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世纪上半叶,清华大学的学生运动特别活跃,学生们经常干的一个活就是驱赶校长,清华大学的校长因此当得很狼狈。然而,梅贻琦在清华做了17年校长,任何时期,清华学生喊出的口号都是“拥护梅校长”。1962年,梅贻琦在台湾去世,大家把他安葬在他亲自创办的清华原子能研究所(后改称新竹清华大学),他的墓地被称为梅园。一年一度,新竹清华人都会举行盛大的祭“梅”活动,以纪念这位杰出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2.
面孔     
《廉政瞭望》2011,(10):8-8
蒋南翔:开创新清华 清华百年,蒋南翔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从1952年起,他领导清华近14年,重视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首创政治辅导员制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红色工程师”,影响极其深远。有文妾评论说:“今天的清华,仍然是蒋校长的清华。”  相似文献   

3.
余杰 《唯实》2003,(11):90-91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害黑熊这一事件本身以及此后清华师生引起的诸多反应 (无论是莫名惊诧还是拼命辩解 ) ,都充分地暴露出了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致命弊端。当然 ,今天所有的中国高校都在向清华学习 (包括北大在内 ,让我感到痛心的是 ,最近十多年以来 ,北大正在变得越来越像清华 )。所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清华的问题也就是中国众多大学的问题。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新亚书院院长金耀基先生在谈到大学精神的时候 ,特别强调一流的大学应当给学生提供一种“创造性的文化生活”。他指出 :“文化生活常决定大学的风格 ,常影…  相似文献   

4.
正张荫麟是广东东莞人,1923年,17岁的他考入清华学堂。当年,他就在《学衡》发表《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对梁启超的观点提出异议,梁启超不以为忤,还叹为"天才"。当时《学衡》杂志编辑还以为作者是清华的国学教授,殊不知,竟然是一个不到18岁的小青年。之后,他还写信质疑梁启超演讲中的问题,梁启超不仅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在后一次演讲中,梁启超在讲台上当众答复他,还称赞张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4日应邀到清华大学看望师生,并在学校大礼堂发表演讲。演讲持续近1个小时。本刊摘登如下。站在这里,我首先想起曾担任过清华教授的梁启超先生。1914年11月梁先生第一次来清华作演讲,题目是《君子》。他引《易经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话,勉励学子们树立"完整人格"。我以为,他这次演讲,对清华优良校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以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个字就成了清华的校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  相似文献   

6.
《福建党史月刊》2014,(13):38-38
正习近平:"三个志愿填清华,不让上拉倒"1969年,习近平到陕北插队。虽然身为革命元勋之子,但适逢"文革",其父习仲勋被打倒,因此习近平在陕北6年,"成分"一直不好。习近平曾撰文回忆,在陕北,光入团申请书他就交了8次,入党申请书更是写了10份。而能在"文革"未结束时读大学,也是他和当地领导力争的结果。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习近平回忆:"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  相似文献   

7.
《党史天地》2009,(6):1-1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传奇式的领导人物:他出身农民,当过木匠,他自1927年参加革命后,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奋斗了66年,他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政协主席,是伟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相似文献   

8.
陆青剑 《当代贵州》2021,(13):48-49
进发:启航清华,确立训练目标1982年,遵义少年汪克考.上清华大学建筑系。5年后他毕业设计的作品获全年级第一名,并一举拿下优秀建筑奖,在51件获奖作品中上了获奖作品集的封面。在这个项目中,他全程服务,打通营造逻辑,为他此后追求建筑师负责制埋下了伏笔。那年,汪克仅21岁。  相似文献   

9.
杨绛  吴学昭 《党建》2009,(6):64-64
钟书在清华只教了一年书。1950年仲夏,乔冠华来清华找他翻译毛泽东选集,要借调。 1950年8月,钱钟书奉调进城,到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参加翻译毛选。委员会主任是清华1924年毕业的徐永,担任过美共中国局书记,1945年联合国大会成立期间,曾协助董必武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工作,1947年奉调回国。  相似文献   

10.
清华百年,培养出了众多杰出人才。从清华大学走出的不仅有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还有许多国家领导人。在清华校友中,担任省部级及以上职务的干部就有300多位。他们在中国的政坛上大放异彩,也为清华续写了更多佳话。  相似文献   

11.
忆杨学诚     
我一直想写一篇追忆杨学诚的文章。杨学诚是我的一个老朋友。他是我的清华同学,而且都是物理系的。他比我低两个年级,却同时进校。1934年他是一年级新生,我是三年级的转学生。当时清华物理系有这样一种状况,由于试验设备等限制,如果一年级新生有四五十人,二年级就只留十来个人。  相似文献   

12.
高考时,他以一分之差错过清华。进入北京邮电大学后,被分在自己不喜欢的理论物理专业。大四时,他迷上了光纤通信,跨专业报考了光纤通信专业的研究生,并出人意料地获得第一名。  相似文献   

13.
卢美慧 《廉政瞭望》2013,(10):60-61
9月10日,国际奥委会第八任主席雅克·罗格退休了,但是"退而不休"。自2001年上任以来,他在这个位子上刚刚待了12年。这一次,他把重任传递给了德国人托马斯·巴赫。今后,罗格将以奥委会荣誉主席的身份继续参加各类活动,出现在奥林匹克的舞台上。退休之前,罗格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揭晓2020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当东京胜选后,他甚至开了个玩笑:"我希望,东  相似文献   

14.
1959年4月18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刘少奇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时隔六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他又连任国家主席,直至1969年11月12日他在河南开封含怨逝世。十年岁月,十年风雨,共和国经历了从“大跃进”到“文革”的动荡岁月,刘少奇正是在如此艰难而困惑的年代中,履任了共和国国家主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是敬爱的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在毛主席身边当伙食管理员的7年里,我受到了毛主席方方面面的关怀和爱护,他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良多。他为女儿李敏操办的婚宴,我至今难以忘怀。1955年,我被组织上从中南海勤务班调到主席身边,给他管伙食。能为毛主席服务,我感到无上光荣。当时主席每天的伙食费是3  相似文献   

16.
他是国庆50周年庆典心情最紧张的观礼代表,他是被清华同窗朱镕基称赞为“干大事的人”,他是对速度追求永无止境的“老神威”。  相似文献   

17.
陈生,广东湛江人,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清华EMBA,1984年毕业分配至广州一个机关,三年后他毅然决定下海。辞职后为了生计,陈生开始摆地摊卖衣服。卖了数月衣服后,他  相似文献   

18.
1998年12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是一个光辉的标志,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9.
王淦昌:"愿以身许国"的核物理学家 王淦昌,1907年5月生于江苏省常熟县.1920年到上海浦东中学读书,1925年考进清华学校物理系.清华良好的氛围和两位中国近代物理学先驱叶企孙、吴有训的引导,使他走上实验物理研究道路.西方列强欺凌中国和当时政府软弱无能的亲历,逐渐使他成熟起来.1926年三·一八惨案时,北平多所高校学生和群众为抗议日本侵略上街游行却遭反动政府大屠杀,游行队伍中的他亲眼目睹了身边同学惨遭杀戮,深感义愤填膺.  相似文献   

20.
袁晓明 《党建文汇》2005,(11):45-45
9月25日,记者在清华大学BBS上看到清华博士王垠的《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一文,信中明确要求退学。从清华研究生院赵副院长处得到证实,王垠退学确有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