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加强铁路统战工作的途径和方法闫红统战工作历来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的地位和性质,决定了统战工作是重要的政治工作。能否做好这项工作,不仅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也事关企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周平是我班上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学习刻苦、上课听讲认真、回答问题积极。每次在课堂上,我要提问的时候,她总把手举得老高,我也总是在课堂上表扬她。我表扬她的时候,她面带微笑,成功和自信的喜悦时常洋溢在脸上,因为她的带动,我班的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相似文献   

3.
咨询台     
编辑老师:我是广东省珠海市的一名保安员,我的对象和我是一个乡的,比我小两岁,今年21了。三年前,我们一同来珠海打工,我在企业当保安,她在一家皮件厂上班。我们的感情一直很好,可是去年冬天以来,她开始疏远我,春节回到陕西老家,她正式提出要和我分手,我死活没有答应。春节过后,我们回来上班,她一直对我不冷不热。几次约她、看她都被她拒绝了。我的心情很苦闷,特向贵刊求助,我现在应该怎么办?珠海 李刚明李刚明同志:谢谢你的信任。我们在工作中也曾收到过类似的求助信,在此,一并作答。一般来说,失恋的人都会很痛苦的,…  相似文献   

4.
生活已然令她变得粗糙“弟,妈病了,正抢救呢,你快回来吧。”这些年,每次看到姐给我打来的电话,我都不由得心惊肉跳,原因是本已次数少得可怜的电话,从来都没有给我带来过好消息:不是她离婚了,就是我的外甥女儿菲儿上某某学校需要多少钱,再不就是爸妈出了状况。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从我大学毕业之后,我这个做弟弟的,就一直是她的主心骨,当然,也成了她求援的惟一对象。可能也是从大学毕业之后开始吧,我开始直呼她的名字,而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跟在她的身后,一声一声地叫着姐姐。这样称呼她,第一是想证明自己长大了,第二也是在不自觉间,显示着一种权威。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合资企业的工作,薪酬相对丰厚,到她结婚时,为了不再让父母操心,是我给她承担了很大的一笔嫁妆费用;而她离婚后的房子,也是我眉头都不皱一下,为她付的首付。她的落魄前夫再婚后,对她和菲儿愈发吝啬,于是我让菲儿改随母姓,然后全部生活用度都由我来出。我在北京,她在大连,每年只在几个法定假日回家探望父母时,我们才能见面,每次相见,她几乎都在忙,不是忙着做饭,就是忙着出去买菜,或者忙着陪菲儿去补课。我曾尝试着让她坐下来,我们一家四I:1儿聊聊天,可是时光流转,我们再也不是那双窝在被窝里,可以讲一个通宵的黄口小儿了。我曾努力用曾经的记忆来修补我们之间的疏离,然而那些深深刻在我心里的温情时刻,当我说给她时,她却都不记得了,还总是反问我:“有这事吗?”她永远不会知道,每每她如此反问一句,我的心里就会多凉一分。  相似文献   

5.
曹德旺 《今日广西》2014,(10):32-32
我现在的老婆是我的结发妻子,她没有读过书,叫陈凤英,人很好。几十年来,帮我煮饭、管小孩,连电话都不接,她觉得自己讲不好普通话,人家会笑她。但是,我这个家现在所有的财产都记在她的名下,我控股的公司也是她在当董事长。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呢?因为在我还没有富起来的时候,我曾经对婚姻徘徊过。  相似文献   

6.
我的婆婆     
我的婆婆,和我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她却比我的亲婆婆还亲。 在我小的时候,因为父母都是军人,没有时间照顾我,妈妈便请了一个湖南籍的保姆带我,并且照顾家里的三餐和家务。保姆当时60岁左右,是一个守寡多年缠过小脚的旧式妇女,她姓王,大人都叫她王婆婆,我则叫她婆婆,这就是婆婆的由来。  相似文献   

7.
我叫阿香     
我是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长大的,我能感觉到背后的指指点点和窃窃私语,懵懵懂懂中我觉得别人不喜欢我。一直到 8岁那年,我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她把我叫到床头告诉我她将不久于人世,她的心里放不下我。她还告诉我她其实不是我的亲生母亲,我的亲生母亲在我生下来的第二个星期将我送给了她然后远走他乡。那时我才明白,别人为何不喜欢我的原因,我的出世名不正,言不顺,我的人生先天不足。   我看到养母的眼里滚出浑浊的泪,于是我也哭了,我不是哭我的身世凄惨,而是害怕养母就此弃我而去,我像一茎藤蔓一样依赖养母,我不知道没有了…  相似文献   

8.
地球婆     
第一次见面.我对她有些不恭。当我知道了她的身份和她家的经济情况,地主婆三个字从我嘴里脱口而出。她不懂中文,我叫她地主婆.反正她也听不懂。其实她听懂了也没什么。她家里有农场,有大面积的土地.养有成群的牛、羊、鸡.她又是家庭主妇,  相似文献   

9.
结婚生意     
“你愿意嫁给我吗?”多年前,我用最浪漫的语调向她求婚。我承认那一刻我的声音可能有些颤抖,但令我倍感诧异的是,直到两天后我才得到她肯定的回答:“我愿意。”难道在她看来,这紧张表明我对她不够真心?还是她或许真的需要时间考虑—下,还有什么理由让她对一个如此魅力四射、前程似锦的年轻男子的求婚迟迟不予答复呢?我至今也不知道答案,且已有决断:就此问题刨根问底毫无益处,我宁可浑然沉浸在幸福的无知中。  相似文献   

