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实践》2016,(4):66
正2015年,乌审旗嘎鲁图镇依托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以"一核两翼多循环"和建设"四大基地"发展思路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构筑"四个经济圈",尽职履责"八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完善城镇核心区基础功能配套,推进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做大能源重化工产业,扶持发展文化旅游业,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力建设全旗现代产业体系、宜居宜业和民生质量首善之地,全镇上下呈现出基层组织建设日益增强、三次产业蓬勃发展、城乡统筹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明显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4,(6)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及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克什克腾旗(以下简称克旗)立足旗情,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明确发展任务,找准发展定位,形成了"五大基地、四个支撑、三个提高、两条主线、一个目标"的发展战略。"五大基地"是定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五大基地"具体包括打造蒙东重要的冶金产业基地、国家战略性煤基新兴能源化工产业示范基地、自治区重要清洁能源输出基地、驰名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草原地质文化旅游和休闲养生基地。"五大基地"突出了克旗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也表明了克旗特色主导产  相似文献   

3.
正贵安新区把握大数据时代和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机遇,坚持"数据是资源、应用是核心、产业是目的、安全是保障",积极打造大数据产业"三链融合"的贵安模式。打造大数据全产业链核心:"四个基地":绿色数据中心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智能终端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4.
正六枝特区落别乡采取"三变+文化+旅游+扶贫"模式,以产业覆盖为轴、景区建设为线、布依文化为核,建好"一个基地",打造"两张名片"、唱响"三个品牌"。六枝特区落别乡创新文旅融合新模式,采取"三变+文化+旅游+扶贫"模式,以产业覆盖为"轴"、景区建设为"线"、布依文化为"核",建好"一个基地"、打造"两张名片"、唱响"三个品牌",促进全乡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步伐。以产业覆盖为轴建好"一个基地"六枝特区落别乡围绕"产村相  相似文献   

5.
<正>立足"产业提升、城建提速"的发展战略,晋江提出建设创意创业创新园,立足发挥晋江的产业优势和对台优势,打造工业设计、创意研发、资本运营等产业集聚中心,着力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功能定位上,聚焦"运动休闲、纺织服装、休闲食品"三大产业,着力打造"国家级服装面料食品研发平台、国家级服装设计教学实践基地、两岸创意文化交流中心、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中心、产业并购整合服务中心"五大驱动平台,建设晋江民企"二次创业"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6.
正因地制宜、顺势而为,黔东南将大健康列入"三大战略",举全州之力助推产业扬帆起航。绿水青山,蓝天净土,苗侗灵药,传统饮食——发展大健康产业,黔东南具有先天优势。政策密集,机制完善,项目落地,示范先行——打造大健康产业高地,黔东南后劲十足。国家火炬黔东南州苗侗医药特色产业基地获批建设,贵州首个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在黔东南成立,首届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在黔东南举行,《关于支持黔  相似文献   

7.
张翔 《实践》2013,(11):2+65
今年以来,察右后旗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乌兰察布市"五个区战略"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要坚持"一个理念",依托"两大优势",培育"三大园区",构建"四个基地",实施"五区联动",实现"六个翻番",做好"七项工作",推动县域经济跨域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创新慈善事业发展理念,作出建设"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的战略决策。短短一年多时间,"黄河善谷"建设快速推进,成效显著。近日,由自治区政府研究室牵头,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等部门参加,组成联合调研组,对"黄河善谷"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为了满足自身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充分利用贵州大数据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开启了信息化建设新征程。如今,通过自主规划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振华工业云",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正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贵州电子信息产业大数据应用的"排头兵"、创新转型升级的"先遣队"、中国电子在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0.
正大龙经济开发区强化创新与转型发展"同频共振",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全面推动"镇、村、景"一体化,掀起新一轮齐抓项目、大抓项目热潮,努力建成发展热土、宜居家园。9月2日,记者走进大龙经济开发区中国西部新能源基地建设现场,目及之处,3号主干道、一心棚户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大朱公路及4号、5号干道延伸线等12个重  相似文献   

