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否“废除伪科学”的争论越来越离谱,一言不合双方差点上演“全武行”。继去年12月16日的辩论无果而终之后,12月28日下午,凤凰卫视第二次举办“废除伪科学”辩论,节目录制现场却发生一幕闹剧。随着节目的进行,火药味也越来越浓。围绕什么是“科学”,什么属于“伪科学”,双方嘉宾和观众各执一词,有嘉宾发言时,本方热烈喝彩,对方则起哄吹口哨,喝起倒彩,有的观众甚至起身互相厉声指责。何祚庥院士担心现场混乱,自己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护”,临时决定退出。  相似文献   

2.
1.确立一种良好的讨论“礼仪”。在讨论启动之时,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明确讨论的基本“礼仪”,形成一种良好的“礼仪”意识。例如,学生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要紧扣话题,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要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见解;要给他人开口的机会;要冷静听取和思考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能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建设性的评论;当发现别人的意见被证明为正确时,要虚心向别人学习;要在平等的气氛中展开争论或辩论,等等。  相似文献   

3.
论退休     
刘援朝 《人大论坛》2010,(10):54-54
到了规定的年龄,该退休的都得退休,不管你当不当官,不管你官有多大,谁也绕不过这座“奈何桥”。 退休是人生的分水岭。退休之后,一切都与从前不一样: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节奏、生活的待遇、你与别人的关系、别人与你的关系等等。而且,总体说都不如从前。因此,虽说人人都知道“终究会有这一天”,但在“这一天”还没有到来时,谁也不愿去想它,尤其是官当得越大的人,越不愿去想它,因为“退了”就意味着“休”了。  相似文献   

4.
谢云先生为本刊读者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题目叫《笔墨官司》,刊登在本期“同舟视点“上。文章立论明确精当,等于为“笔墨官司“的含义作了涵盖古今的界定:文化、学术、思想、理论问题的讨论、辩论、争论以至斗争,只能采取百家争鸣的方式。“鸣“就是动嘴不动手,即只用语言文字做武器,而不靠拳头棍棒来帮忙。……而所谓“争“,不论是论争、竞争或斗争,就是双方都应该遵守共同的规则,彼此权利和义务平等,自己说话,也让别人说话。谁胜谁负,只能取决于真理掌握在谁手里,以及是否善于说理。看来谢云先生是赞成打笔墨官司的。他借用茨威格的名言提倡“思想家之间的分歧只应该用思想的工具来处置“。  相似文献   

5.
当“桑美”强台风袭击我省后,爱心从四面八方涌向苍南、庆元等灾区,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温州一位老人捐出了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8000元钱给灾区。在捐款现场,他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说得多好。人是社会的人。因而,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可能离开他人独自劳动和生存。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也就是说,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怎么样对你。你帮助我,我也会帮助你。世事无常,人的一生中,谁都不可能不遇上挫折,不遇上困境。当遇上挫…  相似文献   

6.
《传承》2006,(Z1)
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会议上,毛泽东表明了不同意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也不同意他“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等观点。于是赫鲁晓夫就用原子弹进行刁难——我有原子弹,你敢离叛我?毛泽东毫不畏惧地说“:我说一切所有号称强大的反动派,统统不过是纸老虎。原因是他们脱离人民。你看,希特勒不是被打倒了吗?美帝国主义没有倒,还有原子弹,我看也是要倒的,也是纸老虎!”赫鲁晓夫仍不服气“:亲爱的毛泽东同志,你这样的观点使我很吃惊。在原子弹面前,双方军队的数目对真正力量的对比和战争的结果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谁的军队越多,他的炮灰也…  相似文献   

7.
粤语北伐与繁体西渐阿国目下,几大方言语系中粤语继续走俏,行情一片看好。打开电视,广告中一声“老公哇──”的女人尖叫,听起来虽然并不那么优雅悦耳,但谁也不能说一个不字,因为粤语正在领导语言新潮流,你不识相,当心别人说你“阿乡”、“保守”。粤语就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团队领导人不应该指望普通员工都像自己一样。你可以有很强的“事业心”。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由此你常常会误以为你的下属也都应该如此,或都会如此。这就是你内心想当然地与下属达成的“秘密和约”。但事实上.下属内心未必认同你这份合约,结果是冲突发生,双方受害。  相似文献   