10.
徐燕 《中国人大》2014,(8):43-47
和陈舒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我俩至今还津津乐道。那年我去广州开会,在驻地的停车场,遇见她和其他全国人大代表从一辆大巴上走下来,凭感觉我认定那就是她,便上前准备自我介绍,谁知她先伸出手,爽朗地朝我笑道:“我与你神交已久!”  相似文献   

11.
大大(我的母亲)吴昭毅是在1968年春夏之交的5月去世的,距今已经35年了。随着日月的流逝.我对她老人家的思念不是淡薄,而是更加深沉了。每当我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我的语言举止.常常使我产生一种幻觉:“我怎么这样像我的妈妈。”夜间,我梦见她;白天,独坐在这空荡荡的房子里.不知不觉地低声呼喊着她。近八旬的我,似乎更深层地理解了她.认识了她。  相似文献   

12.
叔本华说:我不痛苦,所以我幸福。梵高却说:我的痛苦就是我的幸福。我更佩服后者,因为这是战胜痛苦、驾驭痛苦的强者的豪言。有一位全身截瘫的女孩,每年春天都要买一件新衣,轮椅世界里的她没有办法穿上新衣把自己扮靓,但她强调,她活着,所以应该有新衣服。她认为,如果她能活到80岁,那她的衣柜里同样有一排美丽的衣装,她的生命和别的女人没什么两样。她精神的乐观,她内心的灿烂,让人感动,给人震撼。前天,我见到了这位朋友,她又买了一件新衣,因为是在三月,春天来了!我想通知病中的人们,春天里应该添置新衣,死去的仅仅是…  相似文献   

13.
大前年的冬天,小我近八岁的她在父母亲朋的极力撮合下,委屈地和我走进了婚姻的“围城”。虽然此时的她已经成为我的合法妻子,然而,她从内心世界里却并没有真正接纳我。婚前,她曾多次告诉我,我们之间存在着年龄的悬殊、思想观念的分歧、兴趣爱好的差异、生活方式的抵触,即使走到了一起也不会幸福的。可是,这些理由并不能阻挡我与她接近、向幸福靠拢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编辑感言     
《长白学刊》2005,(1):F002-F002
20年,我伴随着《长白学刊》的成长一路走来,奉献了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而她回馈于我的是一个十分适合的发展空间,让我在这里不断地汲取营养,体味人生,奉献才智,收获经历。由此,我充实、我快乐!虽然没有前台的鲜花和掌声,也不会得到绚烂耀眼的光环,但我喜欢她的恬静,喜欢她的淡雅,喜欢她的精细,喜欢她的无私。我会沿着这条平凡的道路走下去,一直走下去……  相似文献   

15.
罗用龙 《黄埔》2009,(2):30-32
在我还是孩提时,就常听我母亲说,我有一位终身着男装的侠女姑姑名叫罗衡。她1949年随宋美龄去了台湾,因此我没见过她。从她留存给我父母的照片中,我知道她是一位内秀外刚、气质风雅的女性;丰满的身材着笔挺的西装领带,一身男装束,又有了一派潇洒倜傥的名士风度。她送给我父亲罗家模的戎装照,  相似文献   

16.
解除同居关系,女方应不应该退给我财物?编辑同志:我于1991年经人介绍与田女相爱并同居,1993年冬我从外地回家,发现她与其姐夫有性行为,我想同她分手,后经她家人劝说,她回心转意,我原谅了她。1994年春,她跟我到工地做饭,在包工头的引诱下,又与包工...  相似文献   

17.
很幸运,30年代初期我在上海读书,毕业出来便认识了何香凝先生,当时我还不到30岁,她是比我大一辈的入。由于她的言行使我折服,我业余时间便自愿登门,断续跟着她作些我力所能及的工作。她对我们工作上的要求非常严格,但对我们的关心却似一位慈祥的老母。她那活生生的嫉恶如仇、与敌不共戴天、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性格,使我这个初出校门的人,受到学校所无的革命再教育。到了新中国,她负责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工作,我也在建国前夕自海外带着满腔创伤奔回北京,又幸运地被安排在她老人家身边。她毕生从事革命的伟大事迹,将来历史…  相似文献   

18.
认识林丽珍是在一次台湾学生的聚会上。那天我到得晚,进屋时,里面已经坐满了人,丽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不仅因为她清秀娴雅的气质,还因为她怀抱着一个活泼而精致的宝宝。当她告诉我她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研究生,已做了妈妈时,我惊得有点目瞪口呆。“妈妈学生”在大陆高校绝对少见。“她有着怎样的求学故事?”带着这份好奇,我走进了丽珍在北大的宿舍。  相似文献   

19.
“您是王博士吗7我是厦门一位患者的父亲。我女儿要杀掉她母亲!她现在正揪着她母亲的头发,将她母亲拖倒在地板上打,她母亲快被她打死了!求您救救我女儿,救救我们全家吧……”  相似文献   

20.
赵辉 《台声》2011,(10):90-92
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样的女孩,采访时盘腿坐在沙发上,时不时抓乱已经造型好的头发,给她拍照片,她会很“凶”地说“不要拍,我头发很乱。”然后继续抓乱头发。她喜欢在洗澡的时候唱歌,而写歌的灵感总是在那时降临,她会立刻冲出去,在电脑上记录。她曾经想要放弃唱歌,却被歌迷感动,她说“我没有办法去当医生,但是我可以用我的歌,在某个方面好像当了医生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