11.
正工业是青铜峡发展的"根",工业是青铜峡崛起的"魂"。在青铜峡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工业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青铜峡市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突破点,坚持提升总量与优化结构并行,优势主导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并抓,大力实施改造提升、智能制造、创新发展"三大工程",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如今,这个经历了重重考验的老工业基地,已全面开启转型升级模式,在工业转  相似文献   

12.
2012年3月,长梁乡马回优质柑桔产业园建设拉开帷幕,成为蓬安县"一区三园"中第一个启动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党建工作及时跟进,建立产业"大党委",整合党建资源,服务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实现了党建创新与群众受益的"双赢"。两大启示,破解三大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3.
一、狠抓"三个不动摇",全面打造开放型经济 1、狠抓支柱产业不动摇.结合兴国实际,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思路,从产业规划、产业政策、项目引进、产业配套服务等各环节,采取"一个产业、一套机制、一个班子、一抓到底"的办法,对接发展矿产品加工、建材产业、食品加工、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业、机械制造、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把企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4.
正从生态到产业,再从产业到生态,围绕"大生态",黔东南州做足文章、渐入佳境。165550公顷原始森林;2000多种植物品类;2900多条大小河流;27个省级生态乡镇……作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黔东南州素有"绿色宝库""天然氧吧"的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造就了助推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十二五"以来,立足"大生态"长板优势,黔东南州牢牢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科学谋划,大力发展现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6,(10)
正嫩江县联兴乡是全省百强乡镇。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推动乡域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全省百强乡镇再焕新机。一、突出绿色种植产业,重点打造"老"字号品牌。一是围绕打造"老"字号品牌,抓种植基地建设。2016年,按照"扩玉米、稳小麦、优大豆"的原则,重点建设高蛋白大豆、高淀粉玉米、强筋小麦"三大种植基地"。种植大豆29万亩,小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17,(1)
<正>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的经济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为黑龙江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大兴安岭地委将紧密结合区情实际,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发展"六大产业",深入实施"三大工程",着力营造"两大环境",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转型发展提档升级之路,尽快把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全面建设幸福新林区,以优异成绩迎接  相似文献   

17.
发展慈善产业园区是把"黄河善谷"建设成为民族地区扶贫济困试验区和国家慈善事业创新发展区,使之成为慈善创新发展的政策洼地、全民慈善道德高地和企业家投资兴业行善理想福地的重要载体。宁夏圆德慈善产业园作为打造"黄河善谷"的六大产业园之一,总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占地1.46万亩。自2012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坚持基础设施和招商引善"两手抓、两推进",实现了"当年规划建设、当年引进项目、当年投产见效"。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7,(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把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联通、移动、电信和世纪互联、华为、中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一大批云计算基地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全国崭露头角。内蒙古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联通俄蒙欧的区位优势,依托中俄蒙经济走廊的大通道、大平台,大力发展云计算等特色产业,为草原丝绸之路提供强劲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山清水秀生态美是桂林的靓丽名片,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优良生态,是关系桂林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新兴战略,更是着力营造"三大生态",加快实现桂林"两个建成"的核心要义。桂林具备发展绿色产业的较好优势,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对比国内外绿色产业发展的不同经验,我们发现只有走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智慧产业、生态经济等绿色发展的途径,助推桂林绿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平稳过渡到绿色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素有"竹子之乡"美誉的赤水市,是我国重要的竹业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竹材产区,拥有132.8万亩竹林,竹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赤水市将招商引资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做大做足"竹文章",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引进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好产业、好项目、好企业。围绕延伸产业链,以纸制品、竹木家具、竹集成材料、特色食品药品、新技术新材料"五大产业"为突破口,找准龙头企业补齐现有产业链,高端引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