9.
“圈” 患     
自古以来,“权”这神圣之物总是衍生出许许多多缠绵悱恻的附庸,“圈”,便是较为显著的一种。在“权”的周围往往有一个“关系圈”、“包围圈”。如果说由权而生的“生活圈”溺害的主要是个人的话,那么权力周围的“关系圈”、“交易圈”侵害的则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影片《生死抉择》中省委副书记严阵对下属市长李高成有几段赤裸裸的道白:“官场中有很多圈子,你是我提拔的,你就是我圈子里的人,别人也都这么认为。如果你的行为不顾圈子的利益,就会被认为忘恩负义,被视为背叛。”“你不保护自己圈子里的人,反过来又指望谁来保护你?…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07,(12):64-64
大家在一起总是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给别人留些存在与活动的余地。如果你挤得人家一点空间都没有,互相一伸胳膊、一伸腿就碰上了,不能怨别人蹬了你,而要怨你自己留给别人的空间太小。——李瑞环。  相似文献   

11.
北坡  陈和 《人事管理》2001,(3):24-25
今天你过得震撼吗?我时常会问别人,同时也会问自己。通常别人回答我的是“什么?什么”和一脸莫名其妙,而我的回答是“超级震撼”!  相似文献   

12.
白水 《现代人事》2000,(3):42-43
一、勿生气 因为“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处罚自己”。凡事无所谓就不太容易生气,即使有气也来得快,去得快。“糊涂也有糊涂福”。即使生气也要让它尽快释去,防止人家利用你的这些弱点有意气弄你,要让气在3分钟之后消散得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13.
五十年代初,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少奇就新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过一场当时鲜为人知的争论。刘少奇提出了“巩固新民主义社会秩序”的命题,毛泽东对此进行严厉批评。两位领导人似乎没有正面交锋,也没有组织辩论,但他们的基本观点针锋相对,却是不容...  相似文献   

14.
语录     
官员“雷人雷语”频繁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部分官员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不知道自己做官是“为了谁”、“依靠谁”,当然也没有想清楚“我是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句老话叫“医不自治,鉴不自照”,是说每个人在对待自己时很难做到准确公正;西方也有句老话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是说每个人看别人往往看得清楚,看自己就不容易了。其实,上面两句简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另一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爱情究竟是什么?为何能令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倾倒,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沉重代价呢?让我们听听科学家的说法吧。基因决定你爱谁芸芸众生,谁是她的白马王子?你的红颜知已又是谁?古人将此归于“缘分”。不过,科学家新近提出了“基因决定你与谁情投意合”的观点,“缘分”之说似有了科学根据。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大鼠在选择配偶时受到一种称为MHC基因的制约,雌性鼠总是挑选与自身MHC基因不同的雄性鼠为“丈夫”。那么,雌性鼠是凭借什么来识别对方基因的异同呢?是气味。MHC基因不同,则身上发出的气味(又名体臭)便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你提出某方面的见解或主张,作出某个决定,因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可能总会有人与你意见相左。此时,你若认为自己的观点是站得住的,就应该坚持,当然,你也需要在别人的劝告之中保持谦虚与冷静,及时反省自察。那么,怎样才能让别人认同你的观点呢?从全局的角度引导对于那些一时不能从全局出发、不能从长远考虑而提出相反意见的人,可以从更高更远的目标入手来引领开导。某校李校长准备选派一批年轻语文教师到省城参加为期10天的业务理论培训,分管教学的谭副校长认为不妥:一是这些教师一走,课程进度是个问题;二是怕其他教师有看法。针对这种…  相似文献   

18.
西方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无高低贵贱之分,强调的是干事业的兴趣和自在愉快。而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其成功与否,并不是靠与别人比较来证实,更不需要通过其他人的肯定来获得满足和回报。在中国留学的外国人,几乎都与中国大学生结为一帮一的互助组,你教我汉语一小时,我帮你纠正英语一小时。在中国留学的老外圈子里的“官方语言”,是一套自己独特的洋汉语。比如,老外汉语里把互相学习的伙伴称其为我的“互相”。留学生间的对话常常是中英合璧,比如“How's it going?”“Oh,its just‘taimafan!’”(“你今天怎样?我今天太麻烦了。”)留学生与中…  相似文献   

19.
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安全。本质安全型企业的重要特征是让干部职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要使“我要安全”的意识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充分体现“我要安全”的自觉性、主动性,做到人人都能“自主管理”、“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的目的,安全文化建设就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人的价值、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为宗旨。  相似文献   

20.
宽容究竟是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您知道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从小就被耳提面命着要“宽容”,也从很多名人名言中知道,“宽容”是一种非常好的品德,当我们有了毛病犯了错误以后,也常常期待着别人的“宽容”。但在生活中,也经常有让我们感到困惑的事儿:“宽容”别人是不是就等于苛待自己?“宽容”是不是软弱?等等。百灵鸟和夜猫子之争。学生宿舍中,早睡早起和晚睡晚起的人,经常发生不愉快。能愉快吗?你梦做到一半,晚归者的关门声闯了进来;要不你挑灯夜战写了一篇好文章,清晨睡意正浓,早起者的杯子掉地,把你唤醒。早睡者恨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