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员总人数1971年召开的捷共14大最终公布的党员精确人数表明,捷共党员已下降到119万4千191人。这个数字是自1948年共产党掌握政权以来最低的。尽管如此,捷共仍然是一个相当大的政党,党员占全国人口的8.3%。这个比例仍超过1977年苏共党员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不到6%)。任何关于捷共领导集团打算使党的规模保持在比过去更加接近苏共水平的猜测,都由于捷共在整个70年代的大量吸收党员而不复存在了。1976年4月捷共15大召开时,党员人数达到138万2千860人。而1981年4月,捷共16大宣布,到1981年1月为止,党员人数达到153万8千139人。就绝对数讲,捷共党员人数正在迅速接近1960年所达到的水平。(见  相似文献   

2.
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召开前,1985年11月2日苏联《真理报》发表了苏共新党章的草案稿,事先在党内广泛征求修改意见。在此之后党内展开了一场热烈讨论。1985年第17、18期和1986年第1、2期苏联《共产党人》杂志开辟了“关于党章修改”专栏,连续登载了很多党员提出的修改意见,这些意见最后并未全部接受,但反映了党内生活的一个侧面。现简介如下。 (一)关于“第一节党员、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的修改意见 1.党员萨温(工程师)在谈到多数党组织对发展工程技术人员入党设置障碍的问题时指出,党组织每发展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就得发展三名工人入党。他强调工程技术人员多数也是工人或是工人阶级出身,因此对工程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以前,苏共召开了二十大,这是在斯大林逝世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由这次代表大会为起因,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论战,时至今日,密集的枪声虽然停止了下来,但零星炮火还时有所闻。三十年后的今天,苏共召开了二十七大。从眼前看,虽然在国际上的反响远不及二十大那样强烈,但二十七大的召开在国际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4.
自1986年苏共召开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以后,苏联加快了体制改革的步伐,无论在政治生活还是在经济建设中特别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级领导人。前不久苏联国家统计委员会公布有关工业企业和建筑单位由劳动集体选举产生的各级领导的数字。截至1987年11月15日止,全苏工业企业从正副厂长经理到班长、工段长的各级领导人共219.58万人,其中选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保持党的纯洁性,关键是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还要在思想上入党。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全面地阐明了思想上人党原则,他说:“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人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  相似文献   

6.
自1969年起至八十年代中期,限制战略武器的谈判及所达成的两个协议对苏联的军事政策看不出有什么影响。苏联领导人在党的二十六大前夕所作的关于军备系统的基本决定写入了第十一个五年计划(1981—1985年),这些决定中包括在八十年代获得新装备的研究发展规划。只有在苏联首脑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重新对待这些决定。可以说,直到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召开之前,这种变化还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1986年召开的苏共27大描绘了到1990年和到2000年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蓝图,提出了加速发展的战略。代表大会通过的文件对各加盟共和国、各地区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其中作为全苏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西伯利亚发展规划,在二十七大文件中占有醒目的位置,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8.
老挝人民革命党第五次代表大会简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3月27—29日,老挝人民革命党在万象市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六万党员的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列席代表367人出席了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应邀派代表出席大会。 老党认为,“五大”与历次大会不同,有其特别意义。其不同在于:“四大”和“三  相似文献   

9.
苏联的经济改革从赫鲁晓夫时期开始,几经反复停滞不前。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一再强调进行经济改革的必要性。1986年2月举行的苏共二十七大确定了改革的方向。以苏共二十七大为新的起点,一年多来,苏联的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有了突破,在实践中有了新的进展。尽管改革面临的阻力和困难很大,苏联的经济改革越来越受人注意。  相似文献   

10.
一、要求结构改革的最新经济动向 韩国经济进入80年代以来,经过1985—1988年的超繁荣高速增长、1989—1990年上半年的景气迅速下降和1990年下半年的恢复势头之后,从1991年下半年到1992年又出现了持续下降势头。国内总产值(GNP)增长率在1986年12.4%的高速增长(比8%的潜在增长率多4.4个百分点)之后,接着转为下降势头,1989年的增长率比潜在增长率又低了1.5—2个百分点。不过由于从1990年下半年起建筑业和民间消费等内需的迅速增长,经济增  相似文献   

