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一号文件”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等项政策颁布后,深受农村干部群众的拥护。同时,大家有喜有盼有忧:喜:中央特别重视支持“三农”工作,形成了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三农”工作的良好氛围和大好局面,增强了农村干部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关于对种植粮食的直接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关部门关于重视农民进城务工子女的读书问题以及逐步减免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的政策减少了农民的生活压力,感到中央和各级政府是在真正关心他们。盼:盼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变成“常下乡”。尤其盼望文化工作者经常深入农村,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关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一号文件”,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变革。2004年,“一号文件”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农村。在这一年中,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为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做了大量工作,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农村经济活力增强,“一号文件”的支农政策效应明显。在这其中,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还存在哪些障碍,尤其是面临哪些长期的体制性矛盾?2005年就要到来,我们可以期待什么?  相似文献   

3.
聚焦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这一意见的出台,是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4.
郑文 《半月谈》2005,(2):32-33
2004年末,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出台了新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蹒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对农业和农村工作作出了部署。本刊汇编文件主要精神,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林嵬  王琦  丁文杰 《半月谈》2004,(23):9-13
2004年.对中国的农民来讲.最大的喜事莫过于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支持力度达到了历史新高.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出现了近些年少有的喜人景象。近日.记者分赴各地采访.目睹了中央惠农措施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给广大农民带来的丰收喜悦。  相似文献   

6.
刘田喜 《政策》2005,(3):24-27
今年1月17日,《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良好势头的意见》,作为2005年省委“一号文件”下发了。这是继2004年之后的又一个指导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而且具有很高的“含金量”。率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的重农方针、强农思路和惠农取向。既符合中央今年“一号文件”精神,又符合我省当前农村的实际。本栏目特约请省农办负责同志撰文,解读中央和省委今年的“一号文件”精神,以期对各地贯彻好落实好文件精神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力于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人们相信,2005年,中国农业会走得更好。翻开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国家财政开始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有了积极变化。在继续坚持“减法”“少取”的基础上,今年“加法”“多予”的政策更多:——2005年,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将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中央财…  相似文献   

8.
《时事报告》2004,(5):12-13
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全文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也是建国55年来中央首次就农民增收问题出台文件。  相似文献   

9.
增加农民收入是现阶段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是“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中央1号文件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出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和对农民增收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结合我区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为此,我们组织了几位从事农业工作的领导和一直致力于农村问题研究的专家畅谈自己的高见,为农民增收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0.
陈志光 《当代广西》2004,(8):31-31,29
党中央、国务院今年初颁布的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一号文件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目标清楚,方针明确,行动统一,步骤具体,是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1.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以人为本作为执政理念 ,施政一年多来 ,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 ,实实在在地体现了鲜明的重农特点。新中央刚选举产生不久 ,就专门召开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 ,提出要更加关注农村 ,关心农民 ,支持农业 ,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 0 0 3年初 ,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 ,胡锦涛总书记破例地出席了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年底 ,中央又一次召开农村工作会议 ,政治局常委会又专门开会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送审稿 )》 ,并将这个文件确定为 2 0 0 4年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2.
刘光远  韩冰 《半月谈》2004,(6):7-59
2004年新年伊始,中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又称中央“一号文件”)“一号文件”指出,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想,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山东省莱芜市近两年实施的“富民强村工程”,较好地解决了当地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其做法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了。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力于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特别是从2004年以来连续下发了四个1号文件,先后就“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作出了全面部署,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物质支持。落实中央精神,做好“三农”工作,结合高唐实际,必须牢牢抓住八个方面的重中之重,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长期稳定。一、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部“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提高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水平。近年来,我县农民收入得到了持续增长,2006年达到了人…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5,(2):29-31
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作为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了。继2004年之后。今年中央又一次把支持“三农”作为一号文件的主题。反映出我国在发展战略及政策思路方面的重大变化.即从在农业中提取积累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当中国经济航船已从“小舢板”成长为“大船”.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外汇储备升至6099亿美元。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之时。我们没有理由再让收入不足城市居民1/3的农民承担太多重负。没有理由再让农村成为城乡发展的“短腿”。翻开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国家财政开始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有了积极变化。在继续坚持“减法”“少取”的基础上。今年“加法”“多予”的政策更多。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一号文件。我们编发这组资料供参考(2004年一号文件请参见本刊去年第2期)。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05,(2):15-15
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了。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力于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海南》2005,(2):22-22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2年“一号文件”与之后的连续4个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五个一号文件”。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挤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  相似文献   

18.
《政策》2004,(3):10-12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这份“含金量”极高的政策文件刚一出台,如春风拂面,立即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和如潮好评。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必将引领9亿中国农民在小康大道上迅跑,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列车前进的不竭动力。最近,记者采访了3位参与该文件起草的专家学者——陈锡文、韩俊和温铁军,听他们讲述一号文件的政策含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06,(3)
从1982年至今,有八个“中央一号文件”感动了亿万农民,尤其是2004年的“一号文件”下发,农业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九亿农民深深感到握着锄头的手更加有劲了! 2006年2月21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2006年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而在22年前,也许很多人还记得,有一队农民抬着一块印有七个金光闪闪大字的匾额走过天安门广场,在场的人们欢呼雀跃起来,他们异口同声地呼喊着匾额上的内容:中央一号文件好! 这一天是1984年的国庆节,在此之前已经有两个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中共中央”或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下发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文件有几十个,这其中尚不包括国务院单发和以“两办”名义下发的其他文件。也就是说,中国农村改革26年间,这样的文件平均每年达两个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一号文件”使农民增收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农民种粮及其农民增收的好政策,但“一药不能医百病”,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还应该立足长远,从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