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陪审制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的应用,可以弥补法官专业技术知识方面的不足,保证知识产权案件审理的客观和科学,最大限度地实现陪审制有利于司法公正的价值。这一价值的实现过程必定是技术专家参审的过程,而现行的陪审制不能适应知识产权审判的具体要求,甚至在某些方面制约了专家陪审员的应用,从而影响了陪审制价值的实现,故有必要在级别、地域、管理和运行模式等方面完善专家陪审制。  相似文献   

2.
陪审制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潘小军 《河北法学》2006,24(4):108-113
国内学者在制度层面对陪审制的探讨已经很多,但对陪审制的价值基础却很少论及.试图对陪审制的价值基础作一个初步的探讨.陪审制作为一种制度,只有对其价值基础有充分的了解才能产生比较深刻的认识.陪审制度主要具有民主、自由、正义和理性等方面的价值,就这四大价值分别予以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陪审制的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陪审制度的设立并没有实现建立这一制度的实衷。事实上,在法官的司法活动中,并没有因此而导入社会监督的机制,使我国陪审制的价值理念难以实现。笔者认为,我国的陪审制度必须创新,使我国的陪审员实现专业化和半职业化、程序化,才可阻滞我国陪审制度现有的弊端。 一、陪审制的价值定位 陪审制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参与审判案件的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我国在1954年宪法中,规定了人民陪审员制度和原则,其价值定位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价值定位是:在司法活动中,体现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当家做主的地位,保证司法审…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陪审制的否定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陪审制的问题由来已久,众多学者对陪审制前途的种种设想亦成为法学研究中的热点。本文联系实际,结合传统,对比国外,从立法、实践等多价值角度进行论证,并就专业化、审判职能、制度体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等若干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文章认为,人民陪审制不符合我国法制传统,不适合大陆法系环境,其本身也无助程序价值的体现,在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后,不应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陪审制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陪审制在审判实践中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适用陪审制审理的案件范围过窄、陪审过程的形式化、陪审员遴选的随意化以及管理的非规范化。改革陪审制的具体思路是 :废止现行立法中对适用陪审制的弹性条款 ,尽快制定陪审条例 ;明确界定适用陪审员审理案件的范围 ;规范陪审员的权利、义务以及陪审员的遴选程序 ;加强对陪审员的管理与培训。  相似文献   

6.
人民陪审制在我国是舶来品,其建立的基本理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实现人民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和司法民主;一是通过人民陪审员的参与,实现准确认定案件事实、适用法律的目的。我国目前人民陪审制的实际运行与以上两个理念存在一定的冲突,无法实现人民陪审制的功能。在审判方式改革日益深入的当今时代,英美国家的陪审制对人民陪审制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此,我主张我国人民陪审制的改革在立足人民陪审员对法律适用具有一定的发言权的基础上,借鉴英美陪审制的合理因素,建立混合式的人民陪审制。  相似文献   

7.
国外陪审制的比较与评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国外陪审制的比较与评析左卫民,周云帆陪审制度是国家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加审判民事、刑事案件的制度。在现代社会,陪审制作为公民直接参与司法活动的民主形式和公民权利的保障制度受到了众多国家的青睐。但是,由于诉讼文化、诉讼模式的不同,陪审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陪审制进行了一定的论述,着重分析了陪审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讨论了陪审制的起源,论述了陪审制产生的历史过程,介绍了陪审制的发展和衰落。最后本文还讨论了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指出我国不应该盲目的引进国外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刘宇晖 《河北法学》2012,30(9):122-127
基于对陪审制价值的不同需求,英国、俄罗斯和日本分别对本国的陪审制进行了改革,促进了本国的司法效能.陪审制在我国具有更为丰富的价值,对破解我国当前的司法困境具有独特的功能,改革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新的人民陪审团制度,有利于我国总体司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陪审制问世以来,曾在世界范围内对许多国家的审判工作发生过很大影响,但是,其在大陆法系国家所起的作用与在英美法系国家相比相差甚远。本文笔者通过对陪审制的起源和发展的考察提出,陪审制之所以在英美法系国家得以不断完善与发展,与其特有的历史根基、文化底蕴和法治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