11.
1987年5月,苏联《个体劳动法》正式开始实施,只短短半年时间,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从事个体劳动的人已达200—300万,约占全苏人口1%,时隔不到三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于今年3月通过了被称为旨在进行根本经济改革的中心汰律——《所有制法》。现将该法中“苏联公民所有制”对《苏联个体劳动法》的发展简介如下。首先,制定、颁发两项法律的历史条件有很大的不同。1986年2月,苏共召开了二十七  相似文献   

12.
民德统一社会党是由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于1946年4月合并组成。现有党员和预备党员230万人,其中工人占58.1%,知识分子占22.41%、合作农民占4%。妇女占1/3。25%的党员年龄在30岁以下。民德十分重视吸收最优秀的人入党,以保证政治、行政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领导人后继有人。估计每年吸收65,000人入党,每年死亡的和退党的党员约12,000人。基层党组织的组成和活动基层党组织存在于学校、工厂、医院、商店、政府机关和部队内。凡有27名左右党员即可建立基层组织。目前民德约有79,000个基层组织。大都基层组织都按单位组织,农村地区因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正>【27人】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8月29日通报,2014年以来被查处的省部级以上官员为27人。另据媒体统计,自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被查处的省部级官员有48人。【8.4万人】今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8.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30%。【10%】统计数据显示,新农合、城镇居民与城镇职工三大基本医疗保险超过1亿人重复参保,重复参保率目前在10%左右,每年财政无效补贴超过200亿元。  相似文献   

14.
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九次特别代表大会(1981年7月)召开五年以来,党和国家的生活中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党的九大及其以后时期的转折特点,首先表现在党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公开地承认了以往所犯的错误,从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实际情况中得出了结论,制定并向全国公布了社会主义的革新纲领。在1984年3月中旬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文件中说:“中央委员会按照九大决议开展  相似文献   

15.
苏联从1965年经济改革开始,特别在苏共二十四大以后,通过了许多有关提高劳动集体作用的法律条例。劳动集体现在苏联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地增长。本文拟就劳动集体的分类、结构、职能和作用这几个方面对劳动集体作个简单的介绍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党的先进性角度看苏联共产党蜕变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开始到1991年苏共瓦解,苏共近80年的历史,其党建实践可划分为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斯大林之后、戈尔巴乔夫时期四个阶段。苏共的党建实践与党先进性问题的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因而,其经验是丰富的,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17.
1987~1988年苏联社会对苏共党和社会历史的兴趣空前高涨。许多事实、数据和专记资料冲出禁区纷纷问世。学术界对党史和社会史有一种评介是:在1928~1929年斯大林发动了一场反革命政变,其结果是工人阶级被排挤出由斯大林及其周围人霸占的政权之外,斯大林建立了一个专横的极权国家,从而产生了一  相似文献   

18.
一、就业问题 印尼国家建设计划委员会、中央统计局、劳动力事务部和文教部在1983年7月对1983—1988年劳动力增长和就业机会做了预测。当时对劳动力增长情况估计如下:1983年有劳动力63,475,900人,到1988年将上升到72,796,100人,这意味着劳动力年增长率为2.78%。同期就业增长情况如下:1983年就业的劳动力有53,373,000人,到1988年将增加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第一年,苏联社会经济状况明显恶化,出现了许多反常的现象。苏联官方和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国民经济已经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一、经济危机的表现和特征1.经济出现负增长。戈尔巴乔夫执政六年来,除1988年经济呈上升趋势(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5%)外,总的来说,苏联经济日趋恶化。从反映国民经济综合情况的国民收入这一指标看,戈尔巴乔夫执政前的1981~1985年,年均增长速度为3.2%,而1986~  相似文献   

20.
自1986年科·阿基诺总统执政以来,尽管菲律宾的政局时有动荡,但经济发展却相对稳定。据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局公布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菲律宾国民生产总值从1986年走出负增长泥潭后,已实现了连续三年稳定增长的好成绩,即1986年增长1.8%,1987年增长5.4%、1988年增长高达6.74%。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为8.9%(建筑业增长11.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