但有时我们的表扬和批评,往往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有时领导批评一个人,被批评者无动于衷,而有的人却“对号入座”,认为领导批评的是他,以致产生不满。这样的批评就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赏罚要带点辣味辽宁曲世民好不容易看到了一条让人神经兴奋的消息:长春一汽集团,每月召开一次质量评比会,用设置“特殊席位”的方式,在主席台的左侧安排了表扬席和批评席。表扬席的红牌写着被表扬单位的名称,批评席的黑牌写着挨批评单位的名称。领赏的与挨罚的同居一...  相似文献   

9.
我父亲方先觉是个纯粹的军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不懂政治。他这个人很豪爽,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因此得罪不少人。人家给他起了个名字叫“方大炮”,就因为他敢讲话,不顾后果。  相似文献   

10.
谦虚的资格     
谦虚有很多种,真正的谦虚,不是谁都有资格享有它的。 胸无大志的人,即使极诚恳地说:“我这人没什么志向。”这不叫谦虚,只能叫坦率,这种坦率有时让人觉着是在叹息;毫无才学的人,即使极认真地说:“我这人没什么本事。”这不叫谦虚,只能叫实在.这种实在有时让人觉着是在自责;主席台上,正式发言之前来一句:“我水平有限。”  相似文献   

11.
和批评相比,表扬似乎是一件 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湖南益 阳市一家报纸最近的一次表扬,却惹出了一点小小的“麻烦”。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该市的一位领导外出,偶遇一起交事故,并有很多人正在抢救。于是他急令司机停车.并用自己的车将伤者送往医院。几天之后,当地一家报纸发了一条表扬性消息,说该领导在紧要关头,“亲自指挥村民抢救伤员”云云。不想,这位领导看到这条消息之后,发现“溢美之言”过多,有明显的“拔高之意”,心里甚是不安。因此便结根社编辑部写了一封信,说“抢救伤员不是我现场指挥,而是当地村民在我到达以前就…  相似文献   

12.
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方式表述,给人的感受有差别,效果也可能大相径庭。某企业就开发新产品问题召开生产动员大会,强调实行严格管理的重要性,厂长在台上慷慨激昂,厉声喝道:“谁砸了企业饭碗,我就先砸掉他的饭碗!”台下先是噤若寒蝉,随即便嗡嗡声起,有职工说道:“砸了企业饭碗,等于砸了我们自己的饭碗,大家都没了饭吃,还等着你厂长去砸吗?”  相似文献   

13.
我作为卫生部长,我的努力目标,一句话:希望老百姓看好病、少生病,尽可能少花钱。我在上任卫生部部长时,就给自己立下一个军令状──不当太平官、不当糊涂官,更不当赃官、贪官,也不做:“面团官”。我说不当“面团官”就是我要通过调查研究,有自己的主见,包括我的讲话稿、写的文章,我都要有自己的主见。我不会是秘书写什么,我就念什么的官。我常常自己抽空去下面的医院看看,我进行这样的私访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能够回到老百姓中去;二是希望了解更多的真实情况。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可以看到许多正面的东西,但同时,我也可…  相似文献   

14.
报刊文摘     
批评“三式”——王瑞权——现在,有些同志的批评方式越来越“讲究”了: 其一:表扬式。有位同志对领导说:“我真的要批评你,你太不注意休息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你下班后还办公,身体搞坏了咋办!”这哪里是批评,分明是奉承。其二:曲线式。把批评说成希望,谈希望还要婉转而又婉转,如此兜圈子,绕弯子,批评的棱角全磨光了。这种隔靴搔痒的批评,能有多少效果呢? 其三:否定式。有人把批评的内容说完后,马上话锋来个一百八十度急转:“我所提的批评意见,是个人的看法,很可能是错的,仅供参考。”这种批评等于零。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核心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怎样“代表”?可以说出一千条、一万条,如果拣要紧的说,实际上就是一句话:为老百姓办实事。 为老百姓办实事,一句普通的话里至少包含着这么几个不容忽视、也不能更改的要素:第一,是为百姓办事,而不是为个人、为家庭、为朋友、为亲属、为上级领导办事;第二,所办的事是老百姓想办、要求办、急于办的事情,而不是跟老百姓的需要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事情;第三,办的必须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而不是虚假浮夸、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事。 为老百姓办实事,要实事求是,要有一个从实际出…  相似文献   

16.
黄健 《党政论坛》2009,(19):64-64
近日,杭州市市长蔡奇向媒体说了两句振聋发聩的话:“老百姓有权知道政府在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老百姓还有权参与决策;我要直接面对面地倾听老百姓的心声,而我们现在听到的太多是层层传上来的过滤掉的声音。”两句话,句句说到点子上,句句代表老百姓心声。  相似文献   

17.
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等人在什么是民主,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有没有民主,怎样看待民主建设的发展和完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行挑拨煽动,制造思想混乱。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有责任对上述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和回答,以澄清是非,坚持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意义上的民主? 方励之等人一会儿说民主“就是一种选择的权利”,“选择我自己的生活道路,连择我的领导”;一会儿说民主就是承认“人权”,即“生存的权利,还有思想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婚姻的权利等等”,一会儿又把民主说成是”以‘我’为主”,“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稍有马克思主义常识的人都懂得,这样来解释民主是极不严肃、极不科学的。首先,民主是一个历史的阶级的范畴,是指一定的国家制度,即那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采用什么方式管理国家。至于  相似文献   

18.
轻松言死     
郁文 《瞭望》1999,(43)
这是一个不大招人喜欢的话题。《红楼梦》第63回写贾敬误服仙丹而亡,叙述道:“忽见东府里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宾天了!’众人听了,吓了一大跳,忙都说:‘好好的并无疾病,怎么就没了!’家人说:‘老爷天天修炼,定是功成圆满,升仙去了。”’这里的“宾天”、“没了”、“升仙”都是说贵敬死。死不说死,换个说法。死这回于事,别看谁都躲不开、闪不掉,但谁也不想招惹它。于是,汉语词汇中就有了许多专门指代死的词儿,像什么“物故”、“不讳”、“回首”、“狠谢”等等,解释起来都挺文化。而且不同人的死都有不同的说…  相似文献   

19.
翻脸不认人     
《党政论坛》2009,(18):49-49
我让人讨厌之处甚多,最令人讨厌的诸多毛病之一是记不住别人的脸。尤其是方才还见过,还介绍过,还握过手.还交换过名片,还说过:“认识你很高兴”,可一转身,就认不清人家的面目了。这叫“转身不记脸”,这叫“翻脸不认人”,可恶之至!什么“认识你很高兴”,刚掉头,就不认不识了,高什么兴?假的!  相似文献   

20.
某厂长在总结年度工作时,把所有的车间科室一个没漏地进行了表扬,群众把这叫做表扬上的“平均主义”。表扬,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种有效的方法。按常理,谁的成绩突出,或者进步较大,就应该表扬谁。当今更应表扬那些有开拓精神,能打开新局面的人。如果把表扬当作“谁都该得一份儿”,尤其是领导张口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